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食在大阪,东京的米其林最多,京都只有贵到要死的怀石料理,我一个黑人问号就能回答你???
说来很多人会感到诧异,我们现在熟悉的日本料理体系,主要形成于江户(东京)时期,后直到现在。日本作为一个海洋资源丰富、耕地资源有限的国家,自古饮食中就以鱼贝为主要蛋白质摄取来源。
京都是江户之前的旧都,公元794年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到公元1868年东京奠都为止,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
京都美食虽然琳琅满目,但不比大阪、东京那么近海,鱼鲜的获取自然没那么方便,加上皇家贵胄之所,便使得京都发展出精巧利用食材的高妙技艺。
有个说法,奈良看佛像,京都看庭园。京都拥有17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其中1600多座佛教寺庙和400多座神道教神社是其宝贵财富。
佛寺庭园多了,禅味便浓厚,加上京都人对传统的深爱,禅更易浸入京都的日常。
正是禅宗兴盛之时,如宋或渡日大多是禅僧。饮茶始于中国,宋代茶几酒盐专卖,并输出海外。日本茶道用的抹茶也是宋代定型的。让日本人吃上茶的荣西,两度南宋学禅,归国后带回茶种,还开创临济宗,寺院由此爱种茶。
茶从禅寺传出,演变为世间的茶道。

京都地属盆地、且溼润,是日本产茶胜地,也是茶道的发源地,这里诞生了茶圣千利休。
一期一会是日本的茶道用语,出自千利休的弟子山上宗二所著《山上宗二记》中提出的《茶汤者觉悟十体》。“一期”表示人的一生,“一会”则意味着仅有一次相会,即意味着每次的茶聚都是独一无二的。
京都南部的宇治是抹茶的故乡,据说日本第一棵茶苗便在山清水秀的京都宇治种下的,难怪一提到日本茶首先想到宇治抹茶。
位于京都附近的宇治田原町Harima家族有机茶园是日本最早的有机茶园之一。Harima家族茶园历史悠久,创立于1858年,从茶叶栽培到加工,一直坚持家族式茶园经营。
想体验抹茶又不想太麻烦,就去甜品店。几乎所有甜片店都有跟抹茶相关的产品,从抹茶牛奶到各种花样的冰激凌无所不包。京都的抹茶甜品水准真的真的非常高!

在一个饮食与四季呼应、茶道像宗教般受到重视的城市,甜点自然就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种类也是五花八门。发源于京都的和果子是用米制品和豆制品为原料做成的日本小点心,它将日本茶道文化和糕饼技艺巧妙融合,外形精致,取名风雅。
千万别以为免税店里的点心就能代表和果子,必须到京都老店来吃才对。
如今的和果子是古代为了许久才能尝上一口的糖,舒国治曾说,人在京都尝京果子,不妨久久吃一小块,甚至三数人分一块羊羹,每人一小口,且以虔敬心情、仪态,很正经地咬下去,便可得其趣矣。
“以虔敬仪态”,是赏玩京都的祕诀。

茶道的禅意加上和果子的精致便是京都的招牌“怀石”。据说怀石料理是全世界最精致的美食,而京都的怀石料理更是达到了这种艺术的巅峰。京都是全世界品尝怀石料理最好的地方,因为整个城市就像是怀石料理的一部分。
虽然价格不菲,但中午点一个套餐品尝一下还是很值得。
怀石料理源自禅宗的“一期一会”,因为珍惜会面的缘分,故别出心裁地表现料理的特色,例如季节感、地方特色、食物在盘中的色彩、上菜时机等。

和食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两项原因,新鲜多样的食材与尊重原汁原味、表现自然之美与四季变化,这正好是怀石料理的重要特色。
怀石料理的精神则延续到了各地具有“日本情绪”的百年之宿、京都的和果子店等,是呈现季节感与地方文化精髓的饮食传统。
怀石料理也称“茶怀石”,是由禅的茶道演化过来,而京都有名的豆腐料理则源自于僧侣的斋饭。京都寺庙和僧侣众多,源于平安时代的“精进料理”便是豆腐料理的前身。
有人将精进料理视为日本料理的极致代表,古时因为必须遵守戒律,不食肉、不浪费,发挥食材本身的味道,也由于只食用当季的蔬菜,所以是相当注重季节感的料理。

豆腐由中国传入日本,又经寺庙传入民间,宋代的百姓“呼豆腐为小羔羊”。对于出家人来说,豆腐能够弥补他们缺乏的蛋白质,遂成为寺院的重要料理。
京都的地下水呈现弱碱性,水质柔软,所以这里的豆腐堪称全日本最好,汤豆腐、汤叶、日式炸豆腐都成为独树一帜的料理。
如果你大快朵颐后即将打道回府,那么临别之前不妨完成一个规定动作,带土特产吧。“从京都回来带了一堆酱菜”是很多日本人在去完京都后都会发出的感叹。大小河川汇集于此,灌溉著京都富饶的土壤,滋养了当地新鲜的京都蔬菜,即京野菜。
千年古都京都不只储存古建筑与传统工艺,在饮食文化上也呈现出独特的一面。相较于江户饮食采用生气蓬勃的海鲜,京都的料理由蔬菜、豆类和谷物来展现朴实、优雅的底蕴。
京野菜的特别之处不仅在于新鲜、美味,还在于“传统”,所谓的“传统”是指明治时代之前的菜种,而且必须在京都附近生长。
京野菜因曾是供应皇家和贵族的高品质蔬菜而闻名。用这些蔬菜做成的渍物也成了名物。虽然只是酱菜,但很多老铺依然在用传统的方式醃制、丝毫没有懈怠,只要细细品尝过,你就会懂得其中妙处。那便是职人的匠心。

有人说日本人将禅活成了生活,深入到国民文化生活的所有层次;也有人说日本人注重日常的审美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包括对四季风物的充分感受。如果集合起来,那么这种精神一定鲜活地流淌于京都的花街、鸭川,乃至大小街巷。我笃定,这里的食物也一定融合了当地的水土。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

原文连结: http://www.mafengwo.cn/i/18800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