日本有这样一种说法:“东京八百所,京都八百庙,大阪八百桥”。意思是指东京衙门多,官厅云集,是日本的政治中心;京都庙多,人文荟萃,是日本的文化中心;大阪桥多,商业发达,是日本的经济中心。
我们的行程倒是将东京、京都、大阪全都囊括了进去。可七天的时间怎么都不够用,很多地方没空去,很多画面和故事没来得及记下。

9月30日出发,10月6日归程。一路从东京到馆山再回东京,又从东京到关西的京都、宇治、奈良、大阪,时间非常紧凑。
相比春天的樱花、夏季的烟火、秋日的红叶、冬天的雪景,夏末秋初的日本并不是最好的旅行时间,而且国庆出行机票还特贵,也是没办法,上班族呀。

和大部分人一样,照片和视讯都是手机随手拍下的游客照,我更希望能为享受旅行的乐趣而不断出发,把精彩的世界刻在记忆里,而不是每天几乎花掉全部时间用来拍摄一张照片。当我翻看这些略显草率的只言词组时,还是能想起浅草寺里萌萌的和服小天使,居酒屋里穿着西装的中年男人,隔着车窗看到的一片片稻田,稻荷大社里提着可爱手包的浴衣女孩们,还有宇治街上狼狈吃着快要融化的抹茶冰淇淋……

在东京,没有去新宿是此行的遗憾,林夕《再见二丁目》里的故事让人总想去窥视一下二丁目的样子,被称为“欲望的迷宫城市”的世界知名红灯区歌舞伎町也好想去猎奇一探。在京都,那静默不语带着岁月流淌痕迹的古都让我下定决心,一定会再来。

下笔写游记时其实很纠结,因为这些地方被太多的人写过。我总在思考如何能不仅仅只是景点介绍,毕竟去过的人太多,重重复复就是那些话,因此也涂涂改改,举棋不定了好久。
最终,还是随意吧。

视讯预告片

日本

🏠东京 Tōkyō とうきょう

一座城市,不同的人眼里有不同的风景,何况,这座城市还是东京。

东京的特别,不仅仅是在普通外国人眼里,它既有作为一国首都该有的底气,也有作为世界时尚前沿都市的绚丽和繁华。从电影到图书杂志,介绍解析探寻东京者众多,然而,我对东京的第一印象,就是多年前的电视剧《东京爱情故事》。
剧中那个阳光又善良的海归女孩莉香,是一个自由和自立的人,她不在乎社会普遍的价值观,也不在乎其他人怎么看,她相信的是自己的价值观,并遵循于此活下去。对于从小地方来到东京的完治来说,莉香就像充满了勇气和无数未知的东京,想要靠近却又害怕靠近。两人的爱情至今仍被人称道,不是因为其的美好,而是每个人都能在里面看到或相似或希望的自己。最后完治还是选择了和他出生一样的里美,因为他对新的未知世界感到恐惧,更倾向于自己熟悉和安定的环境。这大概也是很多人对这个结局感到可惜,而觉得《东爱》是一个让人悲伤的故事的原因吧。



DAY1: 9月30日 广州→东京
日本与中国有1小时时差。我们下午2点半从广州白云机场出发,抵达东京羽田机场已是当地时间傍晚7点多,飞行时间不到4个小时。
东京的轨道交通十分发达,地铁路线图犹如电路板一样复杂到爆炸。出了海关买张通用的PASMO交通卡,放慢脚步在地铁站里盯着那张线路图研究了好久,然后一路地铁转地铁,从机场到台东区浅草,穿过雷门,绕过仲见世,步行七八分钟至酒店。

雷门是浅草寺的门面,是942年人们为祈求天下太平、五谷丰登而建造的,几经火灾焚毁,后于1960年重建。正门中间是一个红色的大灯笼,高3.9米,直径3.3米,上面书写着“雷门”二字,底部雕刻着浅草寺的守护神之一龙神,雷门两边,分别镇守着风神和雷神。

雷门进去后是仲见世,一条长约250米的参道。这条参道是日本最古老的商店街之一,整条参道上弥漫着浓厚的江户之风,晚上可以在仲见世看到许多商铺大闸门上的浮世绘,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看见江户时期打扮的新人来拍结婚照,新娘的脸涂的如同傀儡娃娃。

酒店在浅草地区最热闹的地方,窗外可以看见东京天空树。当然,这个热闹是相对的,在国际大都市东京,浅草算是较为复古的特殊存在了。
东京天空树又叫东京晴空塔,是东京的地标建筑之一,是世界上最高的自立式电波塔,位于东京都墨田区。

在酒店安顿好后,我们出去觅食。
经历过凌晨十二点后的日本,就太懂为什么深夜食堂可以触动人心。没有高楼的灯牌照亮天际,晕黄的路灯在行人脸上打上暧昧的光。

隐藏在街市中的食街和居酒屋开始人声鼎沸,昭告东京夜世界的苏醒。
路边站着面容清秀的男生,见我们望向他,就微笑着问我们想不想喝一杯,我们连忙摆手拒绝,他也不恼,只说下次有机会可以来看看。

最终,我们选了食通街的居酒屋ひもの屋,不同于路边的档口式铺子,居酒屋虽然小小的,但也有两层,串烧、烤肉和海鲜都有,最著名的是烤鱼干,另外还有豆腐等等。选单是纯日文的,但点菜的伙计是个福建的留学生,所以毫不费力。
最好吃的当属这里的烤鱼和烤牛肉了,味鲜美肉不老,没有一点让人不舒服的腥味,是此行我最爱的居酒屋啦。



DAY2: 10月1日 灯红酒绿中的信仰
东京繁华,有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和世界尖端的电子技术,有礼貌的略显造作的繁文缛节和冷酷的氛围,有新宿和涩谷的灯红酒绿,在这样的城市中,这些信仰尤显可贵。

浅草寺

浅草寺,也叫浅草雷门观音寺,该寺正式名称为金龙山浅草寺,是东京都内最古老的寺庙,至今已有1400年左右的历史,早已成为东京标志性的观光地点。

关于浅草寺的由来,有一个传说。相传628年某日,观音菩萨像落在宫户川附近,有两兄弟在此捕鱼捞到一尊石像,不知情的兄弟俩将其抛入水中,另换地方捕鱼,奇怪的是,不管换几个地方,将这石像抛入水中多少次,他们都会在下网的瞬间再次捞到,结果一无所获的兄弟二人,只能将石像带回家里。后有人认出这是观音菩萨佛像,于是用附近的草搭建了一座祠堂,将其供奉起来。
据说,佛像现身的那天,周围一夜之间长出千株青松,三日过后,天边飞来一条金龙,盘旋飞舞于松林之间,一片祥瑞之兆。其后该寺屡遭火灾,数次被毁。到江户初期,德川家康重建浅草寺,使它变成一座大群寺院。

寺西南角有一座五重塔,是“江户四塔”之一,位于本堂的东侧,塔的最顶层收藏着一颗佛舍利。仅次于京都东寺的五重塔,为日本第二高佛塔。

钻过雷门、通过仲见世商店街后就是宝藏门。门的左右有金刚力士像,之前名叫“仁王门”,昭和再重建后才称为宝藏门,其名来自门上层的文化财产收藏库。

浅草寺抽签,先摇签筒,摇出号码后,根据号码去找签文。签文是一首诗,上有日文解释。人们抽到大吉签后便高兴地带回家,若抽到不满意的签就将其系到专门供人们系签的树上,以求逢凶化吉。
我抽了两次都是中上签,心中默唸“好的灵坏的不灵”。
嘻嘻~

正殿后门看见两小只萌萌的穿着和服的小天使。

仲见世的白天。各种店铺鳞次栉比,售卖的商品琳琅满目,时刻都充满着生机。其中不乏上了年纪的商铺,百年前的手艺在浅草人精益求精的精神下得以传承。
在这里,还可以看到一些江户时期打扮的人,他们仿佛化身为浮世绘的主人公,让人感受到传统的日本风情。

中午时分,低年级的学生听着老师为他们讲述那些江户时代的故事,一张张稚嫩的脸似懂非懂得环顾著周围被漆成明艳红色的建筑。

浅草是东京的发源地,是以浅草寺为中心的闹街。
风雷神门是浅草寺的象征,浅草是百姓生活的大舞台。

浅草曾经以吉原妓院为背景,江户后期时代,以江户三座为首的剧场纷纷迁移到这里的猿若街(现浅草六丁目),于是引来一些小餐馆和茶屋也来这里落户,浅草因此成为江户的第一闹市,被人们称为欢乐之地。浅草从大正到昭和年间先后兴建了浅草歌舞剧院、戏院等,此后迎来了它的全盛期,但在1945年因战火沦于荒废。战后,吉原妓院被关闭,六区戏剧街也呈现萧条,闹市遭到了很大打击。现在的浅草虽然已经没有了往日娱乐街的辉煌,但不少电影院和曲艺场依然健在也颇有人气。

阳光下,低矮的日式民居、街道上错落有致的商铺、经营数十年的和果子铺、幽长的小道,甚至那些电线杆、标语牌都透著日系胶片的文艺感。

浅草的街头会有穿着旧时武士服装的车伕,扑面而来一股旧时光的味道。

午餐吃寿司,没看攻略没翻点评,纯粹是看眼缘。店名叫浅草きぐろ人,招牌下书英文ASAKUSA MAGUROBITO。店员们都是纯粹的日本人,语言沟通稍显困难。


二楼有榻榻米,但还是建议坐一楼的回转区,可以亲眼看见美食从厨师手中娴熟的诞生。

“晶莹软润真仙品, 口水直坠三尺长。”
日本的寿司和生鱼片是真的好吃啊。拿起一个,沾点酱油和芥末,一口吞下,米饭的香味、海鲜的鲜味完美融合,将口腔填的满满的。连平时不怎么碰的我,都一试再试。


东京塔
“在东京铁塔,第一次眺望……”
因为在各种影视作品中频繁出现,作为东京地标性建筑之一的东京塔,是一定要去的,它在我心里是充满浪漫色彩的。
东京塔以巴黎埃菲尔铁塔为范本建造,于1958年竣工。之前一直是东京最高的建筑,直至东京天空树建成,才退居第二位。



增上寺
增上寺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德川家的灵庙之一,这里安葬著德川家的6位将军。增上寺的门面是威风凛凛、高耸而立的三解脱门,大殿地下一楼设有德川家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的灵屋及展示宝物的房间。因为德川家的渊源,增上寺在日本佛教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净土宗在日本的主要据点之一。
东京塔毗邻增上寺,从增上寺也可以很好地观赏东京塔。

从增上寺出来,越过天桥,打的士去东京站。
东京是高度资本化的城市,涩谷、新宿、池袋、六本木都充满著市欲望的深邃感。许是没去那些地方,我看见的东西是安静的,好像是从哪里脱壳而出。

东京站


东京是一个巨型都市,以东京为中心,半径70公里的经济圈被称为“东京都市圈”,居住着超过3700万人口,是世界上经济规模最大、居住人口最多的巨大型城市圈。高密度发展的城市形态使城市内部交通量高度集中,轨道交通是东京最主要的交通方式,这座城市也是世界上少数能够盈利的城市铁路系统之一。

高密度交通网

东京地铁是铁道的迷圣地,但对于普通游客来说,9条metro线和4条都营线,再加上各种JR线和私铁线纠缠在一起,让人头大。通常东京市民出行,会依据距离长短一次选择轨道交通、公共汽车或步行。Yahoo日本等网站可以供市民查询线路,而“换乘案内”,则是非常好用的适合游客的app,它会准确告知你需要乘坐的交通工具、所换乘次数、每段行程的起止时间、所需要的交通费等资讯。

日本的老龄化现象非常严重,七八十岁的老人工作也是常态。地铁里,有许多著正装的是头发花白的老人,但日本人秉承“一生悬命”、“不给别人添麻烦”等观念,所以在日本,给老人让座会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

东京站是被称作“东京玄关”的枢纽型车站,也是换乘近郊公共汽车与出租车的主要场所。
它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丸之内一丁目,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南北方向的东京站将八重洲地区和丸之内地区分割开,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区域。西侧的丸之内地区成为周边区域的商务中心,以高密度、高楼层的大型写字楼、酒店、大型商场为主,并且连线皇居御苑;东部的八重洲区域,则相对以低密度、低楼层建筑为主,拥有部分商业设施,车站周边大部分的住宅均集中在这一侧。

日本轨道交通建设一直奉行“轨道+物业”模式。分别通过车票收入和所持有车站周边的物业租金收入来回收投资。东京站的铁路线在高架上和地下通行,地上与地下一层设有通道。
无缝连线楼宇的地下街网络不仅是很好的逛街去处,而且赋予了地下空间极高的商业价值。

八重洲地下商业街餐厅

大丸百货内餐厅

东京站大丸百货望出去,永远排不开的广告牌。

银座


从馆山潜水回来,宿于银座。

银座,银币铸造之役所,这原本只是一个区域功能划分的指代,却在数百年后成为一切繁华显贵的代名词。现在我们看到的银座,曾三次被毁于旦夕之间,它建于江户初期,兴盛于明治初期,毁于灾难,重建后又毁于战乱,在战后闻名于世。东京400多年的岁月沧桑,一切从银座开始。

世界顶级奢侈品牌,各国有名的建筑设计师,都陆陆续续在银座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曾有人这样比喻银座:“不管是在哪个时代,银座总会让老一辈的人蹙眉感叹说曾经的银座早已不见,但偏偏不管在哪个时代,银座总能汇聚那个时代最是气盛的一群人。”

夜幕降临,撕掉了小清新的伪装。
银座目之所及全是高楼与配色鲜艳的灯箱广告牌,层层叠叠。

银座的存在,是东京人的成年童话。
道路左边是笙歌买醉的路人,右边是加班归来,脚步匆匆的上班族,两个世界界限分明又彼此相融。

🌊馆山 Tōkyō とうきょう

馆山市位于千叶县南端的房总半岛,也被称为花城,有美丽的海岸线。
千叶县则位于日本关东平原东南部,是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东京都市圈的重要部分,离东京约40公里。

馆山潜水在日本比较出名,历史悠久,但在国内鲜有人知。
日本潜水的季节性很强,受洋流影响也很大,不同季节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色和生物,当然,水越冷的时候能见度越高。馆山的潜点是可以东京一日往返的,但潜点和潜点之间还是有距离的。
作为一个希望到处潜的人,总要各地尝试一下的,便在出发日本的前一周临时加塞了一天作为踩点。

与鲨共舞

潜店名字叫“东京潜水俱乐部”,行程是在飞猪搜到的。
在关东地区,找中国的住店潜水会比较方便,开车10分钟就到潜点,自己联络的话,语言不通,不提供住宿,装备另外算钱,甚至有些潜点没有熟人介绍压根儿不让下水。

我原本的计划是9月30日广州飞东京,当晚直接转来馆山,10月1日潜完后再回东京,结果临时接到潜导通知说有黑潮预警,要将行程延后。

10月1日晚,扔下J,我独自一人从东京站八重洲口,乘坐JR高速巴士,2小时抵达馆山。
来车站接我的是个台湾妹子,稍稍迟到了些,我在静谧的夜里独自坐在车站外的长椅上,老是想起一些恐怖片的场景,十分瘆人。

潜店的房间是独栋小屋,环境一般,房间里的吧台倒是让我惊艳了一把。

不同于东南亚的公共海域潜水,这里的潜点都是私有化,安全保障高,潜店装备精良,秒杀东南亚。当然,潜水的价格也非常“好”,一日三潜不含住宿要近3000人民币,报三天以上的划算的多,如果报一周的FD,还会免费送干衣课程。

从码头到“鲨鱼城堡”潜点,开船5分钟。跨步式入水,水深20米,水温22度左右,穿3mm的溼衣会冷,潜店会提供5mm的。另外,这里的潜店所使用的都是钢瓶,比东南亚常用的铝瓶重,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酌情减重。

到达潜点,眼前数以百计的鲨鱼、鳐鱼、赤𫚉瞬间的冲击力还是超乎想象的。鲨鱼老把我的二级头的管子当成玩具玩钻圈圈,赤𫚉老把我的头套当成美食吸。我知道你们不怕人,也不至于这么横冲直撞吧。
在这里,相机对焦都来不及,改拍视讯切截图当照片吧。

自古以来,伊户这里都有喂食野生鲨鱼的传统。
渔民通过控制喂食的方式发展鲨鱼潜水旅游,一方面增大地方性收益,一方面将鲨鱼引离渔民所拥海域的养殖区域,这样既能否让渔民认识到鲨鱼的经济价值不在于捕杀,也避免了鲨鱼误入养殖区域造成的意外和渔民损失。

“有研究显示,旅游中心附近有活鲨鱼出现将能长时间为国家带来经济收益,与出售鲨鱼鳍鲨鱼肉所获取的一次性收益相比高出许多。潜水旅游使得人们更珍惜鲨鱼的存在并因此投入鲨鱼保育工作,可为潜水活动中不常出现的鲨鱼种类例如生活在公海的鲨鱼提供较多的保护。”

第三潜的时候,潜导会给来此观光的潜水员递上小鱼,进行鲨鱼喂食。当你拿起小鱼,瞬间会有十几条鲨鱼向你冲来,赤𫚉也在你的头顶上伺机而动,潜水员身旁呜呜泱泱百十条鲨鱼环绕。
建议还是不要自己动手,虽然说主要是攻击力较弱的皱唇鲨,且店家也说被咬只会有个红印子,但小鱼的味道对于鲨鱼的吸引力远比你大的多,鲨鱼在觅食的过程中会“尝试”你的面镜、你的GOPRO、你的二级头甚至你的头发,所以在这个潜点,头套是必须戴的。

一起的一对情侣贸然喂鱼,结果男的脸上被鲨鱼亲了下,有点出血小伤口。而像我这种胆小的人,永远秉承“只看不碰”,在外围欣赏壮观景象已是满足。
下水的潜水员大概有七八个人,技术参差不齐,脚蹼扬起无数沙子,导致此时的能见度已经差不多只能到1至2米了。


馆山这里水面到水下10米左右流速较大,每个潜点都规定上下必须攀绳,决不能放手自由下潜或上升,如不遵守规则,则有可能被取消潜水资格,因此手套这个一般不太需要的潜水装备在这里变成了不可或缺。五米三分钟停留的时候,人就像是旗帜一样在牵引绳上飘荡,别样的刺激呀。

每一潜乘船返程途中,许多海鸥会随船同行,潜导也会扔几条小鱼给我们,成群的海鸥,俯冲下来吃我们的鱼,这也是每一潜结束返程途中的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除了“鲨鱼城堡”,馆山还有“海底神社”潜点,可以参拜,还可以与鲸鲨同潜。若有时间,也可以4个小时车程去伊豆半岛观看锤头鲨风暴。

至此,我的潜水之行结束,放个潜水的视讯吧,能见度不好,有点模糊。

日本

🏠京都 Kyoto きょうと

京都旧称平安京。自794年桓武天皇将都城迁来,1200多年间,可谓是满身风雨:安元大火、治承飓风、迁都福原、养和饥馑、元历大地震,几度遭逢天灾人祸,又几度重建。

作为日本历史最悠久的政治中心,京都见证了从平安、室町时代到江户时代的壮阔波澜,目睹了新选组与维新志士的刀光剑影;作为日本古老的文化重镇,京都拥有1500多个寺庙,200多个神社,17处世界文化遗产,收藏了全日本五分之一的国宝文物;作为日式美学的集大成者,京都在京料理的精美摆盘、町屋庭园的枯山水风景里,在舞伎的白颈赤唇、寺庙簷下的稻荷上,创造出它的独特魅力。

因平安初期好唐风,跟当时日本的典章制度和文化艺术对中国亦步亦趋一样,京都是按照唐朝的都城长安城和洛阳城,也就是今天的西安和洛阳建造的。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日本第一次模仿中国营建新都。除了未能完工的长冈京外,位于如今奈良县的藤原京与平城京也是都是模仿中国的首都而建的。因此丝毫不奇怪它体现了太多的中国元素,甚至建筑样式和功能也多有模仿。



DAY4: 10月3日 初次来到平安京
今天出发去京都。
一早,J就在便利店帮我买了早餐和咖啡,不过,对于喝多了便愈发挑剔的我来说,便利店的咖啡真心不好喝。
好在长久以来的吃茶店文化,奠定了咖啡在日本不可撼动的地位。从17世纪作为药用兴奋剂引入,到如今全国消费排名世界第三,日本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风格各异、小而美的咖啡店。
这些星星点点遍布的咖啡店,十分容易满足我的需求。每到一处,我都尽量在赶路中抽出零星的时间在咖啡店买上一杯咖啡,然后选择靠窗角落的位置,享受片刻悠闲。


从东京站乘坐JR新干线前往京都站,全程2小时多一点。
抵达京都站后,我们将行李寄放在站内一楼的大型置物箱内,转乘JR奈良线前往伏见稻荷大社。

伏见稻荷大社

稻荷站下车,出站后步行5分钟即可抵达稻荷山脚下,伏见稻荷大社修建的社殿就坐落于此。

稻荷大明神是日本最古老的神明之一,它掌管着桑农五谷,千年来受万众敬仰。在日本,大大小小的稻荷神社不下3000座,而京都的伏见稻荷大社便是这么多稻荷神社的本宫所在。

天一直阴沉沉的,一副风雨欲来的模样。
当跨过正门,灰暗中突然就垂下了一幅巨大的透明珠帘,整个神社都被笼罩在灰蓝的幕布中。

景为景,也只是唯心;雨不雨,也只是在意。
我们撑著伞,继续在神社里晃荡。

穿过稻荷社恢弘的本殿,就是绵延数里的鸟居,顺序排列于绿意环绕的山上。

鸟居,自古就被看作是现世通往神明所在幽界的一道门,象征了神界与红尘俗世的分界。伏见稻荷大社的千本鸟居,被看作是“神降临地”的山之入口,虽以“千”做名,但实际上鸟居的数量已超万座,一个接一个的鸟居就构成了一条通往神明的道路。

电影《艺伎回忆录》里,当年幼的小百合把心愿许给神明,奔跑在一条由朱红色鸟居搭建成的甬道时,这个明丽的场景就成为印象中最京都的一抹亮色。
我们从山脚一路穿过这片红色的记忆,穿过每一座鸟居背后的故事,一路都是关于这里的风物诗,恍若穿越千年。


雨一直断断续续,忽大忽小地。
从神社出来,有一条小小的小吃街。穿过小吃街的摊位,还有一片售卖手信、纪念品的商铺,些许特色餐厅亦夹杂在其中,浓浓的生活味道。

日剧看多了,导致我的电车情节严重,这次没有去镰仓,就在这里沿着铁轨一直走。
雨中干净清洁的小道,简直就是动漫的一帧。


京都站
天黑前,从稻荷大社回到京都站,在站内逛了逛。
和东京站一样,身为京都玄关口的京都站,除了是换乘近郊公共汽车与出租车的主要场所,也采用了“轨道+物业”模式。车站里有自然采光的中庭咖啡座、屋顶展望台及空中走廊,直接与伊势丹百货连线,还有地下通道一路通往京都塔,地下商铺街市也是购物的好去处。

定的酒店离京都站很近,走路只要七八分钟。每次经过京都站,我必定要逛上一逛,买些书籍、饰品、零嘴……

某日的早餐,丰盛到令人发指。牛奶味的豆腐,口感太奇妙;拌饭料也意外的好吃,堪称拌饭神器。
日本人的精致在饮食上真的发挥的淋漓尽致,毫无瓜葛的两种食材组合在一起竟然意外地美味,虽然拌饭料本来是为了挣扎在都市中的贫穷白领设计,但倒在饭上也不会觉得寒酸。
即使再艰难也要在细节中创造美好,这就是人生和解的最高方式了吧。

在站内看见一对牵手的日本老年夫妇,莫名觉得浪漫。
“少年夫妻老来伴”,这种感觉就像是年少时喜欢扬鞭纵马江湖,觉得快意,可是后来才知道,走过的八百里江湖,都不及牵着她的受路过的杨柳小堤。

清水寺



DAY5: 10月4日 古代电影的大场景
在电影《春晚》中,女儿与父亲最后一次旅行的地方就是京都,先是八阪塔外景,然后是清水寺。父亲在清水舞台边感叹:“还是京都清净,东京已经找不出这样的地方了。”最后,父亲与老友坐在以“枯山水”闻名于世的龙安寺石庭,边看那15块错落有致的岩石,边喟叹女儿总会嫁人。

清水寺是日本最古老的寺院,始建于778年,其名取自它所坐落的音羽山深处流淌的泉水。相传主持建造清水寺的慈恩是玄奘大师的第一个日本徒弟。
在距今1200多年的岁月里清水寺曾历经10次焚毁与重建,现在我们看到的为西元1633年由德川家康捐资重修的。

除了每隔33年才开放一次的十一面千手观音像,立于山腰险峻之处空悬的清水舞台也颇为出名。
清水舞台最开始是由于到本堂参拜的人越来越多而扩建,后来也作为技艺表现的舞台。但这里常被求死之人选作自杀之所,至今记录在册的已有233人。据说,平安时代末期,受战乱之害,民众开始信奉净土思想,自杀者将清水寺视作了观音净土、舍身往生之所,认为在此处了结生命便可通往极乐世界;之后又演变为,葬身于此是为了将身体寄放于观音大士处,以求得所求之人的平安幸福,直到现在,直至将来。

天气很好,站在音羽山的山腰处,让视线穿过被风摇曳的树枝,到处都是古朴的建筑,天空十分辽阔。



各种“阪
所谓“阪”,即坡道。坡道两旁为京都特色的町家式建筑。
从清水寺正门口下来的一条长长的坡道,就是清水阪。这里算是清水寺的表参道,一路大大小小的商铺售卖各种玩意儿和特色小吃,人群熙熙攘攘。

低年级的学生由老师带队参观,高年级的学生则会几个要好的组团,说说笑笑逛逛两旁的商铺。

以旅行的姿态逛著各式小店,常常驻目于那些带有日本传统文化的和风小物:价格不菲的京人形,制作精美的京扇子、京和伞,浮世绘图案的京印染、颇具风格的文具……

顺着路牌右拐进一条小石头坡道,就可看到二年阪三年阪。二年阪共有17级,以町家风格的木式建筑居多,巷内也有不少小店。三年阪共有46级,连结清水阪与二年阪,由于经常有产妇为了去清水寺祈求顺利生产,再加上日语中的生产平安“产宁”与三年发音接近,所以三年阪也被称为产宁阪。相对而言,三年阪的石阶比较陡,据说,在这里若是跌上一跤,三年内就会过世,不管信不信,走这里还是留意吧。

沿着二年阪三年阪一直走,就来到了八年阪,这里的法观寺八阪塔是我最喜欢的一座塔。

其实日本常见这样的三重塔五重塔,它在京都诸多庙堂之中算不上多有名气,唯独喜爱它是因为两旁的町屋与柴扉,还有缓缓下行的青石板路,让人有置身古时的错觉。
许多古时物件与设施,在别处早已不存在,这里却仍然多见。走在青石板路上,两旁的店家帘招随风轻扬。

街上的行人说说笑笑,店门前穿着和服的女子掀开帘子欠身低头,一瞬间让人分不清自己究竟在什么时代。

❤️和服

和服,就是藏在一块布下瑰丽的优雅。
和服是仿照中国隋唐服式和吴服改制的,所以在日本被称为“吴服”和“唐衣”。在更加精确的层面上,吴服一词是专指以蚕绢为面料的高阶和服,而用麻布棉布做的和服会用“太物”来称呼。

依照四季的不同,和服从种类、材质、花纹乃至饰品小物都有其搭配的规则,女式和服的款式和花色的差别是区别年龄和结婚与否的标志。
长袖的一般是正式场合,包括正装、访问服等;短袖的有普通生活装和浴衣之分。方方正正的腰枕是上了年纪的女人的专利,年轻女人一般都会用各种花式腰枕……


款式不同,租赁的价格差异也特别大,真丝正装25000日元,访问服5000日元,加2000可换更好的腰带和腰包,短袖一般是5000日元。试过正装,就看不上花花绿绿的浴衣和太过素雅的访问服了,犹豫了半天还是在“锦成和服体验馆”租了正装。
里衣、外衣、袋带、带扬、带缔、带板、带枕……两个熟手足足帮我穿了20分钟,腰间缠了一圈又一圈。
又因和服讲究直线平板之美,不能有曲线,店长还在我腰间加塞了块白毛巾。
哎呀,终于知道中国古代的小姐夫人们为嘛需要专人侍衣了。


穿着和服,越过几条“阪”,一路顺着感觉走,竟意外发现几条曲径通幽的小道。世人眼中光辉耀眼的京都终于为我展开了它日常的一面,这一面,不存在于旅游广告中,也不存在于一本任何关于京都的旅游攻略中。

这里的房屋多是居民和极为私密的高阶料亭,不愿被打扰的居民会在门口贴出标示提醒游客此为私人住宅,不许拍照。
你的生活是我远道而来的风景,这片寻常的街区是我的心头好,于是偷偷拍了几张照片。作为一名游客,也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记录一些日常。



八阪神社
位于京都祗园的八阪神社是全日本约3000座八阪神社的总本社,又名“祗园社”。
我们走到这里的时候,已是华灯初上,整齐罗列的纸灯笼泛著温柔的光芒,这个时候的色彩,是那种让人舒服的调调。

与其说京都是故事的发生地,不如说京都就是一个需要盛装出席的舞台。有舞台,人们才有发挥的空间,美本身才能这样被欣赏。



祗园
祇园就是八阪神社前、鸭川到东大路通之间的四条通沿街,是现代日本最著名的艺伎的“花街”。
在暮色中,我们无意走进这里。昏黄的路灯下,整个街道有种阴翳之美,这种物体与物体、明与暗之间制造出的幽暗、带着不安感的寂静,大概就是所谓的东方神祕吧。

与四条通相交的花见小路是祇园人气颇高的街道。
漫行在古朴又精致的小街巷,透过木格子窗与入口布帘的细缝,隐约可见屋内客人谈笑的身影。偶尔寻到艺伎低头优雅的身影,时间抹去了街道间的脂粉香气,却留下了厚重的沧桑感。

先斗町、木屋町


顺着花见小路连绵不绝的町屋和红白黑相间的灯笼,不知怎么就溜达到了计划范围外的先斗町和木屋町。这俩地儿是京都夜生活的大本营,越晚越热闹。先斗町小馆子多,木屋町居酒屋多,很多都是晚餐时间才开始营业,可说是京都吃宵夜的最佳去处。

穿行在各种巷子里,沿路散布著大大小小的各具风情的料理店。石板路、木屋、灯笼、牌匾,我喜欢这里的老街风情。迢迢而行,仿佛一下子穿越回笙歌交响的年代。

每走过一间小店就会感受到人们脸上带着像《深夜食堂》里每个角色的故事,而这些故事组成了他们生活的地方。

我们去吃了烤肉,味道鲜美,店铺还有一个露台,可以观赏鸭川河景。潺潺水声,一阵风吹过,微凉。

后来我们又去了居酒屋,这里很早就坐满人,每个人面前都摆着酒。酒过三巡,有人埋头哭泣,旁人沉默拍肩安慰,也有年轻人勾肩搭背,谈笑风生。

不同的人,即使站在同一个地方,透过各自的人生,看到的风景也有所不同。
在我看来,京都是一座将古老的建筑、文化、风俗都传承的很好的千年古都,是一座旧时与现代融合的古城,但游客太多,让人没法安静下来。总之,京都是一个应该安静享受却不得不困扰于游人的矛盾地方。

📖宇治 Uji うじし

京都南部的旷野上,宇治川蜿蜒穿行而过,它自古以来就是连线奈良和京都的通路,是一个以世界遗产寺庙平等院闻名及宇治抹茶闻名的都市,也是《源氏物语》故事的主要舞台。



DAY6: 10月5日 为抹茶而来
因为喜爱抹茶,宇治之行一直在我的计划内。从京都乘坐JR奈良线,不过半小时便可抵达。

日本的街道,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魅力。它们有的空若隔世,有的人头攒动,但不管哪个,都是吸引人的。

按照google导航的指引,我们一路步行至宇治平等院。沿途都是密密麻麻的房子和窄小的街道,但仍旧非常干净、整洁并且有序。

平等院

平等院是京都众多完好储存下来的寺庙之一,是平安时代的寺庙园林,前临宇治川,远望朝日山,始建于1052年,于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为世界文化遗产。

而平等院中的凤凰堂可以说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存在,对于游客来说,每天都可以见到它出现在10日元的背面。

凤凰堂供奉阿弥陀佛像,三面环水,平面构造看似凤凰飞翔之状,故得此名。屋簷上峭立的凤凰成双,让千年后的我们仍可遥想那个极尽奢华和风雅的平安王朝。

正午的阳光洒在面板上有些刺痛,我们躲在树荫下看阳光打在屋簷上、池面上,镀上了金黄。
不可否认的是,一直以来,日本人似乎更擅长如何与自然共生、对话,他们敬畏自然,感悟自。他们会因樱花盛开而喜悦,会因盛夏草木顽强飞长而感动,能够分辨蝉鸣虫声,也习惯聆听风铃,享受涓涓细流带来的清凉。

虽然在夏末,但微微泛红的树叶在蓝天的映衬下还是有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感觉。

日本茶

从平等院出来有一条短短的街道,就是平等院表参道。街道上有很多餐厅、茶铺和宇治抹茶味道的和果子点心店,包装都很精致可爱,超能引起女孩的购买欲。

忍不住吃口抹茶冰淇淋,然后慢慢地逛。

抹茶,是日本茶的一种。事实上,日本最早对于茶系统的熟知,来自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但当时日本时值战乱,作为外来物的茶本身就数量有限,而茶在当时多用来悬壶济世,很少用来修身养性,这样的观念一直持续到镰仓时代。直到日本僧人荣西带回来宋朝的茶树种子,人们才开始自己种植茶树,饮茶也才开始普遍起来,宇治茶也来源于此。

一些茶铺里可以现场泡茶给试喝,有复杂的手法和不同的种类,想买回家的人可以到这边试喝看看。

茶铺后面有一间名为“寺嶋屋”的陶器人形商店,不同于其他的日本人形,里面大大小小夸张的人形极具风格。店员介绍说,因其作者已故,挂起来的都作展示之用,只有下面货架上摆放的少许部分出售。
买了个龇牙咧嘴的祈福挂件和鬼脸招财猫,回家后挂件摔坏了一角,然后开始头疼,去医院没检查出什么,吃药也不见好转,丢掉后头疼竟奇蹟地好了,该不该信呢?


排了好久的队,才吃上的抹茶饺和抹茶拉面。
卖相不错,味道中规中矩。


宇治桥
从表参道往外走到头,是充满旧时光味道的宇治桥。

“一瞥现山城,风烟渺白鹭。”
河边长满绿色茅草的小路上,透明的风迎面吹来,还有几个垂钓的少年相伴,恍惚中扑面而来乡村生活电影的一帧。

📖奈良 Nara ならし

京都成为首都之前,日本的都城是奈良,也就是平城京。那是日本全面学习中国的时代,一批批遣唐使来到中国,然后再回到日本,带来了中国先进的制度、文化和生活理念,产生了日本独特的贵族文化。由中国汉诗乐府诗发展而来的和歌诗《古今和歌集》出现在奈良时代,还用汉字写出了《万叶集》,而第一部随笔《枕草子》和长篇小说《源氏物语》也一起被称为文学双壁。



DAY6: 10月5日 喂了才知道的土匪鹿
虽说平城京是比平安京更古老的存在,奈良时代受到盛唐文化的影响颇深。然而这样一座古老的城市没有因为历史火起来,而是因为土匪小鹿而被人熟知。

40分钟后,出了奈良站,穿过繁华的奈良町,抵达春日大社表参道。游客络绎不绝,不时有小鹿淡定地在路边晃悠。
春日大社是为了守护平城京及祈祷国家繁荣而建造,是藤原一门的氏神,把鹿作为神的使者,所以奈良城里至今有很多鹿,随处可见“鹿出没请注意”的牌子。

当你买到鹿饼,你就进了贼窝了。大多数小鹿为了鹿饼干是没有节操的,不停的作揖甚至顶你撞你咬你。
鹿匪啊,鹿匪!不到一分钟我手里的鹿饼就被一抢而空。

动物和小孩,都是在镜头前难预测动作的,不停买买买、喂喂喂,然后自拍、摆拍游客照。这也没什么不好,重要的是当时的风景与心情,开心就好。

看起来鹿模鹿样的是吧,超级无辜是不是?

然而当你手里没吃的时候,人家小鹿根本懒得理你,看看你就嫌弃的走了。

踏入小鹿公园的最里面,是一大片草地。
辽阔的蓝天,清透的绿地,夹杂的黄红树叶,还有刚刚好的落日余晖和回家的小鹿。

此刻的奈良相比京都,更多出一份轻盈。

奈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如果下次再来,我一定留足时间,在身后的草地上呆上一整天。
总之,这是一个可以让人忘记烦恼的地方,只剩下记忆中那些涟漪,温柔的荡漾。

🏠大阪 Osaka おおさか

大阪,日本的第二大都市,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的“大阪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也是中国人最爱的购物天堂。广义上的“大阪”可以指日本近畿地方(关西地方),大阪关西国际机场是日本第一家24小时全天候运作的国际机场。



DAY7: 10月6日 匆匆一瞥
从奈良乘坐JR大和路快速线到大阪站只需51分钟。
与其他大型站点一样,大阪站除了是西日本中最大的车站外,更是一个繁华的大型购物中心。伊势丹商场、LUCUA商场和各种店铺这里都有。

从车站打车去心斋桥,司机是个头发全白的老年人。办理好酒店手续,我们便出门觅食和采购。
心斋桥位于大阪市中央区,是大阪最大的商业购物区,以心斋桥筋商业街为中心,北至长堀通,南至道顿堀,集中了许多餐馆、药妆店、精品屋、专卖店和大型购物中心。现在的心斋桥,几乎汇聚了日本本土80%以上的化妆品和护肤品,来这里买药妆不用担心语言问题,几乎每家店都有中文服务生,大部分是留学生。


然而旅行地最吸引我的还是它的生活状态。
心斋桥的夜晚活色生香,窄小的巷子,五彩缤纷的招牌,烤肉店里冒出的白烟……
找了家餐厅坐下吃饭,旁边时不时传来大声庆贺与高声交谈的声音让我有些惊讶,印象里日本人总是很守秩序,不会大声说话的。但外界纷繁的人与事瞬息万变,追求世俗的评价与肯定丝毫没有任何意义,人世界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自己的真心。

大阪机场没有调色的原图。

很多人说,我喜欢写作、喜欢旅行、喜欢拍视讯……喜欢是喜欢,只是个爱好,但要把自己的爱好,转变成生活方式,是需要勤奋、天赋和内心坚持的。
我的牵挂太多了啊,年纪已让我丧失了坚持的勇气,所以只能偶尔出行,带来远方的讯息。
坐在回程的飞机上,看机翼略过海面、飞越城市、穿入云层,点点的光晕打下来,不久又有闪电划过眼前,暗自感叹自然的神奇和生活的美好。

❤️梦小V

首发和废话版都在公众号上,欢迎关注。

❤️梦小V马蜂窝游记

《热浪岛》马来西亚热浪岛+马六甲:

//www.mafengwo.cn/i/17440768.html
《塞班》 一人一周自由行: //www.mafengwo.cn/i/16946317.html
《 印度尼西亚 》 20天环线: //www.mafengwo.cn/i/15678165.html
《 西藏 》 冬天看藏人盛世: //www.mafengwo.cn/i/12782002.html
《 菲律宾 》 22天潜水环线: //www.mafengwo.cn/i/11190822.html
《 尼泊尔 》 加德满都 & 博卡拉 : //www.mafengwo.cn/i/12144470.html
《 香港 》 旅拍: //www.mafengwo.cn/i/8729678.html
《 泰国 》 29天环线: //www.mafengwo.cn/i/8217818.html
《 泰国 》 14天环线: //www.mafengwo.cn/i/8106664.html
《 贵州 》 黔东南 自驾: //www.mafengwo.cn/i/7972992.html
《 仙本那 》 游记及考潜水证攻略: //www.mafengwo.cn/i/7188914.html
《 仙本那 》 游记: //www.mafengwo.cn/i/7046048.html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

原文连结: http://www.mafengwo.cn/i/18772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