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Go Travel

紀憶的碎片《中篇》 這才是開啟美國國家公園唯一正確的方式

錫安公園與神祕的阿納薩齊和費瑞蒙人

科羅拉多西南部的維德臺地是印第安人阿納薩齊族(Anasazi)和費瑞蒙(Fei Meng Meng)人早期的定居點之一,他們於公元6世紀的時候來到這裡,公元13世紀時突然離開他們生活多年的土地,集體遷徙到亞利桑那州 和 新墨西哥州 ,並從此再沒有回到他們的家鄉。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他們背井離鄉,是阿納薩齊族人的歷史之謎,已經深埋於地下,它留給後人的只剩下殘垣斷壁以及無盡的猜想,而更為神祕的費瑞蒙人甚至沒有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任何痕跡。

摩門教徒在公元1858年發現了這個峽谷,並在公元1860代初期在此定居。1909年成立國家保護區,1919年改名為錫安國家公園 (錫安是古希伯來語,意為避難所或聖殿)。而科羅布(Kolob)部分在1937年被宣佈為一個獨立的錫安國家保護區,1956年合併至錫安國家公園 。
【提示】夏季最佳,遊玩時間5天。
【門票:】是以車為單位,一臺車25美金

錫安國家公園 (Zion National Park)位於猶他州西南部,科羅拉多平原(Colorado Plains)、大盆地(Great Basin)和莫哈韋沙漠(Mojave Desert)三地交匯處。面積廣達590多平方公里,是猶他州第一個國家公園。其紅色與黃褐色的納瓦霍砂岩(Navajo Sandstone)被維琴河(Virgin River)北面支流所分割。著名特色有錫安峽谷(Zion Canyon)、白色大寶座、棋盤山壁群、科羅布拱門(Kolob Arch)、三聖父與維琴河隘口(Virgin River Narrows)。 錫安國家公園 是徒步旅行者和攝影師夢寐以求的目的地。千奇百態的岩層、數不勝數的荒野小徑,獨一無二的野生動物,無不召喚著那些尋求孤寂和靈感體驗的遊客,前往欣賞大自然無窮的魅力。

錫安國家公園最初是一條大河的入海口 ,之後這裡又沉入了河底,不斷的火山噴發將火山灰一層層地鋪在科羅拉多高原上,紅褐色的砂岩就像是樹木的年輪,標註著岩石的年齡。二十世紀初期,錫安的自然景色才開始被重視和傳播出去。因為地處偏僻山區,遊客難以到達,所以當地政府和運輸公司合作開闢修建了直達附近城鎮的公路和鐵路,錫安才逐漸開始真正成為一個旅遊的熱點。到了2000年之後,每年的遊客人次已經高達二百多萬,尤其在夏秋旅遊高峰期,狹小的錫安峽谷已經人滿為患,不堪重負了,自然資源也被過多的破壞。所以從2000年5月26日起,每年3月至10月間遊人不能開車進入峽谷,而必須乘坐公園提供的免費巴士入園,這樣才有效地解決了交通堵塞和停車問題,而且更好地保護了植被,恢復了錫安峽谷的自然安寧。

峽谷兩側波浪般的岩石紋路,雜色交疊的岩石層層堆積,錯落有致,巍峨雄壯,每經過一處,都會留連忘返於這些完全出自於自然的岩石藝術,眼前瞬息萬變的峽谷、河道、和岩石風貌,讓人沉醉於此無力自拔。

有人說錫安是耶路撒冷的一座山,進而把它演化成猶太復國理論的錫安主義(zionism)。其實這未免有點牽強附會了, 中國有個東京 ( 河南 省 開封 市), 日本也有個東京 ,此東京非彼東京 ,此錫安也非彼錫安。

錫安國家公園最著名的景點~棋盤山 ,故名思義,整座山象一面巨大的圍棋棋盤,線條縱橫交錯,整齊有致,滿布整座白色的石頭山背。白色的棋盤山 ,聳立在四周均為褐紅色的山峰巨石之中,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身後那個半園形的凹窩叫白色大寶座(Great White Throne)。但我怎麼看怎麼不象個王座,不知道這個名字怎麼叫出來的。

錫安公園方圓幾百公里,是驢行者和攀崖者的天堂,但卻是恐高症和老弱病殘者的獄地。尤其是所謂的"天使下凡步道"(Angel Walk Down the World),與中國華山懸崖棧道不相上下,凶險無比,據說已有20多人在喪命。對我這種患有恐高症的人來說,只能望山興嘆,舉手投降了。

"風語者"的故鄉鮑威爾湖

鮑威爾湖所在地曾經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居住著印第安土著納瓦霍人(Navajo)。納瓦霍在印第安語中是"肥沃的土地"。他們是美國印第安人中人數最多的一支,20世紀晚期約有17萬人。納瓦霍人操一種阿帕切語,該語屬阿薩巴斯卡語(Athabascan)系。它是世界上最難懂的語言。天緣湊巧,正是這種難懂的土著語在二戰中發揮了超乎想象的作用,為美軍取得太平洋戰爭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提示】
建議駕車前往:從西部可走389號公路,再轉入89號公路進入鮑威爾湖。從南部可直接走89號公路進入鮑威爾湖。從東南部可走98號公路,再轉入89號公路進入鮑威爾湖。
【門票】免費。

【網路資料圖】
納瓦霍族現今擁有 美國 面積最大的納瓦霍族保留地(Navajo Nation),橫跨亞利桑那,新 墨西哥 和猶他三州,面積7萬平方公里。保留地部族政府有地方自治權,首府設在 亞利桑那州 窗巖鎮。
現在在 美國 已經有超過5百萬印第安人,而且他們的人數還在迅速增長。這些印第安人很多都致力於收回他們祖先的土地,鮑威爾湖也許會再度成為納瓦霍人的領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初期,在太平洋戰場上,日軍總能用各種方法破譯美軍的密電碼,這令美軍在戰場上吃盡了苦頭。為了改變這種局面,1942年,當時的 美國 軍方徵召了2百名納瓦霍族人入伍,因為他們的語言沒有外族人能夠聽懂,所以美軍用他們的語言編制了密碼,並將他們訓練成了專門的譯電員,人稱風語者(Whisper)。作為 美國 海軍的祕密武器,每個風語者都肩負著美軍的至高機密,因此,他們也受到了特別的照顧。每個納瓦霍譯電員都由一名海軍士兵貼身保護,一方面確保其人身安全,另一方面,如果譯電員面臨可能被日軍俘獲的危險時,保護者必須殺死他以保證密碼不外洩。直到20世紀90年代,時任 美國 總統的 喬治 ·布什為健在的六名曾經歷二戰的納瓦霍密碼通訊員頒發勳章,高度讚揚了他們在二戰期間為戰爭的勝利所做的傑出貢獻,並表示這是遲到的光榮,這才使得風語戰士得以被世人所知。2014年6月4日早晨, 美國 最後一位風語者, 切斯特 ·內茲(Chester Needs),因腎衰竭在睡夢中平靜離世,享年93歲。

【網路資料圖】
1869年5月24日,在美國南北戰爭中,失去左臂的陸軍少校約翰·韋斯利·鮑威爾(JohnWesleyPowell),招集了與他志同道合的9個兄弟,開始了長達5個月的偉大探險。科羅拉多河流域是美國西部最神祕的區域,人們都認為大峽谷是不可涉足、無法逾越的天塹,因為河上險灘密佈,河水湍急,懸崖峭壁上的岩石風化後坍塌在河流中,形成“石壩”。洶湧湍急的河水,從石壩和瀑布上飛瀉而下,洶湧澎湃,轟鳴咆哮。如此險惡的地帶,駕船航行,無疑是拿生命去冒險。鮑威爾和他的同伴們卻知難而上。他們準備了四艘木船和夠十個月用的食物、日用品和各種科考儀器,從 懷俄明州的格林河市起航,開始了驚心動魄,扣人心絃的旅途。在大峽谷的懸崖上,鮑威爾用一條胳膊攀爬,勘測記錄整個流域的地形地貌,地質構造,地理變遷,礦藏和植物的分佈,各支流的經緯度,河流深度和長度;發掘收集礦石和化石標本,以及早期印第安人生活的遺蹟。他們的工作為十九世紀 美國 西部大開發立下了豐功偉績。

科羅拉多河是 美國 西部的母親河,它在美國西部的地位就如同長江與黃河在我們心中的地位一樣。這條河上有兩座著名的大壩,一座是胡佛大壩,(為美國的第一大壩),另一座就是1956年10月到1963年3月,在猶他州和亞利桑那州 交接處的科羅拉多河修建的格蘭峽谷大壩。大壩高達216米,是美國第二大高壩,屬於美國軍方管理,可下到壩底的發電站參觀。使被隔斷的科羅拉多河上游形成了一個人工湖, 美國政府以早年在這裡漂流探險的獨臂少校鮑威爾的名字,命名為鮑威爾湖(lake Powell)。

鮑威爾湖是美國第二大人工湖,被譽為全美最美的人工湖。(面積6.5萬公頃,長300公里,最深處170米)。墨綠色的科羅拉多河在紅褐色的岩石下流淌。受科羅拉多河千萬年的腐蝕和衝擊的緣故,這裡的紅褐色岩石呈現一層層的波紋狀,非常奇特。

1972年, 美國政府把格蘭峽谷、格蘭峽谷大壩、和鮑威爾湖合併,建立了格蘭峽谷國家旅遊度假區公園。在鮑威爾湖建立了水上休閒娛樂中心,各種奇形異狀的紅色砂岩、天然生成的石拱、幽深險峻的峽谷、藍天白雲下的萬頃碧波、兩岸沙漠中一蓬蓬駱駝草,映襯著藍天白雲下的萬頃碧波、停泊湖岸邊各色的船隻房車,構成一幅色彩斑斕的自然風景畫,吸引了每年來自世界各地三百多萬遊客。
可以坐遊輪遊覽整個鮑威爾湖的景色,在藍天碧水和紅褐色的山石間穿行。根據遊輪遊湖時間不同,6小時至8小時。從30美元到70美元不等。
另處還有一種家庭遊船。家庭遊船設施超級齊全,白天可以乘船遊行,也可以停下來垂釣,晚上還可以在湖邊上露營。不過就是價格比較貴,每天租金300美金到400美金左右。

不知不覺中,天色已晚,原本灰色的天空烏雲密佈,太陽慢慢落下,喧囂一天的鮑威爾湖漸漸安靜下來。我們也離開鮑威爾湖前往佩吉小鎮。

明天,去羚羊峽,今晚住佩吉小鎮汽車旅館。

89號公路上生死一念間的馬蹄灣

馬蹄灣(Horseshoe Bend)屬於納瓦霍原住民保護區,是科羅拉多河一截U形的河道,也是格蘭峽谷的一小段。馬蹄灣在佩吉小鎮前面4公里的地方,就是89號高速公路的旁邊一個觀景點。從停車場到景點還要走1.6公里的細沙路。往前去就見大地突然消失了,突兀之處是300米垂直向下的斷崖,綠色的科羅拉多河圍繞著紅色的馬蹄狀岩石,蜿蜒流淌出270°的轉角,構成氣勢滂沱的無敵奇景。
馬蹄灣與羚羊峽谷很近,車程20分鐘,一般都是兩地一起玩,現在成了中國人趨之若鶩的旅遊點。
【提示】馬蹄灣、羚羊峽谷都沒有廁所。
【門票】免費

馬蹄灣震撼霸氣。斷崖下清澈的河水在下方流淌,隨後又隨著山谷的蔓延不斷向前延續,再加上時不時吹來的風,讓人們真正感受到放鬆。這裡的風景美得就像畫卷一樣,當然也只有勇敢的人才能欣賞到這幅美妙的畫卷。要一窺全貌,就要去到懸崖邊,而懸崖邊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稍不留神,後果不堪設想。據說已經有數十人在此失足掉落。最近一次發生在2010年7月25日,一位希臘遊客不幸墜崖身亡。

納瓦霍印弟安人因禍得福的羚羊峽谷

羚羊峽谷(Antelope Canyon)是北美最美麗的峽谷。位於亞利桑那州北部附近的納瓦霍印第安人保留區,是世界上著名的狹縫型峽谷之一,也是納瓦霍部落公園(Navajo Tribal Park)之一。
老一輩的納瓦霍族曾將此地視為靜思與聖靈溝通的棲息地。整個羚羊峽谷的經營權屬於當地的納瓦霍印第安人。納瓦霍人口口相傳,這一帶以前是羚羊棲息地,峽谷中時常有羚羊出沒,羚羊峽谷一名由此而來。峽谷處在常年乾涸的河道中,分上羚羊峽谷(Upper Antelope Canyon)和下羚羊峽谷(Lower Antelope Canyon)。
【提示】
最佳時間是每年的4月-9月,羚羊峽谷的所有區域,只能強制性的通過導遊帶領參觀,導遊都是當地的納瓦霍人,需聯絡相關機構和嚮導提前預定。谷內拍照不許用閃光燈!

上羚羊谷在納瓦霍語中稱為Tse bighanilini(意為有水通過的岩石),由於谷地較廣、且位於地上、交通方便、價格便宜、所以一般遊客只能去上羚羊峽谷。要進入上羚羊峽谷,都必須搭乘保護區的大型四輪接駁車,不充許私家車入內,也不充許步行入內。
當中午陽光透射進兩段幽深寧靜的峽谷時,光影的魔幻就開始釋放出無與倫比的魅力,將全世界的攝影愛好者都引誘到這塊袖珍的狹小天地裡,沉迷其間不能自拔。據說世界上最貴的價值500萬美元的攝影作品就誕生在這裡。
現在已經被美國地理雜誌列為地球上十大最奇特的地貌之一。
【上羚羊谷門票】
分普通的1小時團和攝影的2小時團,前者35刀一人,後者50刀一人。 兩者都需另加8刀納瓦霍印第安人保留區保護費。

下羚羊峽谷在納瓦霍語中稱為“Hasdeztwazi”(意為拱狀的螺旋岩石),下羚羊峽谷隱藏在腳下地縫之中十分神祕。入口僅有一人寬,與地面同高,遠看無法辨識。進入後急降約50米,需要爬金屬樓梯深入地底,中途還可能需要靠一些繩索才能走完下羚羊峽谷,某些 通道 不足人高,由於其進入的難度比較高,所以一年中有9個月不開放。即使開放也只針對持有證件的專業攝影師。
1997年8月12日,有12個遊客(其中有七位法國遊客,兩位美國遊客,還有兩位英國遊客和一位瑞典遊客)。在沒有納瓦霍族導遊引領下擅自進入峽谷中。誰知當天在十英里外的上游下了一場雨,在降雨後30到45 分鐘內形成了暴洪,並直接衝到了下羚羊峽谷中,這12位遊客在谷中避之不及,被突然出現的暴洪沖走,其中有兩位的屍體一直沒有找到。最後僅有一位28歲的美國遊客因卡在巖架上得以生還。

羚羊峽谷以它獨特的美貌,成為全美唯一的一個須要預定而且一票難求的自然景觀。參觀羚羊峽谷全憑運氣,如果遇到天氣不好,羚羊峽谷就必須要關閉,原來的預定就泡湯了,只能重新預定排隊。
來到上羚羊峽谷。有很多遊客散座在一座簡陋的棚子下,按照預定的時間順序排隊。因為只有中午短短的一點寶貴時間,陽光才能透過山谷的幾處縫隙照到谷底,所以要等到中午才開始放遊客進谷參觀,我們預定的是11點,也就是當天第一批入谷參觀的遊客。時間剛到,就有納瓦霍人按名單指定我們上了谷內的接駁車,一車只許坐12個人,從上車到上羚羊峽谷只有五公里的沙漠地,上車沒幾分鐘就下車了。上羚羊峽谷的谷口,實際上只是一條巖縫。巖壁高聳約有20米,導遊們默契地在谷口前帶領各自的小組分批進入谷內參觀,因為上羚羊峽谷很小,長僅150米,寬的地方不過3-5米,窄的地方只能容下一個人穿行。而參觀者必須原路返回,增加了參觀通行難度,因此不得不控制參觀節奏。

來美國之前也沒做什麼功略,只在旅行社介紹的雜誌廣告上看到過關於羚羊谷的圖片,一直不太相信世界上哪有那麼多種顏色。直到我真的踏上這塊神奇的土地,才知道大自然的偉大力量,決不是坐井觀天的凡夫俗子想象得到的。

外面的地面相當的乾燥,太陽晒得人面板髮燙,但是導遊告訴我們羚羊峽谷內沒有任何的人工照明,只有透射進來的自然光源,而且人多,要想擺P0SE拍照很難,所以先在外面拍個合影才是明智選擇。

導遊在門口向我們交代了注意事向(英語,我們也沒聽懂,)後,帶領我們從狹縫進入,因為我們是第一批,上羚羊峽谷內沒有遊客,讓我們可以從容拍照,不過沒有多久就笑不出來了,後一批遊客進來後就開始擁擠起來。人來人往,容不得你慢慢構圖,細細拍攝。只能咔咔隨手而拍,結果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隨手補捉的光影反而更加迷人。

上羚羊峽谷是世界上著名的狹縫型峽谷之一,其詭異的形狀是柔軟的紅砂岩經過百萬年的侵蝕形成。主要是暴洪的侵蝕,其次則是風蝕。季風季節常出現洪暴衝入峽谷,谷間狹窄通道將河道縮小,因此垂直侵蝕力也相對變大,形成了羚羊峽谷底部的走廊,以及谷壁上堅硬光滑、如同水波紋般的邊緣。

上羚羊峽谷是納瓦霍印第安人保留區的自然瑰寶,當初被美國政府強制遷徙到西部,在這塊荒蕪淒涼的不毛之地的印第安人,萬萬沒想到,這裡藏著一個取之不盡的聚寶盆。納瓦霍印第安人因禍得福,守著這塊“被上帝撫摸過的地方”。坐享其成,每年上千萬美金滾滾而來,也不知當年那些驅趕納瓦霍印第安人的白人後悔不?

剛進峽谷,所有人都驚呼起來,正午的陽光通過頂部縫隙傾瀉而下來,射在紅砂岩上,通過玫紅色巖壁的多次反射、折射。由明到暗,由深到淺,赤橙黃綠青藍紫,因不同的光合作用,形成夢幻般的色彩。猶如哈利波特魔杖變化出來的奇異宮殿,更象艾麗絲夢遊的人間仙境。

進入了上羚羊峽谷,就彷彿進入了一個五彩繽紛的奇妙世界,令人終身難忘。羚羊峽谷在世界十大地質奇蹟中排行第二,同樣的岩石,在不同的光照下會產生不同的色彩與質感,相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就會有不同的想象空間。移步換景這個詞,都不足以形容上羚羊峽谷的千變萬化。

在中午陽光的散射下,上羚羊峽谷中夢幻般的奇光幻影。讓我們拿著相機不知所措,尤如進了一場視覺大宴的殿堂,不知如何下手,此時就顯出導遊的重要性了,他才知道哪個拍攝角度最佳。聽著導遊的指點,我們才不負此行,拍到了幾張今自己滿意的Photo。走出峽谷後,我們十分感謝導遊的服務,心甘情願地付了小費,不多,5刀而已。

無盡的陽光,無窮的色形,帶給人無限的遐想,每個人都按照自己所看到的景色,發揮自己的創造力,給它們取了無數個飽含詩意的名字。其實,我認為大可不比,往往無聲處聽到的驚雷更讓人震憾,沒有名字比有名字更讓人心馳神往。

幽幽黃沙中,天外閃爍的夢幻之光,帶著浪漫瀟灑而來。碰撞在巖壁上,濺起朵朵浪花。讓人見之如醉如痴,正當我們十分滿足之時,導遊給我們潑了一盆冷水,他告訴我們,上羚羊峽谷中真正最漂亮的"天使之柱",只有12.30~13.30這兩個團才能看到。
好吧,留點遺憾,為下次再來給自己一個理由。

從仙境回到人間,心情還久久不能平復下來。

無數只腳印在沙地上留下了"到此一遊"的銘記。

鐫刻著印第安人前世今生的紀念碑谷


印第安人(Native American),是除對北歐因紐特人(又稱愛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土著的統稱,並非單指某一個民族或種族。印第安人分佈於南美洲和北美洲各國。他們所說的語言有上百種,一般統稱為印第安語或美洲原住民語言。16世紀後,來到美洲的歐洲殖民者帶給當地印第安人是毀滅性的災難。據統計,殖民時期,約有3000萬印第安人被奴役甚至屠殺。 拉丁美洲的男性印第安人基本絕跡,其混血後代麥士蒂索人(Mestizo意即混血兒),都是男性殖民者與當地女性的後代。

【網路資料圖】
在好萊塢所有影片型別裡,只有一種是完全屬於美國絕對產權的“原始股”,那就是西部片。
烈焰狂沙、廣袤原始的西部、是美國人永遠割捨不掉的情結。
黃沙漫天的荒野和淒涼的小鎮、無法無天的牛仔和正義化身的警長、純樸的印弟安人和原始的弓箭長茅、一望無際的大漠、幽深的峽谷、高聳入雲的山峰、彎曲靜謐的小溪、烈日炎炎的酷暑和風雪交加的寒冬、構成了美國西部大片的基本原素。而最能體現這些元素,並且放大它影響力的,就是被稱為"美國西部象徵"(American Western Symbol)的紀念碑谷部落公園。

紀念碑谷部落公園(Monument Valley Navajo Tribal Park),位於納瓦霍印第安人保留區。

1783年, 美國獨立戰爭以後,為了開拓疆土, 美國政府把印第安人驅逐出祖居地。1830年, 美國政府通過《印第安人遷移法案》,規定東部的印第安人,要全部遷往密西西比河以西的為他們劃定的保留地中去,實行種族隔離和迫害。這些印第安人保留地絕大部分是偏僻貧瘠的山地或沙漠地帶。一個叫切羅基的部族,在被迫遷往奧克拉何馬州的遷徙中,歷時3-5個月,約4000人喪生,佔該部族的人口的25%。這一慘劇後來被稱為"血淚的審判"。印第安人長期遭到屠殺、圍攻、驅趕、被迫遷徙等迫害的情況下,人數急劇減少。到20世紀初期, 美國只剩下30多萬印第安人。僅佔全國總人口的1.2%。直到1924年, 美國國會才通過了《印第安人公民資格法》,宣佈凡在美國境內出生的人均為美國公民。1934年, 美國又根據羅斯福總統的新政,通過了《印第安人重新組織法》,允許印第安人建立自己的政府,不再分配保留地的土地,停止強迫印第安人放棄傳統文化和宗教的政策,印第安人的境況才有所改善。

紀念碑谷是科羅拉多高原的一部分,海拔1500m—1800m。面積為3萬英畝的紀念碑山谷部落國家公園,橫跨猶他州和亞利桑那州 一線,紀念碑谷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河谷或山谷。它曾經是一塊廣闊的盆地,億萬年來, 地心緩慢而溫和的壓力不斷抬升,使之成為高原。歷經由風和水的腐蝕,在一望無際的沙谷地上,平空突兀起一座座形似紀念碑的孤山。

紀念碑谷部落公園不隸屬國家公園管轄,而是由1957年成立的納瓦霍族公園娛樂部管理。納瓦霍族公園還包括羚羊峽及鮑威爾湖。可以經163號公路到達這裡。

之所以稱紀念碑谷為美國西部的象徵,完全是拜西部片所賜。
1939年,當時納瓦霍族的一位印第安頭領,對來西部選擇外景地的好萊塢大導演約翰·福特(John Ford),推薦紀念碑谷粗曠豪放的野性,約翰·福特實地考察後也為此充滿陽剛之氣的景色所震撼。隨即在這塊不毛之地拍出了西部片劃時代的經典之作" 關山飛渡"(STAGE COACH)。又有人把它譯作"驛馬車"。影片在全世界四十多個國家公映後,紀念碑谷一夜間舉世聞名。此後又有12部西部片在此拍攝。紀念碑谷成為美國西部片取景最多的外景地。同時也成了美州印第安人的代名詞

為了感謝讓紀念碑谷揚名四海的約翰·福特對紀念碑谷做出的特殊貢獻,紀念碑谷裡有一個以他名字命名的觀景點"約翰·福特的視點"(John Ford’s Point)。

此外,令紀念碑谷聲名大燥的,還有以廣告效應名列全球廣告第一品牌的“萬寶路”(Marlboro)香菸廣告。
1902年,總部設在倫敦的菲利普·莫里斯(philip morris) 英國菸草公司在紐約開設分公司,銷售包括萬寶路在內的品牌。但半個世紀過去了,萬寶路的銷路仍然不佳,說是慘淡經營也不為過,吸菸者中很少有人抽萬寶路的,甚至知道這個牌子的人也極為有限。
1954年莫里斯公司找到了當時非常著名的廣告人李奧·貝納,李奧·貝納並沒有起用當時那些明星大腕,而是用50美金的代價,發掘了當時還在紀念碑谷一家牧場打工的青年達雷爾·溫 菲爾德 (Darrell Winfield),在以紀念碑谷標誌的三大孤峰的背境下,達雷爾·溫 菲爾德扮演了一個粗獷不羈的西部牛仔形象,配上了此後風靡全球的廣告語"哪裡有男士,哪裡就有萬寶路"(Where there is a man,there is a Marlboro)。該廣告一炮打響,第二年(1955年),萬寶路在美國香菸品牌中銷量一躍排名第10位,之後便扶搖直上。1955年,萬寶路榮膺全美十大香菸品牌。1968年,萬寶路單品牌市場佔有率升至全美菸草業第二位。1975年,萬寶路摘下美國捲菸銷量的桂冠。80年代中期,萬寶路成為世界菸草業的領導品牌。
在萬寶路大紅大紫的年代,紀念牌谷的名聲也隨即更加深入人心。吸引了全世界的好奇者蜂擁而來,只為一睹神奇的紀念牌谷和西部牛仔的真面目。

紀念碑谷谷內,現在還有大約300名納瓦霍印第安人在此居家為業,而門票收入、充當導遊帶客遊玩、售賣他們自己手工製作的工藝品,則是他們生活的重要來源。這張照片是納瓦霍大叔駕駛皮卡車行駛中抓拍的,有點糊了。

與美國其它國家公園都有平整公路不同的是,以馬匹為交通工具的印第安人,並不需要硬邦邦的泊油路,在納瓦霍族印第安人自主管理的紀念碑谷公園裡,只有一條28公里的坑坑窪窪蜿蜒穿行於各色巨石間的土路,如果你不能忍受道路的顛簸,或者說你不能忍受烈日下的口渴難捱,那麼你看到這塊掛著桶裝水的指示牌就知道有救了。man on horse 100/500 for—–100/500
man on horse the point tips are greatly appreciated (意為可以提供騎馬和水的幫助,只需要支付小費100~500美金)。

紀念碑谷的"紀念碑"主要分為三種形態,第一種形態最為多見,稱為"臺地"(Mesa),呈現出寬大的桌型,是岩石被初步侵蝕的雛形。這些風化石碑最高可至三百米,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每座臺地又因其形態酷似某種物體而被冠以各種好玩的名字。 比如,這座臺地就被戲稱為"犀牛山"。

不知道這是不是所謂的"城堡山"。

也可能這就是"萬里長城"吧。

第二種形態被稱為"孤丘"(Butte)。一般只有幾十米高,經過千萬年的風雨侵蝕,一些 平頂山 就變成了孤丘,周圍空曠無物,只有少量的灌木植物,給人一種蒼涼荒蕪的悲情之感。是西部片中出鏡率最高的地方。也是萬寶路的背景中的"拇指手套山"(Thumb Glove Hill)。拇指手套山有東、西兩座相對而立的孤丘,據說每年四月中的某一天,兩座手套山的陰影會拇指對拇指、手套對手套。十分神奇。沒想到中國道教千百年臆想的陰陽合一,竟會在萬里之遙的異國他鄉得以實現。

剝落的石塊,遍體鱗傷的痕跡,無不印證一個真理。顧影自憐、自命清高,豈不知"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悲劇往往就是從被妒忌開始的。

而最後一種形態各異的被稱為"尖塔"(Spire)。是岩石被侵蝕的最終階段,是紀念碑谷最美的景像,深受遊客的喜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網上流傳最廣的"三姐妹"(Three sisters)孤峰。

尖塔中另外一種頗受遊客頂禮膜拜是印弟安圖騰柱(Totem Pole)。來此遊玩的觀光客無不虔誠的忻禱,願大自然神奇的力量護佑我等凡夫俗子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發揮自己的想象吧,看象什麼。

"回首分攜,光風冉冉菲菲。曾幾何時,故山疑夢還非"(宋·趙彥端《介庵詞·新荷葉》詞)。
許多年前,多災多難的印第安人被逼遷入這個荒涼的悲苦之地。時光流逝,生命輪迴。許多年過去了,大自然又饋贈給質樸勇敢的印第安人以無盡的寶藏。當殘山碎石在霞光夕陽間展轉變幻,晚風淒厲地在茫茫戈壁捲起漫天黃沙的夜晚,一個個孤獨的山峰就開始用它那古老的語言,娓娓講述起這裡曾經發生過的故事,將最原始的西部情傳遞給全世界,同時也為祖祖輩輩生活在這塊貧瘠的土地上的人們,換取賴以生存的物質財富。

紀念碑谷的雄渾大氣既是一次視覺的盛宴,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我們在驚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時,更為印第安人滿懷敬畏地維護祖先留下的遺產而深表敬意,我們願與他們一同祈禱,讓大自然永保原貌,讓美景永不褪色。

小插曲~花樣百出的車牌

要說 美國人的廣告意識是無孔不入,那一點也不誇張,就連他們的車牌也印上了各州名片標誌。

佛羅里達州。

UTAH—- 猶他州 。 拱門國家公園。
COLORADO—– 科羅拉多州 。 大提頓國家公園。

ARIZONA—– 亞利桑那州 。 仙人掌國家公園。
NEW JERSEY—- 新澤西州 。 大西洋沿岸最美的海岸州。

美國的"世界第八奇蹟"拱門國家公園

拱門國家公園 (Arches National Park) 位於猶他州東部,這裡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沙岩拱門集中地之一,面積309平方公里。海拔最高峰1753米,最低處遊客中心1245米。由於上億年的侵蝕風化作用,大自然在這片土地上雕鑿出世界上分佈最密集的天然岩石拱門群。編入目錄的就超過二千個,最大的景觀拱門長達306英尺(93.3米),最小的只有3英尺(不足1米)。這些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拱門是自然沙岩,成因為三億年前這裡曾是一片汪洋,海水消失以後又經過了很多年,鹽床和其它碎片擠壓成岩石並且越來越厚。之後鹽床底部不敵上方的壓力而破碎,復經地殼隆起變動,加上風化侵蝕,一個個拱形石頭就形成了。自1970年以來,已有42座拱門倒塌,自然界的新老更替,致使不斷有新的拱門產生,老的拱門坍塌。拱門國家公園1929年4月12日成為國家歷史遺蹟,1971年11月12日才正式成為國家公園。
【門票】10刀

從這條水泥道走進去就是拱門公園,與紀念碑的沙土路完全不同,公園裡來回48裡的景觀道路連結所有壯麗的風景及各主要的拱門,但進去後要去不同的景點還是要走小徑才能看見,而且會爬坡翻坎,很累的。 美國人對自然遺產的保護很嚴格,決不充許過度開發,景區內沒有買吃的,必須在外面的小鎮買好飲用水和乾糧。公園入口處的檢票口可以問工作人員要一份中文版的簡介。

這次來西部真的是驚喜連連,剛剛才從紀念碑谷的震撼中平復下來,還在期待有世界第八奇蹟的拱門國家公園又會帶給我們怎樣的自然奇觀。沒想到還沒進入拱門國家公園,在公園門口就讓我們欣賞到了上帝這個優秀的指揮家,在巨集大交響樂前為我們安排的一場小夜曲。
平衡石(BalancedRock)是拱門國家公園另一個頗具盛名的景點。據說這個平衡石,在世界十大平衡石中排名弟九位,平衡石經數百萬年的侵蝕而成,總高度約39米,其底座之上是一塊體積相當於3輛大巴士、頂部是一塊高達16.75米的巨石。底部石與頂部石並非相連的一整塊石頭,中間還有一個很大的石塊,它看似晃晃悠悠不穩定,實則與基座達到了精準的平衡,歷經風霜雪雨,屹立千百萬年不倒。這塊美麗的平衡石也是拱門公園的地標之一,許多風景明信片就有她的影子。

平衡石旁有一汪清徹的潭水,周圍的沙岩石倒映在潭水中,潭水邊幾顆綠葉茂密的 大樹 讓我們的心情十分愉塊。幾天來,我們都是遊走在茫茫戈壁中,見慣了黃沙漫漫,荒蕪悲涼。今天,忽然見到綠樹清潭,真有那種久旱逢甘霖,它鄉遇故知的感覺。

從平衡石旁小道往裡走是一片怪石區,公園內大大小小的平衡石有幾十個。大小不同,形態各異。都是看上去搖搖欲墜,但不論風吹雨打就是不會倒下來,大自然的神奇由此可見一斑。沿著一條沙石小徑攀上一個山坡,山坡不高,大約有3里路,但是處處是亂石,路很難走。沿途一連串奇峰怪石排成一排,就象迎賓的歡迎隊伍舉著雙手向萬里之遙的來客揮手致意。

美國著名的西部旅行作家愛德華·艾比(dward Abbey)。17歲時隻身探索西部時。曾當過這兒的公園管理員,他用來住宿的拖車就離此地不遠。愛德華·艾比經典的散文"沙漠獨居者"(Desert Solitaire)描寫的正是拱門國家公園中的美麗風景。
愛德華·艾比及其創作,深刻地改變了許多美國和其他國家民眾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喚醒了人們的生態意識,激發起許多人為保護地球家園而行動。在愛德華·艾比看來,行動比語言重要,所以他不斷地重複一句話:"荒野的觀念並不需要保護,它唯一需要的是荒野保護者"(The concept of wilderness in CUb does not need protection, but only wilderness protectore)。

剛剛還萬里睛空,轉眼間烏雲密佈,似乎馬上就會大雨傾盆,實際上到我們離開時這雨也沒有下起來。逆風站在小坡項向四周望去,一片荒涼,天蒼蒼,野茫茫,風瀟瀟,雲幽幽。極目所見,長空寥廓,大千之間,人生中,世界如此廣闊。

猶它州的天真的是有點變幻莫測,前一分種還黑雲壓城,這會子又云開霧散,等會兒還會天高雲淡呢,見到這裡有塊牌子,猜想一定是個網紅吧,不過這塊叫做"立方體"(CUbe)的巨石下面是空的,在它身邊拍個照,還是需要點膽子滴。

上坡的"路",實際上根本沒有路,就是這些光禿禿的凹凸不平的石頭地,又費腿又費鞋,要想看個好風景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背後的這條深溝一直通向猶它州另一個國家公園,峽谷地國家公園(Canyonlands National Park)。兩者距離只有幾十英里。

山坡一側亂蓬蓬的蒿草中,生長著許多仙人掌,開著黃色的花朵,特別好看,仙人掌是沙漠的真正“原住民”,不畏酷暑,百折不撓,深受人們的喜愛。

看到仙人掌忍不住蹲下去拍照,沒留意身後的仙人掌,屁股被紮了一下,幸虧穿的是牛仔褲,受傷不重,要不,接下來的行程就難了。

走過這個被稱為"隧道拱門"(Tunnel Arch),就是通向去精緻拱門的路。從公園入口到精緻拱門,大約有三公里山路,要爬差不多一個小時。

南北窗拱門(North and South Window Arch)。全長1.6千米,由一面巨大山牆上的"南窗"(South Window)和"北窗"(North Window)兩個巨大拱門組成,就像兩隻長達25米、高約12米的大眼睛鑲嵌在大巖壁上。吸引大量遊人觀賞。但該景點路程較運,而且全是亂石路,到了景點也只能遠觀,所以是否值得有待商榷。

精緻拱門(Exquisite arch )。是公園內最著名的景點,在怪石林立的一大塊空曠的坡頂上,高達20米的精緻拱門非常雄偉壯觀,拱門常年受風雨侵蝕孤懸絕壁上,人在其下如同螻蟻,仰望其上,頓生敬畏之心。所以它不僅是拱門國家公園的地標,同樣也成為了猶他州的地標,既上過郵票,又被選中做車牌圖案,還在鹽湖城冬奧會時傳遞過奧運聖火,是猶他州的州寶。

精緻拱門旁的一塊巨石,即可以遮蔽炎炎赤曰,也可以遮擋坡頂常年不絕的大風。自然而然地成為遊客休息,飲水,補充體力的地方。
拱門國家公園還有享譽全球的著名景點,如"巴別塔"(Tower of Babel),"魔鬼花園"(Devils Garden),"法院區"(Court District),"雙拱門"(Double Arch),"景觀拱門"(Landscape Arch)等,因為我們實在是走不動了,只能忍痛割愛,再說,無論遊記再怎麼寫的天花亂墜也不如親眼所見,所以還是請各位朋友自行前往吧。

精緻拱門下有許多條小路可通往別的景區,但有些小道充滿很多不確定性,有時候走著走著前面沒有了路,只有陡峭的山坡,或者是無法逾越的溝壑。如果獨自闖入,一旦迷路,後果不堪設想,強烈建議在美國參加當地組織的旅行團,畢竟生命只有一次,沒了是找不回來的,據說2018年,一家來自中國的遊客就因盲目自信,結果被困荒丘長達10個小時之多,若不是美國救援人員及時有效的救助,恐怕就會與家鄉故土"goodbye"了。

大提頓國家公園與牛仔傑克遜霍爾的傳奇

美國總統托馬斯·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通過路易斯安那購地案(Louisiana Purchase),於1803年,以每英畝三美分的白菜價,向拿破崙購買了現在美國西部的2,144,476平方公里土地。其中包括懷俄明州 。

狂野原始的懷俄明州 ,因其白雪皚皚的大提頓山脈、牛仔文化的代表"傑克遜 霍爾"、印弟安人生活的痕跡、大片的草原、浪漫的牧場、自然而然成為許多知名電影的佈景,1929年美國聯邦政府在懷俄明州西北部壯觀的冰川山區,設立了大提頓國家公園(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因為頂峰的形狀猶如女人的乳房。所以被一位法國人取名為(Grand Teton)。是法語“大乳房”的意思,大提頓國家公園與黃石公園相鄰,連門票都是通用的。

公園內擁有8座超過3658米的山峰,其中大提頓峰高4198米。山頂終年積雪,山群中以三個花崗岩尖山最為突出,分別稱大提頓 、東提頓 、南提頓 。園內7個冰川形成的湖泊如7顆晶瑩的珍珠撒落在山間。大提頓國家公園同時還是世界著名的野生生態系統,是全球最大的麋鹿群出沒處,還有美洲野牛、羚羊、貂、河狸以及其它多種哺乳動物。其沼澤區是有名的鳥類棲息地,有200多種鳥類。

越靠近大提頓國家公園海拔越高,在白雲的映襯下,天藍得彷彿剛洗過一樣,遠處是連綿200英里長的雪峰,雪峰下是一片鬱郁蒼蒼的森林,近處是廣袤無垠的草原,在這初夏的季節裡,草原上開滿了各種顏色的小花,空氣清新得能夠讓人聞到從草原上隨風飄來的青草味道。

我站在高高的牧草邊,逆光下拍出的影像顯得很平淡。背後的大提頓山脈像一扇繪有 中國 水墨丹青的屏風,把亮的發白的天際,與青蔥翠綠的草原分隔開來,讓人彷彿置身於一幅輕描淡寫的山水畫中。

從大提頓公園往黃石公園去的路上,沿途都能看到這樣的小房子、不知道是不是現代"牛仔們"放牧居住的牛仔棚。

大提頓公園內有一個以牛仔文化聞名於世的地方~ 傑克遜 霍爾"洞"(Jackson Hole)。最早來到這裡的是狩獵野牛和其他野生動物的印第安人,他們沿著蛇河從兩大山脈之間的山谷進入該地區,就像進入了一個很大的山洞一樣。就將這裡稱呼為洞,此後來到這裡的牛仔又根據這片山谷的名字稱它為傑克遜洞。
今天,隨著大提頓公園的建立,這裡已成了美國著名的旅遊風景區,隨之各種旅行社應運而生,我們剛進街口就看見一家從事蛇河風景、蛇河及漂流的旅遊機構,"WILL DORNANS"旅行社。

隨著牛仔們越來越多的來到這裡,每到夏季來臨的時候,就開始在傑克遜 洞的南口售賣皮毛和各種交易,漸漸地形成了集市、酒吧和賭場,也開始有人在這荒唐的山谷居住下來。1893年,一位名叫瑪格麗特·辛普森(Margaret Simpson)的女人,從美國東部跟隨親人戴維. 傑克遜 (daver jackson )來到這裡,在山谷的河流捕捉河狸,販賣皮毛。經營酒吧和賭場,成為第一個敢於整個冬天都在此居住的白人。但苦於這窮鄉僻壤沒有郵局,無法接受從東部家鄉來的郵件,於是就用親人的名字把這個洞取名叫傑克遜 洞,他們居住的地方叫傑克遜小鎮 (Jackson Town)。沒想到,一個只為了接受郵件而隨便起的名字竟延續下來,成為這裡永久的地名。
為了紀念前輩牛仔勇敢頑強的意志、富有冒險和隱忍的精神,現在每星期三和星期六晚上都要舉行一場鬥牛表演,我們沒有住在小鎮,無緣得見。

當年牛仔們開疆拓土, 美國政府慧眼識珠,讓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成了今天炙手可熱的渡假勝地。被稱之為“ 懷俄明州 一顆璀璨的明珠”。
傑克遜小鎮 四面環山、空氣新鮮、夏天萬紫千紅、可去蛇河漂流、冬天銀裝素裹、可來高山滑雪。小鎮人口只有8000人,卻有一個飛機場,20個藝術館,38家酒店。
傑克遜小鎮 沒有最高行政長官,主持鎮務的是一個3—4人的委員會。但是它們的美食、文化、生活質量都足以與 大城 市媲美。它們擁有城市無法提供的寧靜與舒適,它們的淳樸與神祕,令很多著名的企業家、 好萊塢 明星都蜂擁而來,更使小鎮名滿天下。

小鎮上一座用碎石片砌成的紀念碑,上面是一匹沒有騎士的軍馬,旁邊是一面 美國 星條旗。下面的花崗石墓誌銘上寫著:" 美國 軍團第43崗"(AMERCAN LEGION POST 43 )。紀念碑下面的石塊上刻的好象是一些人名 。

頭戴墨西哥寬沿帽、腰挎柯爾特左輪連發手槍和肩扛溫徹斯特來複槍、身纏子彈帶、穿著牛仔褲皮上衣、以及束袖緊身多袋牛仔服、足蹬一雙飾有刺馬釘的高筒皮套靴、頸圍一塊色彩鮮豔奪目的印花 大方巾、騎著快馬風馳電掣,威猛灑脫,開拓進取、豪邁熱情,粗獷浪漫的牛仔漢子,在美國人心中擁有崇高的地位。小鎮上一座緬懷1990年8月2日海灣戰爭,"沙漠盾牌行動-沙漠風暴"(OPERATION DESERT SHIELD-DESERT STORM)的紀念碑,就是用象徵美利堅民族精神的牛仔形象來寓意小鎮中捐軀的士兵。

小鎮就一條商業街,整體建築風格從外部設計到內部裝飾,到處都洋溢著美國西部牛仔的風情。街兩邊是各式商店和藝術展館,出售各種工藝品。雖然門臉看起來並不起眼,但是這邊的工藝品價格卻是全美國最貴的。
這家傑西珠寶商(J.C.JEWELERS),採用印弟安人木屋作為自己商店的裝修風格,別具一格,賺足了遊客的眼球。

一個名叫戴維斯瑞德(DAVIES REID)的小商人,不過只是售賣美國西部製造的地毯(MADE for theAMERICANWEST RUGS)。也把廣告做的那麼別出心裁,藝術感十足。

小鎮牛仔文化已經浸淫到每個村民的骨髓裡了,在小鎮四處走走,目之所及,無處不是牛仔形象的招貼。

有意思,這竟然是小鎮的"紅綠燈"。籲 !夥計(WHOA! Partner)、使用那邊的人行橫道(Use Crosswalk down Yonder)、謝謝您(Thank You)。

傑克遜小鎮附近有一個很遼闊的國家麋鹿保護區(The National Elk Refuge),每年冬天,近萬隻麋鹿為了躲避狂風大雪,就會來到傑克遜小鎮附近山坳間的平原避寒。等到春暖花開之時,再回歸故里,雄鹿的鹿角每到春天時就會自然脫落,長出新角。鎮上的孩子們將鹿角收集起來,建成了我們如今看到的鹿角拱門。

傑克遜小鎮 ,之所以能夠成為遊人趨之若鶩約的熱門打卡地,還因為小鎮有一個名揚四海的鹿角公園。
鹿角公園位於小鎮中心的十字街口——它得名於公園東、南、西、北的四座拱門,這四座拱門建於1960年,共用了7500只麇鹿角。

其實,鹿角公園是遊客對它的暱稱,它的真名叫" 喬治 · 華盛頓紀念公園"。早先公園建成後,當時也沒有個正式名稱,1962年為了紀念美國開國總統 喬治 · 華盛頓 ,小鎮居民把這個公園作為向喬治 ·華盛頓誕辰200週年的獻禮,才取名" 喬治 · 華盛頓紀念公園"。

這個袖珍公園很小,一眼就可以望到頭,但它卻是小鎮居民最喜爰的休閒場所,不僅如此,它還是每個來到小鎮遊玩的觀光客最青睞的地方。
門票:免費。

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黃石公園

黃石公園位於美國懷俄明州 、 蒙大拿州和愛達荷州的交界處。
1903年4月24日,第26任美國總統西奧多. 羅斯福曾由衷地感嘆道:“ 黃石公園絕對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為了大眾的利益和樂趣,我們建立了這個公園"。
黃石公園地勢奇特、自然環境風光綺麗、林木蔥蘢、峰巒疊嶂、峽谷幽深、瀑布跌宕、河流彎延、噴泉激盪。上帝的顏料讓它變得豐富多彩、各種動植物賦於了它生生不息的生命。因而被美國人自豪地稱為“世界上最獨一無二的神奇樂園”

離開大提頓公園向黃石公園行進,一路上可見各種車輛魚貫而行,越接近黃石 ,車輛越多,車流也變得緩慢起來,但是無論車流如何緩慢,也沒有一輛車往前擠,大家都很自覺地排隊行走,在這一點上不得不佩服人家"老美"素質就是高。

【網路資料圖】
這片地區原本是印地安人的聖地,18世紀前這裡生活的是印第安人族群的三個部落,左上圖∶克羅部落(Crow)、左下圖∶內茲 佩爾塞 人部落(Nez Perce)、右圖∶肖肖尼人部落(Shoshone)。

黃石公園被稱為“地球上最獨一無二的神奇樂園”。彩泉、間歇噴泉、峽谷,瀑布,湖泊、森林草原等,你能想象的和不能想象的美景這裡都有。
1779年,在美國獨立戰爭中, 華盛頓命令他的部隊開始進行沙利文遠征(Sullivan Expedition),對那些與英軍結盟的印第安人6個部落發動攻勢。迫使這些印地安人永遠離開美國 ,遷徙至加拿大 。1805年白人探險家劉易斯和克拉克探險隊首次進入這一地區,1872年3月1日它被正式命名為"保護野生動物和自然資源的國家公園",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於197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網路資料圖】
黃石公園非常大,分五個區: 西北的猛獁象溫泉區、 東北的羅斯 福區、東南的黃石湖區、中間的峽谷區、西及西南間歇泉區、公園內盤山公路長達500公里,徒步路徑長達1500多公里。除了公園管理人員,還沒聽說有人游完整個公園。所以,既使要把幾個主要景區全部看完,也必須花上4、5天住在黃石 公園,跟團遊根本辦不到,就算是自駕遊也要有足夠的時間才行。
自從1872年 黃石公園建立以來,已有八千萬人來此觀光。遊人來自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
不同的膚色、不同的語言、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性別、不同的經歷學識就會有不同的感受。
如同一千個人觀看哈姆雷特,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八千萬人來黃石公園,就有八千萬個黃石公園。

園內有很多種野生動物,棲息著70種哺乳動物物種,北美水野牛、灰狼、棕熊、駝鹿、麋鹿、巨角岩羊、羚羊、羚牛等野生動物。其中有3萬頭麋鹿,3000頭北美水野牛、200多隻黑熊,100多隻灰熊。
有趣的是黃石公園曾引進過一頭野生的東北 虎,為了能夠讓它自由生活,沒有把它關在籠子裡,而是選擇了“放養”。沒想到當東北虎來了之後,這個世界就變了樣。它捕食麋鹿,輕鬆地咬死黑熊。最終工作人員實在是受不了了,只能將東北虎送回原地,否則,公園裡的大型動物都要被它給咬死完了。

但別忘了 黃石國家公園所在的地方,誕生於近兩百萬年前的一次火山爆發,而現在的黃石公園依然是一個巨大的活火山口!
2014年7月11日, 黃石國家公園 的地下超級火山不斷釋放巨大熱量,造成一段長約5公里的柏油馬路開始融化。很多地段像爛泥一樣鬆軟。公園有些地方地表層非常薄弱、而且地點也在不斷變化。不小心踏破錶層,就會掉進滾燙的地熱水或強酸泥沼中,是非常危險的。
黃石公園每年都會經歷幾千次小地震。從1959年發生的7.5級地震以來,6級以上的地震已經有了六次。說句很不負責的話,去黃石旅遊還真的要有點膽子喲。

在黃石公園火口之下,大約在地下5~8千米深處存在一個岩漿房,熔融岩漿不斷為黃石公園強烈的水熱活動提供熱源。據估計, 黃石公園全區年的總熱流量可達4.02 X 4.1868×10^16焦。在330米深的鑽孔內,溫度達238℃,在較淺的鑽孔中,溫度也達到204℃。最著名的間歇噴泉有老實泉、蜂巢泉、格蘭德泉、河岸泉、 獅子 泉、女巨人泉等,多集中分佈在上噴泉盆地,主要沿火洞河兩岸分佈,海拔在2300~2670米之間,其活動特點各異,呈現出壯觀、綺麗的景色。

黃石國家公園 地處素有號稱“美洲脊樑”的落基山脈,氣候受緯度的影響很不穩定。它的最高溫度是2002年的37℃,而最低溫度的記錄是1933年的零下54℃!
而且天氣災難復 雜多 變,1987年7月21日,F4級的" 蒂頓 – 黃石龍捲風"。風速達到每小時420公里。在 黃石國家公園 留下了一條寬1.6公里至3.2公里,長39公里的破壞路線,並將6100公頃的樹林夷為平地。除了天氣災難破壞外,森林大火也是黃石公園的天敵,1988年6月23日到11月18日發生的天然火災,長達五個月的森林大火讓黃石公園蒙受了巨大損失,災害區域大約佔黃石公園總面積的36%。受災區樹木盡數毀於一旦。

在黃石國家公園的園界附近共有11個小鎮提供住宿,園內亦有小型旅館、小木屋與野外露營地。
黃石公園建有一個嚴格的野外露營系統,所有的露營都需要得到許可證,可以在遊客中心或者護林站(RangerStation)免費辦理,旺季的時候,當天去很難找到合適的營地。最好提前網上預約, 黃石公園共有12處露營地(CampGround),其中包括一個釣魚橋房車公園(FishingBridgeRVPark),價格在10至20美元/天。

與國內旅遊景點大部分都變成了商業中心相比, 黃石公園完全沒有商業化的痕跡,除了象老忠實噴泉那樣的大景點周圍有小餐廳,其它的地方連小賣部都沒有,所以建議進園前多準備些吃的。或者先去小餐廳花費20美元左右吃飽了再玩。

公園大門處的牌子: 黃石國家公園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黃石與大提頓公園7天聯票為25美元/車。

剛進入公園,就在公路上碰到了野牛,車子趕緊停下,一車人各種不同的驚詫、拍照。但沒人敢於大聲喧譁,生怕驚擾了這些天生的"原住民"。可這裡的野生動物早已習慣了人們數十年來對它們的寵愛和保護,完全忽視旁邊這些小心翼翼的人們,自顧自的啃食青草,直到它們悠哉遊哉地慢慢走遠。車子才可以繼續前進。據說除了野牛,公路上還可以碰見黑熊和麇鹿。可惜我們無福得見。

就在等野牛離開公路的時候,一隻梅花鹿來到公路邊的小河旁飲水,看見我們圍過來,也僅僅只是回頭瞥了一眼,一幅不就是想拍個照嗎,何必大驚小怪的神情。
從這些動物身上,我們看到了三百年來, 美國人用真誠保護了黃石公園最原始的一面,現在仍需要我們所有人用文明繼續努力去維護,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黃石公園永恆的魅力。

進入公園後,就要徒步深入到那片至今保留完好的原始森林和地下火山口中。那兒才是黃石真正的夢幻樂園。進入景區遊覽有幾點需要特別注意∶看見溫泉池千萬不要下水。因為絕大多數的溫泉水溫極高,可以達到98攝氏度,而且具有強酸性高腐蝕性。如果不慎跌入溫泉池是致命的。在公園裡一定要沿著鋪好的小徑或步行棧道遊覽,不可以擅自信步。否則一旦陷入泥沼,同樣是致命的。

黃石公園的地熱景觀絕對是世界之最。地熱溫度是全世界平均地熱的十幾倍。有超過10,000多個溫泉、泥泉和300多個定時噴發的間歇泉。尤其是間歇泉,更是黃石的驕傲。全世界三分之二的間歇泉都集中在黃石 ,而黃石公園內的間歇泉則都集中在以下五個景點之中,他們分別為:諾里斯間歇泉盆地(Norris Geyser Basin)、下間歇泉盆地(Lower Geyser Basin)、中間歇泉盆地(Midway Geyser Basin)、上間歇泉盆地(Upper Geyser Basin)、西拇指間歇泉盆地(West Thumb Geyser basin)。這五個盆地被大環線公路(Grand Loop Highway)所連線,交通便捷,下車走幾步便能到達。

諾里斯間歇泉盆是黃石公園裡最熱、最活躍和最不穩定的間歇泉盆地,其中最著名的蒸汽船間歇泉(Steamboat Geyser),最近一次噴發發生在2014年9月3日,高度超過90米。但這裡也是比較危險的地段,地表就是一層殼。看見上圖的警示牌了嗎?【危險】(DANGER)。
上、中、下間歇泉盆地是地熱景觀比較集中的區域。
上間歇泉有410處、(包括著名的老忠實間歇泉),上間歇泉有很多彩色的地熱水流,十分漂亮。
中間歇泉有59處, 中間歇泉盆地位於上間歇泉盆地的北邊,是三個盆地中最小的一個,但該盆地卻有著黃石公園最大兩個泉——大稜鏡泉和細刨花間歇泉。下間歇泉有283處。有著最多樣的地熱景象,尤其以泥漿鍋著名。這種泥漿泉通常會冒出硫化氫,聞著像臭雞蛋似的,不那麼舒服。所以少有人去。
西拇指間歇泉盆地位於黃石公園南側, 黃石湖的西側。這裡有間歇泉,也可以看到黃石湖,是野牛、鹿、熊常出沒的區域。以前的漁民在黃石湖把魚釣起來後直接放入旁邊的熱泉裡就能煮熟。冬季來黃石國家公園旅遊的遊客在乘雪地車和雪上巴士之前也經常會先來此處取暖。

老忠實泉(Old Faithful)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間歇泉,以始終如一的“忠實”受到遊人追捧,人們早早就來到這裡,佔據看臺上最有利的位置,架起長槍大炮,靜靜地等待激動人心時刻的到來。
看臺後邊的小木屋就是鼎鼎大名的老忠實客棧(Old Faithful Inn)。 1873年黃石公園建立以後,有錢人蜂擁而來,為了滿足這些富人遊客的需要,年僅29歲的建築師羅伯特·雷默(Robert Reamer)。設計修建了老忠實客棧。客棧於1903動工,耗資14萬美元,1904年完工並對外營業,至今已有百年曆史。儘管這裡的房價高得離譜,(甚至比拉斯維加斯 五星酒店還貴)。但是所有來黃石的人,都期望在這座百年老店住一晚,不僅僅只是為了在酒店足不出戶,就可以觀看老忠實泉,更是為了體驗歲月的滄桑。每年10月底左右,因冬天過於寒冷, 黃石公園關閉,客棧也關閉。約在來年4月底才重新開業。因為房間相當緊俏。必須提前3個月預訂才行。

老忠實間歇泉。是每個來黃石的觀光客必須打卡的地方。老忠實泉每隔90分鐘噴發一次,每次噴發持續約十分鐘左右,噴發高度約20多米,這裡無疑是黃石公園最具人氣的地方。
遊客中心有一個牌子,預告老忠實噴泉下一次噴發的時間,誤差不超過十分鐘。根據這個牌子所示的時間來老忠實噴泉,既不會耽誤觀看噴泉,也不會浪費時間影響去別的景區觀光。

我們也是早早來到這裡佔據了有利位置,等了大約有20分鐘,就聽到地底傳來轟轟雷鳴,圍觀的人們頓時發出一陣歡呼,緊接著就能看見一小股泉水噴擁而出,隨著雷鳴聲越來越響,泉水也越來越大,噴出的高度也越來越高,它在十分鐘之內將一萬加侖(約38噸),溫度達93°C的熱水噴發到20米的高度,熱水呼嘯沖天,氣勢磅礴如萬馬奔騰,噴出的熱水遇到冷空氣迅速凝結成水蒸氣,形成一團巨大的水霧,攝人心魄,極其壯觀。
大約十分鐘後,轟鳴聲漸漸低下來,噴出的水霧也漸漸消失,直至徹底安靜下來。
圍觀的人們散去,又一撥觀光客圍上來等待下一次的噴發。

老忠實間歇泉(一)

老忠實間歇泉(二)

老忠實間歇泉(三)

大稜鏡(The Grand Prismatic Spring)是黃石公園第一美景。位於中間歇泉盆地,長91米、寬度75米、深49米、是美國第一、世界第三大溫泉。
從棧道上看過去,無數條金色彩帶的中心,霧氣瀰漫,隨風飄動,霧氣掩蓋下是一汪橢圓形的熱泉,藍瑩瑩的泉水深不見底,泉水每分鐘會湧出大約2000升的熱水。不斷地從池子裡溢位來,緩緩地漫過池畔,流向低地。遠遠看去,一片氤氳霧氣,宛如置身於雲霧繚繞的仙境中。
但是要看清大稜鏡的本來面目,站在棧道上是辦不到的,只有在天氣很好而且有風的時候,爬上後面的山上才行。各種雜誌上或公園廣告上的照片都是用直升機航拍的,一般遊人根本不可能拍出那種效果。

大稜鏡(一)
大稜鏡(二)

大稜鏡的令人驚歎之處在於湖面的顏色會隨季節而改變,由藍色到綠色、綠色到鮮紅、再由鮮紅到金色再到橙色。溫泉水中富含礦物質,使得水藻和菌落中帶顏色的細菌在水邊得以生存,那些五彩斑斕的色彩,全部是這些嗜熱菌生命的顏色。這些嗜熱菌把池子周圍砌出一波一波交錯縱橫的紋理,恍如為它穿上了一身流光溢彩的華麗服飾。嗅著從空中一陣陣隨風飄來帶有硫磺味的霧氣,凝視著那黃、白、綠、藍五光十色的誘人泉水,感受到一種超脫自然的寧靜,沐浴在這樣美景的懷抱中,似乎任何煩惱都蕩然無存,唯有這世外桃源般的仙境佔滿整個心靈。

大稜鏡旁邊是細刨花泉(Excelsior Geyser)。流出的熱水匯入旁邊的火洞河(Firehole River)裡。別看細刨花泉現在很平靜,但它狂暴起來很是了不得,1880年的一次高達90多米的大噴發,使該泉的矽質襯裡坍塌,1985年,再次爆炸式噴發,咆哮了47小時,高度也有90多米。從那以後,該泉就變得靜如處子,成為一個每分鐘產15,350升熱水的熱泉。1985年到現在它也沉寂也有三十多年了,難說哪天又有驚人表現。

猛獁象熱泉(Mammoth Hot Springs),1872年海登的調查隊給它起名為白山熱泉(White Mountain Hot Spring)。
猛獁象熱泉是目前世界上已探明的最大的碳酸鹽沉積溫泉,形成階地一大要素就是碳酸鈣。幾百萬年前馬姆莫斯地區底部的海水消失,為這裡留下了厚厚的沉澱性石灰石。當高溫的酸性熱泉溶解了大量的沉澱性石灰石。形成石灰泉華臺階。遠遠望去如鉗金鑲玉、晶瑩剔透。同樣的景色讓人想到四川黃龍的五彩池。

黃石木棧橋是黃石河與黃石湖的分界線,橋左側是湖,右側是河。

黃石河(Yellowstone River),被《國家地理雜誌》譽為" 美國 最後一條最美的河流"。發源於黃石國家公園的崇山峻嶺間。由於黃石河上游,是從懷俄明州西北部的阿博薩洛卡山脈(Absaroka Range)的揚特山峰(Yount)發源,流入黃石國家公園 ,經黃石湖形成兩處瀑布(瀑布總落差129米)後穿過壯觀的黃石峽谷,在伽德納(Gardiner, 蒙大拿州 )附近流出黃石公園。流經蒙大拿州廣袤的大草原後,最終在北達科他州的邊界地帶與密蘇里河相匯合。
黃石河由一條山間小溪逐漸變成寬闊、蜿蜒的河流,河流清澈見底,哺育著許多珍稀的魚類和野生物種,包括虹鱒、美洲野牛、北美鱘魚和麋鹿。所以它也是垂釣者的樂園、觀鳥者的天堂。每到深冬和春季,都有大批的觀鳥愛好者來到此處觀賞成群的禿鷹聚集築巢,在森林上空翱翔。

黃石河在黃石火山口邊緣,經黃石湖在釣魚橋流出,向北經萊哈德急流Lehade Rapids),緩緩流過海登谷地(Hayden Valley)由於地熱活動較少,谷內又有黃石河流過,蜿蜒的黃石河在此肆意流淌漫延,形成了壯觀秀麗的河流溼地景觀。
海登谷地平緩開闊,有密佈的森林、寬闊的河谷、河灘溼地水草豐盛,許多動物在這裡活動、因而成為黃石公園裡野生動物最多的區域。

黃石河在特羅費裡谷地(Thorofare Valley)流入 黃石湖。
黃石湖(Yellowstone Lake):是美國黃石公園內最大的內陸湖,海拔2300多米, 黃石湖長32公里,寬21.5公里,湖岸周長180公里。湖水平均深24米,,最深處達118米,它的唯一出口是 黃石河,它實際上是 黃石活火山口的中心,湖水清澈,是很典型的高山湖景觀。極目遠眺,山巒突兀而起,連綿不斷,因為海拔高,山頭上的積雪很難融化,遠遠望去是茫茫一片白。沿著群峰白皚皚的雪線以下,是蜿蜒無盡的原始森林,蔥鬱挺拔,成為藍色的天空和藍色的湖水間一道天然的分界線。

沿環園公路看到的湖岸線很美。湖水清澈透明,湖光山色,極其秀麗。 黃石湖周圍長滿樅樹和真樅等寒帶常青樹。長得俊俏挺拔,非常有型。這附近大部分樹林沒被1988年的森林大火波及,依然蒼翠欲滴。湖邊有不少噴泉出口,很多地方能看到霧氣蒸騰,這是其他地方的湖所絕不會有的景象。讓你驚奇它色彩斑斕的同時,也陷在熱騰騰的霧氣中,飄忽著夢一般的幻覺。湖中經常可以見到美麗的白天鵝自由自在地遊弋,同時它也是喇叭鵠和加拿大鵝等稀有水鳥的棲息處。

黃石湖水清見底,湖邊修有木棧道,據說湖水是冷水湖。但是就在湖邊卻零散著大大小小的溫泉眼,溫泉坑,湖水經過一個缺口流入 黃石大峽谷,呼嘯而下,形成著名的 黃石大瀑布。由於黃石公園、黃石湖含硫量很高,使得黃石湖的水看上去非常清徹,但是不能喝,不能游泳。
這裡最適於遊覽的季節是在每年的7月間,這時氣候最佳。過了9月,夜間漸漸寒冷,人煙轉少。到了10月初,大雪紛飛,變成粉雕玉琢的銀色世界。從12月開始,雪下得更深,人們寸步難行,出門要用雪撬和雪鞋,到了春天,寒氣稍殺,方可進行娛樂活動。

黃石大峽谷引人入勝之處,有屬於自己的巨集偉和壯闊,那些在大自然中極具生命力的風化火山岩石,璀璨瑰麗,大峽谷峭壁頂上長滿了鬱鬱蔥蔥的松樹,峽壁的顏色從黃色過渡到橙色、 從橙色過渡到橘紅色、 從橘紅又回到淡淡的土黃,在陽光下閃爍著耀眼的 光澤 ,炫爛奪目。猶如彩繪長卷,延綿不斷,—切看上去都像是用油彩塗抹而成,這種天然而成的油畫,既不會被山洪暴雨沖刷而去,也不會因風吹日晒而褪色。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引發了藝術家最寬巨集的靈感,藝術家的靈感則留給世人無以倫比的寶藏。
美國哈德遜 河派畫家托馬斯·莫蘭 (Thomas Moran,1837-1926年)。他出生於英格蘭博爾頓 ,1844年來到美國 。在探險途中,他完成了風景畫《 黃石大峽谷》,莫蘭的油畫深深地打動了華盛頓國會議員們的心,直接促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的誕生。該畫現藏於華盛頓國會大廈國賓廳。
在峽谷的邊上有一條小路,狹窄的小徑有巨大的石頭圍擋著,遊人登上這裡就能一覽峽谷的全貌。

在黃石公園的90個景觀中,排名第一的是黃石大峽谷。站在大峽谷觀景臺,從東往西俯瞰整個大峽谷,這裡是黃石公園最壯麗、最華美的景色。怪石嶙峋的峽谷間, 湍急的河水打著旋向下飛奔,在凹凸不平處狠狠地拍打上去,激起白色的浪花向四處飛濺。在熾熱的陽光下化作水煙細沫消失在幽靜的峽谷中。整個峽谷宛如一幅氣勢磅礴的風景油畫。恍惚間,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了地方,不是在黃石大峽谷,而是走進了盧浮宮的美術館。分不清眼前的峭壁,幽藍的河水。是真還是假。道不明是畫在山水中,還是人在畫中游。

流動的河水,給峽谷注入了靈氣,讓峽谷有了生命,流動的河水也因峽谷的生命而奔騰歡跳,是那麼的壯觀。當黃石湖水來到峽谷斷崖處,巨大的落差讓河水轟鳴著洩入大峽谷底,形成兩道壯麗的瀑布。如白色的彩練懸掛在峭壁上,咆哮著、轟鳴著,飛濺出片片水花,一經太陽的照射,就轉變成水氣從谷底翻騰而上,形成團團霧氣,繚繞在山谷間。天氣好時,還能看到彩虹。

下瀑布(Lower Falls),高低落差94米,比 尼亞加拉 瀑布高一倍。觀賞下瀑布的最佳位置是“藝術家”(Artist point)觀景點。遠看曝布像一條潔白的玉帶,掛在近百米高的斷崖上,湍急的河水飛流直下,湧入恢泓幽深的谷底,聲如奔雷,飛珠濺玉 如煙如霧。下瀑布南緣還有條湯姆大叔棧道(Uncie Tom’s Trail)可近距離欣賞瀑布,但需爬落差180米的山坡,沒有點好體魄就免了吧。

上瀑布(Upper Falls),高低落差33米高。雖不如下瀑布恢弘壯觀,但卻更令人驚心動魄。上瀑布關隘較下瀑布略窄,水流更急,洶湧澎湃,因為落差短,故而響聲如雷鳴,更讓人從心底感到震撼,滾滾而下的瀑布濺起的水花更大,騰起的水霧更朦朧,讓人更覺神祕。
據說黃石公園的名稱,就起緣於峽谷崖壁的黃色,故稱之為黃石峽谷,流經黃石峽谷的長河稱黃石河, 黃石河的源頭湖稱為黃石湖。
離開黃石湖前往鹽湖城,開啟美國東海岸和加拿大幾大城市的人文風情觀光。
縱觀美國 西部,感悟頗多:
這裡有全美最讓人神魂顛倒魂的都市風光,令人著迷回味不盡的情調。也有風光旖旎的濱海公路,多國多民族和睦相處的悠閒隨性。
有北美傳奇神祕的印弟安人悲歡離合,神祕咒語不可思議。也有天設地造的荒漠景觀,展現出西海岸震撼心靈的自然之美。
短短十幾天行程根本不夠看,本文旨在盡點微薄之力,倘若對朋友們赴美旅遊有丁點幫助,也就欣慰了。

結束語

近年來,本人陸續在螞蜂窩發表了幾篇遊記,願與蜂友分享,謝謝。
1、《 希臘 景點遊覽攻略(上篇)眾神的國度《 雅典 衛城一宙斯神廟—德爾菲一溫泉關 一梅黛奧拉》》
2、《 希臘 景點遊覽攻略(下篇) 我把海的故事說給你聽》
3、《 清邁 • 清萊 跟著梵音腳步走(帕幸寺 契迪龍寺 白廟 藍廟 黑屋 素貼寺)》
4、《《摩洛哥13天》 一本沒有讀完的書》
5、《奧捷匈三國記 聽 維也納 風中的小夜曲 看 哈爾施塔特 雲中的雨》
6、《奧捷匈三國記 夏日裡的吻 迷失波希米亞》
7、《奧捷匈三國記 匈牙利 多瑙河在這裡轉了個彎》
8、《稀裡糊塗收穫了一場驚喜— 貴州盤縣 妥樂村自駕4日遊》
9、《記憶的碎片(上篇)舊金山、洛杉磯、聖地亞哥、拉斯維加斯、一號公路、特色小鎮和墨西哥老城》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