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有那么个地方,来了便流连忘返;有那么个地方,来了却似曾相识;
有那么个地方,来了只愿静伫凝望;
有那么个地方,来了便心生敬畏;
有那么个地方,来了便在难割舍!

徜徉本州之南(串本、新宫)

孔雀东南飞,我往西南走,时隔两年再次来到日本,初来乍到关西国际机场,深知这座机场本身就是艺术品,但我们此行的目的并未在此,所以未在大阪多做停留,抵达关西空港已是下午四点,马不停蹄前往中转站—和歌山市,出于南下的目的,和歌山市成为了我们第一晚的短暂停留点,本身打算第二天白天走走山城看看城迹,重温丰臣秀长的人生。

然而旅行的魅力往往就在无数次的意料之外,临时的计划改变也给旅行增添了诸多惊喜,这不,清晨选择南下,来过却未曾讨扰,略显遗憾的也正是如此……

清晨的JR和歌山站并没有如此的明亮色彩,更多的是微弱霓虹灯烘托下的暗淡和坚守,我们赶着第一班JR列车赶往今日的重头戏—和歌山县东牟娄郡的串本町,而前往这里,我们经历了5个多小时的辗转,沿途的JR站个个精致,有田郡广川町开始便再也无法打盹,形形色色的行人,来来往往的乘客,窗外更是大片的山坡,绿坡掩映下稍纵即逝的田园风光以及日式民居,质朴自然,动静皆宜。
急驰的列车,辗转多站,JR周参见站的精巧细致是这一段行程的缩影,坐在这样的列车上,根本不会夹杂半点的旅途劳顿……

车过切目町,窗外便是大片的海天一线,满目青山碧水,蓝天白云,精美绝伦的海岸线丝毫不逊色斯里兰卡有名的海边小火车,谈不上世间绝无仅有,但一定会让你终生难忘!

目不暇接,窗外已经大亮,车内逐渐热闹起来,哈欠声越来越少,乘客也越来越多,一群靓丽的身影出现在车厢内,随意扫射下车厢的周遭,挤满了朝气蓬勃的学生,陆陆续续、熙熙攘攘,JR南部町的学生潮彻底唤醒了沉睡的车厢,开启谷歌地图看了下现在的位置,剩余的行程基本全是连绵的海岸线,且山更幽,谷更深,景色更加引人注目,我知道我们已进入本州南的腹地,此时,已经模糊了目的地,无所谓下一站到哪儿,心里明白这里就是自己心仪的本州南……

说起串本町,她是纪伊半岛最南端的小市镇,而地处最南端的潮岬由于受到黑潮暖流的长期影响,所以本地的渔货资源非常丰富,而其海水透明度清澈碧蓝, 故海岸线大部份地区已被列入吉野熊野国立 公园范围,沿海风景奇特, 有悬崖峭壁, 奇岩怪石等都各倶怪异与绝妙!

串本镇南面的潮岬是本州的最南端,更有着日本好望角之称,这里有着湛蓝的海水,面朝太平洋的开阔以及悬崖峭壁的壮阔,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编织着我们的海洋梦!
这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似与海结缘,似与梦相连,望着这片海,我只想发呆,似若有所思,似展望过去……

JR串本町出站后便可见到土耳其和日本缔结友好关系的纪念碑,不自觉让人想起了1890年在大岛附近沉没的土耳其轮船 Ertugrul 号,当时由岛民救出船上幸存者, 并安置照顾,使这些不幸者康复后返回土耳其.,自此这儿便与土耳其结下了不解之缘,这里充盈著温情与自在,目力所及的地方坐着的,走动着的都是大爷大妈,可见这儿的静谧和安详,来了、走走、安静而又放松……

距离JR串本町站步行15分钟左右,便可抵达桥杭岩,沿途街道静谧,生活状态安详,只想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用脚步去体会,沿途风光秀丽,山色波光交相辉映!

地处吉野熊野国立公园的串本町可谓风光秀丽,奇石峻岭自不必多言,桥杭岩便静静地诠释著此处的精彩故事,身临其境,更是只有屈指可数的当地人,安静徜徉著的桥杭岩用开阔的视野守望着这片土地!

开阔的视野

去往桥杭岩的小路,不自觉的按下了快门

看似相似的路延伸开来

桥杭岩即到未到,但近在咫尺的山水是看不透的诗情画意

桥杭岩是自然界鬼斧神工的日积月累,从串本往大岛方向,伫立著大大小小40多个岩柱,形成约850米的伫列,如此方式排列宛如桥桩(桥杭),故而得名桥杭岩,由于海水的不断侵蚀,只留下了岩石坚硬的部分,看似只有桥桩矗立的这种奇岩,流传着一段神奇的传说:很久以前,弘法大师和天邪鬼打赌在一夜之间建好一这座桥,最后果然一夜之间完成了这座桥。
说起弘法大师,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安排,本次旅行的后半程让我们真正接近了大师的灵魂栖息之地,让我们慢慢聊!

伫立片刻,来往的稀少人群已经换了几拨,此刻的我们倒显得矫情了许多,左顾右盼,望向大岛方向,我们的旅行还在继续,艳阳下的海面色彩斑澜,多了几分层次感!
回到JR串本站,右侧的公交车站多了几个当地的大爷大妈,大家只是静坐着等待着下一班车的到来,平静而又从容,不见了焦虑,不见了忐忑,不见了不安,我默默地走进他们当中,检视了一眼巴士的时刻表,计划著自己接下来的行程安排。
车辆行进在串本的民居间,深入得感受着这里的生活,静谧安详一如之前的老人给我的感觉,我们倒真显得是另类的存在了!
转眼来到了本州最南端,下车的那一刻,我欣喜万分,眼前的海丰富多彩,寥寥无几的行人,炙热无比的期待,编织着眼前这片蔚蓝的海,眼前的峭壁,海天一线的宽广,形单影只的航船,不远处指路的明灯(潮岬灯船),一切的一切,都告诉我这就是本州南!

这儿面向开阔的太平洋毫无遮挡

驻足良久,看蓝天大海,等待内心的春暖花开

要想看的更真切,可以登上观光灯塔或者不远处的潮岬灯台,个人更建议去看下祕境般的潮岬灯台,因为去往灯台的路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潮岬观光台

去往潮岬灯船的路

潮岬灯台前的三岔口

说起潮岬灯台,自1873年点灯以来,一直为海上的船只保驾护航至今,而灯塔下设有资料馆,展示有关灯塔历史、作用的重要资料,来了便不妨一探究竟!
如果你不急着赶往下一站,那么此处的大岛也值得你去顺便走走,看看那儿的日美建交纪念馆,看看那儿的另一番海天一线!
既定的行程被间隔较长的东行列车打了个措手不及,眼看着去往今日最终下榻地的列车还早,便临时决定赶就近一班列车先去往新宫,穿梭于本州南部,仿佛经历了四季轮回,经历了山川河流,谷地民居,而海天一色的盛况空前是这段火车旅行的精华,不经意间望向窗外,眼神便不可抽离,沿途又是一段人间仙境……

列车穿行于人间诗话,新宫的短暂停留让此行多出了意外惊喜,饥肠辘辘的我们一出新宫车站便看到了不远处的便利店,走在去往新宫城迹的街头,正准备慰籍一下肚子,包装还未完全开启,便被一只老鹰打翻在地,哭笑不得的我们,只得藏好刚刚走出便利店的喜悦,好吧,那就一会儿回便利店再解决一下吧!
走近新宫城迹,了解新宫城的前世今生后便多了些许唏嘘和苍凉:新宫城城迹公园位于熊野川河口南岸的小丘陵丹鹤山。过去是源为义(平安时代末期的武将)的女儿,丹鹤公主所居住的地方,所以也被称为“丹鹤城“。1619年,德川家康的第十个儿子赖宣取代浅野氏成为纪州藩主,此时则由身为赖宣重要家臣的水野氏入主为新宫城城主,新宫城历经了水野家十代的长年统治而兴盛,现在的新宫市也因为环绕其发展而十分繁荣。从工法坚固的石垣遗蹟能推测当时国力之强大,沿着城墙边缘可以眺望到远方港口的优美风景。元和元年(1615年)因一国一城令(闰6月13日江户幕府命令各大名除居城外,拆除领地内的所有城堡。)而废城,元和4年(1618年)又再次重建。之后德川赖宣作为纪州藩主入国,付家老(也称御附家老是分家从本家分离后,本家派往分家监视,指导的家老。幕府对御三家和御三卿也派驻付家老。)水野重仲成为城主,作为水野的居城直至明治维新。如今本丸遗址附近被修整为丹鹤城公园,面对眼前的熊野川掩映下的良辰美景,此刻,不禁感叹物是人非,但精致细腻,温婉动人,一如丹鹤姬之名,头顶盘旋的雄鹰俯视著此地的前世今生……

城迹脚下穿梭著少数游子,不难猜测,他们的主要目标是距离城迹十分钟左右步行即至的熊野速玉大舍,这里作为熊野三山最容易到达的地方,自然吸引著不少人的目光!
而我们从丹鹤城公园久久不舍离开,虽不舍,但必离,回到山脚,便没时间在考虑熊野速玉大舍了。

而聊起速玉大舍,其实和丹鹤姬公主还有着些许联络,丹鹤姬公主的夫君便曾是速玉大舍的掌舵人,而速玉大舍作为熊野三山之一,有着其特殊的意义,2004年申遗成功的熊野古道以“纪伊山地的灵场和参拜道”闻名遐迩,熊野古道主要指以下的5条道路。
纪伊路(渡边津-田边)
小边路(高野山-熊野三山、约70km)
中边路(田边-熊野三山)
大边路(田边-串本-熊野三山、约120km)
伊势路(伊势神宫-熊野三山、约160km)
以上线路不难看出本州南部绝对是一片卓越山水,离开静谧的小城,匆忙赶往了下一块宝地!

憩鸟羽,感伊势

从和歌山方向去往三重县鸟羽市的列车班次甚少,上午的车错过了,下午便间隔较长了,动辄两三个小时,而所幸新宫作为中转站,车次较多且较快,也就有了前面与新宫的短暂邂逅,抵达鸟羽也是晚上七点半,酒店的接驳司机已然等在这里,酒店在已经结束一天免费接驳车的情况下,依然等候在此,一路奔波后,见到如此贴心的举动,有了回家的感觉,这是一种久别重逢后的感动!抵达酒店后便受到了旅行至今最热情的接待,初来乍到,印象深刻!稍息片刻后的精致日料给了今日奔波的完美慰籍,窗外鸟羽港池静谧,微光粼粼,安详宁静的夜色下,鸟羽安然入睡,在一场冬季限定的珍珠温泉抚慰后,酣然入梦……

梦醒时分,已现初阳。诺大的落地窗前仍是昨晚睡去的模样,多了光亮,便可一览港池俏丽的全貌!

鸟羽湾

看着如此美景,即使躺在床上也可凝望很久,也的确像这样躺了很久……
跟着酒店的shuttle bus来到了昨晚抵达的toba station,百来米有个游客中心,关于鸟羽以致整个伊势志摩地区的人文和自然景观都一览无遗,本打算去往答志岛,鸟羽湾众多小岛中最大的一个,战国时代活跃的水军将军九鬼嘉隆便长眠于此,岛上静谧的小道,空旷无人的海景更是让人有独享大海的美好,可是阴差阳错的我们沿着鸟羽水族馆方向愣是走到了去往伊良湖町的码头,看到CAN BUS 的终点站牌,索性直接去感受下日本人的圣地—伊势神宫吧,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伊势神宫堪称日本人的精神支柱,自建造起没有外国人能够进入,直到1957年后才对外国人开放。与日本其他神社不同,神宫保安都是日本自卫队的警察,这本身就说明这座神宫有政治意义,神宫分内外宫,内宫(皇大神宫)的主祭神是皇室始祖神:天照大御神,神体是象征皇权的三神器之一的八咫镜,相传当年在天照大神诏谕下,垂仁天皇皇女倭姬将其移至五十铃川畔的伊势;而外宫主祭神是衣食住和产业的守护神:丰受大御神,这在信仰万物有灵的日本也算是现实意义了,因为伊势神宫为皇室氏神,所以一直以来除天皇以外不得奉币了!明治政府时期,将其地位定于国家神道顶点之神社,第2次世界大战以后,为宗教法人神社本厅、定为全国神社之本宗,这一切的一切足见伊势神宫在日本民众间的地位了,既有皇权象征又有群众基础。
CAN BUS行走的是一条旅行线路,沿途经过鸟羽水族馆,鸟羽港,二见浦夫妇岩,安土桃山文化村,内宫,外宫等旅行景点,是一条纵穿鸟羽伊势的旅行巴士,乘客可自行选择下车地点。

位于去往伊良湖码头处的CAN BUS终点站开始了今日的重头戏

安土桃山文化村外景是人工打造的体验地,主要还原的是安土桃山时代(即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时代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形态)

安土桃山文化村外一瞥,觉之实在刻意,顿失兴趣,也便无心讨扰,敬而远之……

抵达内宫,便被入口的鸟居着实打动了,络绎不绝的人们进进出出,由于神宫内实行的是右行原则,故进出的两股人流像伫列般有序,出入的人都在进入和走出前后分别虔诚的弯腰祭拜,带着敬意和虔诚轻声舍离。

内宫入口处的鸟居让人心生敬畏

关于内宫的介绍,诉说著神宫的前世今生!

入口处右手边的手水舍,洗净杂念和沉浮,只剩虔诚和谦卑

站在入口处的宇治桥上感受五十铃川流不息的古往今来

一湾清水洗凡尘

内宫中又一处五十铃川的模样

因为不能拍照,缺少了正宫照片的内宫,处处充盈著灯火阑珊的意境

依样画葫芦,但虔诚不减,此刻爱涌上心头

出口处汤去最后一丝顾虑和疑惑,目光聚焦于眼前的一切!

宫内的神乐殿,展示别样的的精致

山水灵场,人间仙境般存在

离开前的一湾清泉,看尽世间繁华,涤尽人世嘈杂,来了便敬之!

宇治桥上回望来时的路,短暂却难忘

依山傍水,人间诗话,此情此景敬佩的是倭姬的慧眼

大山深处现仙踪的畅想

离开内宫,虔诚拜别,一出鸟居被右手边热闹的街区一下拉回了嘈杂但真实的世界,那种感觉特别的奇妙,绝不是兴奋,但不否认惊喜!
如今回忆起来也记不清街道的具体名称,但细想起来或许从最开始也未曾记得过,暂且不说其他,跟着我看看五十铃川畔这繁闹的街吧!
这条街区,有太多的特色店铺和美食不可辜负,一路走下来忘却了时间也忘却了身处何方,一眨眼三个小时也就浸泡在这片生气里,这种忘却并非景致那般流连,但却是身心的真实愉悦,事实说明最简单的愉悦还是来自于最直接的身体感受,无关乎境界,更无关乎目的,街区内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对美食的称赞也是此起彼伏。

现烤抹茶红豆饼,不起眼的摊位却让人垂涎三尺,忍不住走上前去买了两个,咬下去抹茶和红豆配比恰当,不甜不腻,香气弥漫,如今想来依然令人回味

忙碌的街区,人头窜动,从各具特色的小店里走出后,迫切的觅食反应提醒我们关注起了各个美食点,搜寻心仪的美食以解此刻的饥肠辘辘。至今回想,仍口齿留香,正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位于主干道上,仅此一家并强烈推荐的豆腐冰激淋,豆腐的绵柔和豆乳的的醇香按比例混合,入口即化且并不是那么冰冷

来了三重县肯定知道这里的特色美食是什么?冬季的伊势海龙,松阪的牛肉当属前二,品尝过伊势海龙当然也想尝尝这松阪牛,早就听闻这松阪牛脂肪含量较之神户牛肉脂肪含量更高,更适合进行烧烤,且肉质鲜嫩爽口,值得一试,于是距离豆腐冰激凌不远便看到了这家松阪牛,那必须不能错过,排队拿了两串,真是名不虚传,肉质鲜美,不油不腻,可口美味,肉质醇香。

虾肉棒和鱿鱼棒,这是一家专门经营各种口味新鲜小食的自营店,口味繁多且味道极佳,肉质鲜美,软糯可口,鲜嫩多汁,值得一试

这是一家团子店,经过这家店的时候门口坐着个老外,手里拿着两个团子,就是广告牌上写明的冬至限定款,我们被这画面给吸引了,走进店内,我们同样要了两个冬季限定的橘子馅的团子,拿着团子满足地走出店门,外国友人已经走了,我们便坐在他坐过得位子,享受着这软糯的团子,享受着来往行人友善的目光,一口咬下,一整个橘子完好的被包裹在内,香甜多汁不带一丝苦涩的三重县橘子正如伊势这儿的风土人情般迷人,山水相连,清静自在!

喧嚣尽头,也便回到了出发的路口,再次回到内宫入口,今日的另一重头戏伊势神宫的外宫似充满魔力般吸引着我们,简单却有力得说明了一切繁华尽头终将归于平静……
当外宫那标志性的鸟居出现在眼前,敬畏感即刻涌上心头,虔诚的行礼后,带着此刻的平静走入外宫,享受着宁静和安详,路遇虔诚的人们依序排队著表达自己的祝福和敬意,顿觉内心的平静真的简单至极。

外宫内也一样有供奉着相关衣食住行的神仙,这是其中的一处别宫,门前的人们安静得排著队等候着祭拜

人们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投掷硬币并双手合十进行连续三次行礼后行三次弯腰祭拜礼,礼毕后安静得走开,下一位接着重复,周而复始,耐心而虔诚,没有喧嚣,没有争吵,只有敬畏和信仰!

站在一处山脚再次见到了行礼的人们,安静得看着这一切,记录下此地简单却难忘的宁静,也享受着此刻的心无旁骛……

踌躇片刻,心情极度复杂,说不清缘由,带着这份复杂我们慢慢走下了山坡,再次走过表餐道火除桥,已经可以自然得做拜别,自然到不需要任何模仿和停顿,动作不假思索一气呵成,连我自己都惊叹于这种顺理成章,也好喜欢这种感觉,温暖却陌生。望着眼前的勾玉池,坐在外宫游客休憩所的长椅上,那种复杂幻化为了此刻的疲惫,甚至坐在这儿动也不想动,只想好好看看这眼前的池水。

池边的外宫博物馆,设计简洁,典型的日式建筑,随着心情的逐渐平复似乎疲劳也烟消云散了,面对眼前的博物馆,我们当然不能错过,果然这里完美的给我们的给我们的伊势神宫之行画上了完美句号,馆内成列著历年迁宫的资料,外宫正殿的模型以及各类祭祀活动的展示和相关历史文物的展览,还有至今为祭祀活动依然存在的工匠们,而我珍惜这种依然为这一部分历史文化而遗存下来的所有美好事物,走出展馆门口看着祭拜活动的一整套流程在循环播放著,坐在木椅上看着这滚动的萤幕,回忆著一天走过来的神宫的每一个角落,串联出的是对生活和生命的敬畏!

一进展馆看到这束暖光,感受到的是敬畏和感动,这是对文化对历史的尊重和保护

这是有关伊势神宫的历史传说和实际发展,这里展示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寄托,展示著敬畏自然的人民意识。
同时也对伊势神宫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除正宫2所外,还包括别宫14所、摄社43所、末社24所、所管社42所等一连社宫,共计125社,分布于伊势市、松阪市、鸟羽市、志摩市、度会郡、多气郡等4市2郡之间。伊势神宫式年造替制度,内宫、外宫都保有两块相同大小的社殿用地,每隔20年依古法在另一块用地重建社殿并迁祭,称为“式年迁宫”。式年迁宫始于持统天皇4年(690年),平成25年(2013年)举行了第62回式年迁宫,至此,这一切都混合进了刚才稍作平息的复杂心情里……

馆内通透的落地窗前一位阿姨正在一丝不苟地擦拭著,左顾右盼不放过任何一丝污垢,即将走出馆外的我们看到这一幕,不自觉地望向窗外,视线毫无遮挡,仿佛走着走着便能穿过玻璃坐在勾玉池畔,一路随着视线的漂移,慢慢来到了出口处。

外宫表参道前的大街上三三两两的行人,暮色渐浓的街上安静祥和,我们成为了这条街上仅有的异乡人,拐进临近街头的伴手礼商店感受下更加丰富的伊势,精致的各色包装光彩夺目,来到店铺一角的豆类区,品尝到了建立于明治二年伊势豆德的各种口味的豆子,尤喜酸奶味,酸酸甜甜的味蕾在舌尖反复,伊势的味道也丰富了起来,商铺斜对面的木村牛乳是伊势地区主要的牛乳供应商,有幸品尝过,醇香的牛乳,奶味十足且齿口留香,丝毫不逊色明治森永等知名品牌,整个伊势仅此一家,如果来了,值得一试。

返程的CAN BUS四点多已经停运了,JR伊势站前等著去往鸟羽方向的下一班列车。

回到鸟羽,还是那么匆匆,总觉得辜负了这里的山水,伊势湾口群山环抱,珍珠排筏依次排开,而我们还未曾好好看看这里,而我们的旅途还在继续,寻思著只能乘着清晨,登上日和山顶仔细看看鸟羽的全貌,好好记住来时的路。
一觉睡醒,街上还看不到人,我们沿着位于酒店前的山路,慢慢走了下来,想着日和山顶的观景台,却走入了鸟羽的渔村,误打误撞走到了另一座小山坡脚下,爬了一段见是死路便也只能下山了,好吧,我们离日和山越走越远了,那索性原路返回看看这脚下安静的渔村和渔港吧,静谧的渔村房门紧闭,门头上还挂著祈福的物件,加上在伊势神宫的见闻,加深了我对伊势地区人民的精神寄托有了简单的认识。海港前的公路上依稀开过几辆公共汽车和小车,偶尔看到一辆车停下来,有人从车内走出,来到防波堤边,盯着远处的海湾发呆,我们也被吸引著看过去,眼前的开阔和早晨的清新空气使此刻的我们身心愉悦,也无所谓错过的日和山观景台了。

回到酒店,站在用餐的落地窗前,再次认真的看了这一片港湾……

跨越千年的相遇,道一声别来无恙(高野山)

想想来时的路,已经记不清是海见得多还是山看得多了,但不可否认的是我深爱着看到的一切,因为他们简单而又真实,一路或高山或峡谷或平原或大海,历历在目,可真正开始深入这片山林,那种感受却又无法言喻了,从鸟羽一路穿山越林,时而向上伸展,时而穿越隧道,火车行驶在只有一条车道的路段,车道两旁感觉再也没有任何空间容下多余的树枝了,正恰如其分的用她那特有的怀抱迎接着川流不息的列车,而身在列车的我,紧紧抓着身边人的手,忽明忽暗的车厢内,似穿梭的时光机正带领着我们找寻过去的时光。

从三重县辗转经过奈良县,途径JR高田站前往最终的穿梭地点,以上的沿途的风光只是这一段行程里极其普通的一部分,而杉林高地又怎是这几张图片所能感受的,所以还是留待大家自己亲身去感受吧,而自高田站开始的后半段行程更是本次穿越之旅的精华所在。

和歌山县的桥本町内碰到了许多陌生的不同肤色面孔,这里似有魔力般将大家汇集于此,而为什么大家都在这里,相视一笑,心知肚明……

桥本站缓缓驶来的列车

搭上前往高野山的列车,心情异常的激动,之前所有的了解都是未知,而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至少初来乍到的我们仍然满心期待,随着山脚的临近,海拔高度也在不断上升,每一块列车站牌上都列明了此地的海拔,一块块色彩鲜艳的站牌过后,我们来到了高野山脚下的极乐桥。

高野山下的极乐桥

缆车扶摇直上后,站在高野山上,先来说说高野山以及开山祖师的渊源:高野山是位于日本和歌山县里标高约1,000公尺前后的山群总称。在平安时代的弘仁7年(816年)弘法大师空海在此修行,开创了高野山真言宗,进而建立了同时是日本佛教圣地的总本山金刚峰寺。整个山中的寺院总数约有117间,于平成16年(2004年)7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记‘纪伊山地的圣地与参拜道’列为世界遗产之一。高野山同时也是金刚峰寺的山号。
谈及空海法师于774年出生于日本赞岐国多度郡,十五岁入京都业儒学,后信奉佛教。公元804年随日遣唐使入中国求法。自来中国后,遍访各地高僧,后在长安青龙寺拜阿阇黎惠果和尚为师,受密宗嫡传,接受了“遍照金刚”的密号,成为正统密教第八代传人,并在高野山发扬光大,遗憾的是国内却再难寻正统密教踪迹,空海大师苦苦寻找的“五台山道场”在高野山实现了!

行走在五步一寺十步一庙的全由宗教组成的小城街头,迈著轻盈的脚步,低声呢喃,深怕一丝高分贝都会侵扰了这方宁静,悠扬飘落的雪花增添了此刻的凛冽,这份凛冽或许来自内心的杂念或者喧嚣什么的,那感觉从未如此般不知所措!
走到今夜借宿的总持院门前诺大的街,没看到除我俩之外的任何行人,却意外的爱上了街旁的参天杉树,雪花片片,白了树尖,白了屋簷,白了脚下,呆若木鸡般置身其中,仿佛所有的一切都如此不真实。

轻声踱进院落,雪花还在安静的飘着,接待的小和尚热情的招待我们先进屋,更换拖鞋时哆嗦了几下,寒意刺骨,高野山下与山顶确实温差极大,在遇初雪,高野山巅的谧静也便增添了几分寒冽。
进屋后走进装饰精美的大厅,两位法国友人已经坐在那里,我们相视一笑,在小和尚招待我们坐下后,开始了简单的寒暄,一杯爽口的伊势茶伴着几口点心,倍感温存后带着满满感激来到了今晚的房间,去往房间的路是一条长廊,转角处是上早课的地方,两道扉门后,便到了处于尽头的房间,小和尚一直不厌其烦的给我们一路介绍著,到了房间更是里里外外的介绍房间设施以及寺庙的作息,并告知有需要随时叫他……
而我们像迷粉一样不断欣赏著屋内的精致以及屋外的日式庭院,本已庭院悽悽,可所幸雪还在下……

脚下踩着地暖,很快身上也暖和了许多,我们走出院门,雪花越发灵动起来,总持院前的街道依然寂静而安详,我们向左走了200米左右也便来到了金刚峰寺,大体位于高野山中央的金刚峰寺是高野山真言宗的总本山,相传由空海大师选址建造后焚毁了,后由丰臣秀吉为了吊丧母亲的菩提于1863年兴建的青岩寺和木食応其建造的兴山寺合并而来,是高野山内最大的寺院,来到高野山自然不能错过这里,沿着山门而上,满目肃静和庄严,门口挂著带有家印的灯笼,左边便是丰成秀吉的家印的“五三桐”,进入山门,雪已经覆蓋了院内的古塔,苍茫但却庄严,拿着手里的南海电铁两日券附赠的折扣券购买了门票进入了金刚峰寺(全价500日元/人),双脚冰冷的踢踏着拖鞋,看完了弘法大师游学长安带回密宗佛法来此弘扬的故事后,走进游客休息室喝了一杯茶后待身体稍暖后继续参观,除了字画瑰宝,更有法器、高野山千年杉木等,后院是日本最大的庭院枯山水“蟠龙庭”,据说是在1984年弘法大师入定1150年“御远忌大法会”时创造的,又说山水云海间盘卧著雌雄一对的龙,是高野山的守护者,如果想要体会枯山水间的禅意,这里是个安静合适的地方。

看得见的大雪纷飞

蟠龙庭内已经银装素裹

蟠龙庭内似吾乡

蟠龙庭前的长廊灯光温柔

大雪纷飞,天地间转眼已是银装素裹,本打算在天黑前走一遭奥之院,去感受心灵的碰撞和跨越千年的别来无恙,怎奈大雪肆意蔓延下的大地已显苍茫且华灯初上,我们临时改变了主意,回宿坊欣赏雪景,感受这突如其来的馈赠,出了金刚峰寺的山门,站在寂寥的街道,也便看到了眼前的惊喜。

踩着脚下的雪,留下了一个个水印,地面行人与车辆往复,仍然无法积起来千堆雪,来到总持院门前,跺了跺脚,拂去了鞋面的雪,留下了一片片水渍,回到房间,眼前的院落已是另一番模样,似水流年般变化著姿态,甚是意外!
要了一壶热茶,小和尚还给送来了橘子让我们泡澡,并告知今夜是冬至,用橘子泡澡可除去一年糟粕和风寒,我们连声道谢后,盘腿对坐,饮一壶清茶,享受着此时的宁静,除了嗦水声,再也听不见其他任何声响,全无戒备的欣赏著雪落庭院下不断变换的景。

盘腿饮茶

寺庙送过来的茶,清香醇厚

转眼到了预约的晚饭时间,夜色也已经悄然布局,迷糊了庭院,迷糊了大地,迷糊了天空,我们在温暖的灯光下来到了用餐的地方,寺院早已按照宿客预定的时间排好了座位并附好了名牌,我们依名牌就座后后,一位稍长的和尚给我们端来了前菜,一道道菜色精美堪比艺术品,味道也不错,席间和尚师傅还不时问我们好吃吗?来自哪里?我们回答好吃极了,他开心坏了,那种简单让我也十分满足,得知我们来自中国还跟我们套起了近乎,笑着告诉我们“几千年前是一家”,我们也笑了,他说的千年让我想起了远去长安求学的弘法大师,带回的文化瑰宝在这高野山上生根发芽,形成了如今的高野山,想起这些也越发确定自己来对了地方,梦回大唐盛世,与空海大师相逢,道一声别来无恙!

愉悦的享受完这顿素斋,绝对不逊色至今吃到的任何一顿晚餐,味蕾充分满足后回到房间已经准备好的床铺,令人倍感温暖,冬至的夜静谧却美妙,突发奇想褪去灯光,欣赏雪光下庭院。

用餐回来后早已备好的床铺

白雪覆蓋的庭院褪去了冬夜的枯槁,伴随着雪花飘落,蔓延开来的思绪回荡在冬至的总持院内

毗邻的屋舍暖和的灯光衬托著雪白的夜,屋内的人不知是信徒还是游子,空无一物的内心,容不下任何伴随我而来的噪杂

是夜,在这样的安宁中睡去,如此深沉的睡,如此温润的被,如此放松的感觉,直到白天再次来临,一切顺利过渡,如此自然,如此不留痕迹。
凌晨六点的高野山上依旧黑的深邃,过起了僧家的生活,到了早课的时间,我们静悄悄的爬起,走到早课的地方,日本信徒们早已就座,三三两两陆续而来的是五湖四海的游子,人数不多,但诚意满满!
日本朋友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早课流程,娴熟的在厅前左右的香炉前各扔了三枚钱币并伴随着虔诚的俯身祈祷分别上了三炷香,由于并未强制,我们在并不是特别清楚的情况下没有参照着去做,继续著接下来的流程,在大家坐定,和尚们准备好自己的经书和铜锣等所需物品后,随着方丈大师在菩萨像前摆好经书和法器后,正式的开始了今日的早课,随着昨日接待我们的小和尚敲起铜锣吟诵一段开头经文后,大家轮流相继开始了自己负责的经文诵读,整个过程我们会跟着僧人们行礼并挨个上香参拜,由于只是穿着袜子,所以反抗最强烈的便是一双冰冷的脚,每当坐了段时间便开始轻轻的摩擦起双脚以缓解僵硬,经文礼过后方丈来到大家中间给我们讲经布道,由于全程日文我们只得拿着手中的英文大意自己阅读了起来,全程共历时两小时左右,最后一部分参观已故日本人寄放在此的灵位,我们一行外国人并没有被邀请参加,而是在和尚的带领下前去用早餐,不过有幸参观了寄放的灵堂,真是金碧辉煌甚是壮观,出于尊重,整个早课并未拍照记录!
踏出早课厅堂后才发现天已大亮,屋外银装素裹,应该是下了一夜,但此刻雪已经停止,眼前的一切,自然使我情不自禁的拿出来手机,记录了此刻又一处银白世界!

一顿满意的早餐后跟总持院来了一次告别

走在总持院的每个角落,寻找著最后的牵挂

还是熟悉的庭院,却又是另一番模样

面朝庭院,愿经轮旁安平祥和永伴

初雪眷顾,精美绝伦;幸赏之,高野仙境

离开了深情款款的总持院,漫步在没了道路的白川,昨夜的大雪如何安置,我想今日已经有了答案!

沿着总持院门前的这条路东行,不久便来到了高野山的核心区域,檀上迦蓝所在的密宗真言宗道场。

大塔可以进入参观,需脱鞋,进门后放著募集箱,可以根据价目自行往里投钱

近看远看,太多关于檀上迦蓝的美妙瞬间,加之白雪茫茫,那种美妙已经深深烙在了心里。

檀上迦蓝又叫根本大塔,大塔的兴建是经过大师和其弟子二代的大事业,松林密布中的大塔道场,宁静、无人叨扰、一进入这个区域便仿佛走进了另一个世界,而密林恰是这种仿佛穿越时间的隧道。

六角经藏
回头看看留下的一道道雪地里的脚印,踏雪而来的我们也算幸中更幸了!

东塔

西塔

位于根本大塔对面的大塔之钟,高野山最古老的钟,每日敲响两次,一次傍晚五点,一次凌晨五点,当钟鸣时,高野山上似有穿越千年的魔力

檀上迦蓝是作为一个道场自然是一个区域,以根本大塔为核心、东塔、西塔,金堂、大塔之钟、六角经藏以及御影堂等都属于该区域

三钴松,相传当年是由弘法大师在五台山道场朝着日本的方向在五台山投掷出自己的法器,而当他来到高野山看到了这棵由三钴法器幻化而成的松树便更加确定在此建立道场

逗留之时不舍离,来到南门,才发现原来我们一直在大塔区域溜达,沿着南部的道路向前走,亦是惊喜不断,内心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

在高野山你会看到很多这种披着红围巾的小菩萨,看着可爱的他们不断出现在高野山的照片里,可实际上他们的传说并不是那么美妙甚至饱含辛酸,据说这些系著红色围巾的菩萨是用来守护早夭的孩子,妈妈们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得到更好的守护而亲手制作了这些围巾

受初雪眷顾,这里精美绝伦,一路漫步从大塔道场前往奥之院不足五公里,几乎所有的寺庙都处在这个区间内,五步一寺十步一院的感觉十分迷人,每家宿坊前的精致白雪,看一眼皆是满目山河,至今回想起这些古杉通幽的祕径和豁然明朗的寺院,依然心存感激,如那日般处处阳光!

这是走在南部主路上拍摄的第一家寺院,增福院

多宝馆过来后的主路尽头

沿着南部主路走到尽头,十字路口看到了高野山的精灵—高野君

沿此经高野中学去往金刚三昧院

此般曲径通幽,不禁感叹金刚三昧院的柳暗花明之境

远望金刚三昧院内的多宝塔

金刚三昧院正门

多宝塔,目前高野山上现存最古老的木建筑,1223年由北条政子建造供奉亡夫源赖朝的灵位,1952年被指定为日本国宝

金刚三昧院由于其内国宝多宝塔而闻名,而本身她便是一座重要古蹟,其为镰仓幕府建立者源赖朝的妻子北条政子在丈夫死后所建,一为纪念亡夫,二为自身修行,相传丈夫死后她便削发为尼,人送外号“尼将军”,院内参天古杉遮天蔽日,更有精雕细琢的多宝塔镇守这方净土,此外,该处建有不动明王的道场,熊野古道小边路的入口便在道场附近!

金刚三昧院的古杉,进院需要支付参观费用,南海电铁高野山两日券同样有折扣券可供使用

高野山上1200年间发生的有关寺院的故事数不胜数,各家寺院的鼎盛香火中夹杂着多少人间冷暖,走过每一间寺庙都想进去看看,可真正记住的或者想记录下来的往往就是在此时此刻某一个瞬间的有感而发,或机缘巧合或精美绝伦,亦或只是喜欢当时的感觉,但终究也只记得这些了……

离开金刚三昧院的依依不舍

喜欢持明院前盘旋而上的石阶

三宝院前的松林密布

如此般雪杉铸就的山路,总是最让我留连

无意间瞥到的鸟居却极富层次

兜兜转转,目不暇接之余走到了奥之院的入口,一夜大雪已经掩埋了出入的一之桥,而作为天然灵场,这里自带灵气、两侧参天古杉遮顶,经常雾气萦绕,回头张望也是遍受遮挡,目力有限,越往深处走越是惊奇,密林内时不时传出生灵的叫声,满布青苔的坟墓,越靠近入口越新,都是追随弘法大师的入定而来,从近出口的素人百姓、达官贵人、到深处散布各处的战国枭雄:武田信玄、织田信长、丰成秀吉等皆安葬于此,各类古墓、菩萨、古树组成了高野山第一圣地—奥之院,穿过号称阴阳两隔的玉川,便是奥之院深处坐落的灯笼堂内有着万盏不灭的灯笼,甚是壮观,其后便是大师恭候弥勒佛转世的御庙,大师选择入定不入灭便是等候弥勒佛将其弘化,而近20万座坟墓的主人也在守候着这一神蹟,终究形成了这一旷世钜作,而因此高野山奥之院成为了日本炙手可热的灵场,百年后长伴大师左右成为了很多人的希冀……

奥之院参拜道

雾气弥漫下的奥之院

有些宿坊会安排夜游奥之院,我相信会是另一番更奇特的感觉,但雪后晴空万里过来更是一种光线充足下的灵幻梦境!

心安之处是吾乡

来到高野山,经过宿坊的修身养性,经过寺院的静心参拜,走过奥之院的生死轮回,似乎内心平静了许多,不在会去思考压力,思考生活,思考累我所累者,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我们需要这样一个地方,心安而自得,我相信后会有期,有期的是那种安放心灵的异乡。
归途已至,似梦如幻,我来过,并深深的记住了这里,缆车下山,再也没有了来时的愉悦,我们又朝着纷纷扰扰的世界走来,那是似光似影的现代化都市,可那却也是我归家路中的中转地,辗转一个半小时,似精彩回放般略过眼前的山川,较之来时,越发的迷人。

当列车抵达大阪难波站,轰隆的人声似喷发式而来,站在身处的世界竟有些手足无措,还好,我来自这种世界,适应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只是不自觉地有些伤感,而我似乎调整得出奇的快,晨昏蒙影之际,穿梭在街头巷尾维系著所谓的人情世故。

大阪orange street

次日,投入归途,随着一跃而起的飞机腾空翱翔,当渐渐的喧嚣淡去,若有所思般不自觉望向窗外,俯瞰眼底的世界,依然怦然心动,看着山海相连,一桥贯通南北的开阔,思绪不经意间飘渺于沧海桑田、高山流水之间……

实用资讯,若对您有帮助,乐意效劳

关于交通:

一:城际穿梭

从关西国际机场直到回到关西机场,一路走来经历上千里,自然城际间的列车费用是个大头,不管在哪个区域,日本在这点上还是给了游客很大便利,各种区域票、日乘车券等,我这一路走来主要选择的是JR的5日区域券,以下针对这个做个简单介绍:

图一

图二

1: 可以提前网上购买或者抵达关西机场后购买图一的乘车券,区别在于价格不同,网上购买基本便宜1000日元/人,现场购买就是票面价格11210日元/人,约合人民币720元左右,然后可以凭借图一的乘车兑换券到机场兑换图二的实名乘车券,可以自己选择开通时间,现场工作人员会将你的开通时间和结束时间标注在内页以供查验,另外出入时无需刷卡,直接走人工通道给工作人员检视就好,附上机场JR票务中心的照片!

2: 使用范围:

此次整个行程基本都使用了该五日券(仅限个人使用),除去从三重县抵达桥本后去往高野山以及高野山去往大阪都只有南海电铁,故无法使用该券以外,其他区域皆可用,尤其留意在三重县的CAN BUS和伊势神宫之间的巴士可用。
附:之前提到高野山的两日券不包括,那简单补充介绍下高野山段的两日券

高野山两日券,我们从三重县到的桥本换乘,所以买的是桥本往返的,如从大阪过来可以直接买大阪往返的两日券,包含两日内到高野山的南海电铁以及高野山的上下山缆车和高野山内的bus以及诸多参观场所的门票折扣券,诸如根本大塔、金刚峰寺、金刚三昧院、多宝馆等都在内,还是十分划算的,可现场购买,据说网上购买也会便宜点,但由于准备不足,我们就在现场买了,然后凭票刷卡进出就好!

二:部分不易查询的市内交通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基本上我们现在用的导航App不论谷歌地图还是日本专用的案内换乘等在我的此次行程中都有详细出行方式和时刻可供参考,唯独在本州最南端的串本町内前往潮岬灯台方向无可供参考的bus时刻表,JR串本町出站后向左走150米就有BUS站,当然肯定有出租车,乘出租车前往的话到本州最南端的潮岬游客观光台大概2000日元,现在主要说下巴士,以下是旅行bus时刻表,可供参考,注意的是出发前规划好行程,注意车次间隔,车次较少,错过一班的话需要等很久,当然不赶时间最好,也就无所谓了,可以的话在小镇住一晚,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颜色代表不同线路

普通BUS,照片不是很清晰,见谅

游客循环Bus,大岛和潮岬间穿梭的旅行线路

关于高野山宿坊:

为什么单独介绍高野山宿坊而不是整个行程的住宿,主要考虑其他酒店种类和渠道都是很多的,五花八门,且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所以有需要的可以私聊,个人本次行程最满意的酒店在三重县鸟羽,最满意的住宿自然是高野山上的宿坊,我不具体推荐哪家,可是告诉大家大致选择资讯:高野山上宿坊众多,大同小异,价效比都不错,基本都采用一泊二食,精致素食料理,含有早课,可通过百度搜寻高野山宿坊协会进入官方渠道://eng.shukubo.net/reservation.html自行预定,由于外网,如较卡,建议开启VPN,需注意的是尽量提前5-7天预定,防止不接受预定,优点是上百家宿坊一目了然,价格清晰且可直接与宿坊联络提出你的需求,比如到达时间、预留餐食等;国内游客也可通过国内常用的第三方酒店预定App预定,好处是无需提前那么久且可清晰看到人民币价格以及评价,想碰到同胞的话,机率会大点,价格较宿坊协会官网预定可能偏高,当然建议比较后预定,具体的不做宣传,需要推荐的话可私信!

关于攻略

由于本次行程中涉及的本州最南端以及三重县伊势志摩和鸟羽等的旅行资讯游记攻略较少,我记录的内容可供参考,需要具体了解这几处区域详细旅行资讯的话可以参考日本相应区域旅行协会官网可百度手动输入关键字搜寻,也可参考如下网站,注意:外网连VPN开启可能快点,国外可直接开启。

//www.kanko-shima.com/cn/list1.html 伊势志摩旅行指南

//cn.visitwakayama.jp/wonderfully-wakayama/wakayamas-most-exciting-adventures/和歌山官方旅游指南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

原文连结: http://www.mafengwo.cn/i/18773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