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Go Travel

·環臺灣旅行記(上)

(版權所有,轉載請聯絡,更多內容參見www.jiezhuang.pub)

楔子


半個月前我完成了環臺灣島的旅行,很多人問我因何想起去環島,這純屬一個意外的機緣。

今年六月,我本打算去先辦好港澳與臺灣通行證,但是稀裡糊塗多辦了一個臺灣自由行的簽註,我都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時間可以去。未料一個月後,因為政治的原因,大陸停發了自由行簽註,於是我的簽註就成了絕版,頓覺得珍貴起來。到了十月,也有了空閒的時間,於是就決定去環島。

我對臺灣的印象比較淺,大致就是不錯的經濟,發達的電子產業,不同的體制等等。略深刻一些的大約就是日月潭了,因為小時候讀過一本連環畫,叫日月潭的故事,說的是大尖哥和水社妹如何勇鬥惡龍,讓被它們吃掉的日月重回人間。我翻來覆去讀了很多遍,但是從沒想過能親眼去看一眼,當時兩岸還是不友好的狀態,直到十年前,大陸人民才可以去臺灣旅行。後來去臺灣的朋友多了起來,他們返回來的資訊,卻是臺灣的城市還不如大陸繁華,但是對夜市的小吃普遍評價很好。

我對小吃當然沒有太多興趣,如同我在行走中國的其他地方一樣,我希望用腳步去丈量這片土地,瞭解這裡的人民和文化,用我的鏡頭記錄下來,併成為我的大中華影集的一部分。

手續很簡單,網上申請臺灣移民署的入臺證,買好機票就行,在幾天內我就辦好了。11月4日早晨,我從上海浦東機場搭乘飛機,約兩個小時後降落在臺北桃園機場。入境很順利,只是在檢查簽證和入臺證的地方,排隊略長。入境處的官員對我獨自旅行略有遲疑,但很快還是給我蓋戳放行。入境後,我在機場迅速辦好了三件事,一是兌換新臺幣,二是辦理了本地的上網絡卡,三是購買了一張悠遊卡,這三件事在後續的行程中證明是非常必要的。

辦完這些,我便從這裡啟程前往臺中,開始了我逆時針環島的旅行。

從桃園到臺中

臺中在桃園機場南邊約140公里,是臺灣的六大直轄市之一,被稱為六都,桃園也是其中之一,另外四個城市是臺北、新北、臺南和高雄。這六個城市的人口總數約1600萬,佔到臺灣總人口的七成。

六都全部分佈在臺灣西部狹長的平原地帶,平原東面的大部分地區則是連綿的山地,從北到南縱貫了整個臺灣島,其中,三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268座,這實在是令人驚奇。

臺灣地形圖

先列幾個數字對比一下,安徽最高峰黃山蓮花峰,1873米;山東最高峰泰山玉皇頂,1524米;福建最高峰武夷山黃岡峰2158米,湖北最高峰神龍頂3105米。3000米以上的高峰在整個中國中東部地區並不常見,而小小的臺灣島上就有268座,其中的最高峰玉山主峰更是接近4000米!

雖說大陸西部的極高山比比皆是,但是它們都生長在地形緩緩抬升的高原上。而臺灣是島嶼,西部平原海拔接近於0米,這樣巨大的相對落差,讓臺灣的山峰看起來高聳雲天。

從桃園到臺中的高速公路上,隨處都可以看到這些高大綿延的山脈。直到汽車駛入臺中市區,城市的樓宇暫時遮蔽住它們巍峨的身影。

臺中看起來並不是很摩登的城市,房屋有些老舊,大部房屋都是臨街而建的幾層小樓,底層是開放的迴廊,相鄰房屋的迴廊連線在一起,可供路人通行,遮風擋雨。這被稱為騎樓,幾乎所有的臺灣城市裡的老街巷都是這樣的格局,這在福建兩廣也很常見。

除此之外,可以看到一些古舊的日式建築,比如臺中車站的舊站房、臺中市政府,都是典型的日系文藝復興風格,它們的確也在日佔時期修建的。

臺中車站舊站房

原州廳建築內景

還有一個叫宮原眼科的所在,是旅行手冊的熱門地點,看名字以為是日本人開的眼科醫院,實際上是食品商店,以冰激凌和點心聞名,在販賣冰激凌的門店裡有各種膚色的遊客在排隊。

除了這些近代的遺蹟外,臺中市區的名勝不是很多,不過到了晚上,位於城市西北的逢甲夜市就熱鬧非凡起來。夜市因在逢甲大學的南面而得名,據說是目前臺灣最大的夜市,佔據了好幾條街區,美食娛樂一應俱全。

我走了一圈,一個印象是有數不清的抓娃娃機鋪子,看來是很賺錢的營生。在一家街角小店裡,我坐下來享用了今天第一頓“大餐”,一份魯肉飯,價格三十臺幣,摺合人民幣約七元多,非常便宜,口味也是很好的。用完餐,我徒步走回旅館去,這時大約九點多鐘的光景,沿途多數的小巷已經冷清起來,唯獨街頭小廟的香火不停歇。

逢甲夜市

臺中的街道不是很寬闊,卻很整潔,幾乎看不到垃圾,與此情形相悖的是,在馬路上少有垃圾桶,以至於我只好將垃圾暫時放進自己的揹包,這種情形不僅出現在臺中,臺灣的其他地方也是一樣,有時我也會走進便利店丟在那裡的垃圾桶裡。

大約走了一小時,回到了車站附近的旅館,旅館是我在手機App上訂的揹包多人間,價格比內地略貴一點點,但乾淨很多。同舍的兩人分別來自香港與日本,因為有些累,只問了兩句,沉沉睡去。

徒步環行日月潭

第二天早晨起來,我前往車站旁邊的轉運站搭乘汽車,前往日月潭。轉運站大約就是大陸的汽車客運中心,但有一些不一樣,這裡沒有一個集中的售票視窗,而是每個客運公司都有自己的櫃檯,經營著自己公司的線路,我諮詢了一家公司,售票員告訴我,這裡沒有去日月潭的車,我必須在往北走大約200米,去南投客運坐車。

南投客運的車站就是路邊一間普通民房,放了兩排椅子,乘客坐在這裡等,車來了,就停在路邊,會有工作人員招呼大家上車。可以買票,也可以刷卡,支援幾種卡,悠遊卡就是其中的一種,並且這條線路上可以半價。這就是辦悠悠卡的好處,方便且能省錢,幾乎全臺灣的公交與地鐵線路上都可以用。大部分車上車時刷一次,下車也要刷一次,按里程計費。臺灣公交車的每個座位的頂上都會有一個下車按鈕,如果要下車的話,需要按鈕,否則司機可能會開過站不停。

有的公交站會有電子到站指示牌,有的沒有,有的會貼著班次表,有的也沒有,但是一般來說可以在手機訪問公車公司的官網,都可以查詢到準確的資訊。總得來說,雖然制度上有些不一樣,但是臺灣的公交系統是相當發達了,幾乎覆蓋了大部分的區域。

從臺中到日月潭西岸的水社,只有70公里,卻因為繞路用了近兩個鐘頭。到達後,我將揹包先放到旅館裡,並向前臺的小夥子打聽徒步環行的可能性,他很熱情的與我交流,告訴我徒步應該是可以的,全程有37公里,大約要走八九個鐘頭,但很少有人這樣挑戰。

我想挑戰一下,並且這是最利於我邊走邊拍攝的方式,於是即刻出發。我的計劃是從所在的水社沿潭順時針行走,在日落時趕到東岸的伊達邵,在那兒可以拍攝夕陽。接著,繼續沿著南邊完成剩下的半環,如果夜間不便行走,就搭乘交通工具。


這個計劃的前半段十分順利,我一路欣賞日月潭的碧水和四周雲霧繚繞的高山,一路拍照前行。大約在四點鐘到達了日月潭的東北角,在稱為大竹湖附近的湖面上有一處泉眼,水噴湧而出,發出巨大的聲音,這被稱為日月湧泉,是日月潭的水源,日佔時期修建了地下管道引濁水溪的水進來,形成了今日的湖面規模,而早前湖面要小一些。如果那樣的話,徒步環譚倒也輕鬆些。

日月潭與遠處的大尖山

日月湧泉

接著我行走到青蛙石和伊達邵之間的湖岸步道,在這裡順利拍攝了日月潭的日落。到了伊達邵時,天色已向晚。

伊達邵是東岸的一個鎮子,原來是邵族原住民的村落,此前提到的大尖哥與水社姐的故事正是來自邵族人的傳說,這裡已經成為東岸的旅遊景區,白天有船往返於西岸水社碼頭,也有環潭公車經過。

我看了天色和地形,前面還有幾座山要翻越,於是便想著搭公車,但是出乎我的意外,環潭的公車只能往南開到五公里的玄光寺,然後原路返回水社。上車的時候,司機很熱心的提醒我,這是最後一班車了,到了玄光寺只停留二十分鐘就要往回走。

我很糾結是跟車原路從北岸返回,還是繼續徒步走南岸完成環湖。最後決心還是要環湖走完全程,於是我在玄光寺下了車,謝過司機,繼續向南走。

日月潭夕照

這時,西邊最後一點餘光也沒有了,山路上漆黑一片,樹梢較稀薄的地方,還有月光透下來,茂密的地方可以說伸手不見五指。在地圖上,這是一條標明為縣道的主幹道,但是大部分路段卻連路燈也沒有,僅僅在山路的拐彎處有幾盞,這些燈就像燈塔,讓我覺得有了希望,可一旦走出它的光亮,又沉沒在漆黑的林子裡。

開始的時候偶爾還有車經過,一會兒連過路車也沒有了。我開啟手機的閃光燈照著路,手裡握著迷你三腳架,防止遭遇到什麼危險的情況。

就這樣又走了幾公里,過了兩個隧道,山路開始向下盤旋,而遠處出現了燈光,那是一個村子。我看了地圖,是一個叫頂社的地方。這並沒有使我感到開心,在我的經驗裡,村子裡遊蕩的狗是個大麻煩。

沒有路可以繞過去,我硬著頭皮往前走。果不其然,在經過一個院落時,一隻半人高的黑狗竄到我跟前,對著我狂吠。我裝著不理它的樣子大模大樣往前走,它緊跟著我,走了大約半里路,接著又叫起來,惹得四下裡七八隻狗一起跟著叫了起來。我有些恐懼了,如果這麼多狗一起攻擊我,將毫無招架之力。還好,一會兒,這隻狗撤了回去,也沒有更多的狗跟過來。

但是前方還是有狗在叫喚,路燈下也出現了蛇的蹤跡,這時我的後方傳來了汽車馬達聲,我決心招手求助。車停了下來,車上有兩位男士一位女士,他們問了情況後,很熱心的把座位上的東西搬到後備箱,騰出空座讓我上車。但是問了我的目的地後,發現並不同路,只能捎帶我兩公里。他們把我送到了路邊的一個派出所,繼續往他們的方向駛去。派出所的警察告訴我,前面沒有村莊,不會有狗了。剩下的路還有六七公里,果然是沒有狗來騷擾了,而且到了向山這個地方以後,路又從山間回到了湖邊,遠遠看見了湖心島。但這時體能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晚上九點鐘,我回到旅館,完成了環行,這一圈整整用去了九個小時。


旅館的小夥子和我說,明早可以到朝霧碼頭拍攝晨霧,但是我確定自己起不來,必須好好睡一覺恢復體力。

這一覺並沒有睡很久,七點多醒來,收拾好行李往水社遊客中心方向走,在那裡搭乘九點鐘前往阿里山的車。在這之前我還有些時間,於是登上了建在附近一座小山上的涵碧樓,這是一座很有名的建築,最早是日本人修建的,後來又曾作為蔣介石的行館,他在這裡住過很長時間。這裡確是觀賞日月潭美景的最佳地點之一。雖然已經過了清晨,太陽已經升起,但是仍有一層薄霧在群山與湖面上飄蕩,嘆為仙境。

昨日經過的玄光寺、玄奘塔也都遠遠出現在山水卷軸中,這些建築包括環湖的公路都是當年蔣介石指示建造的。玄奘塔裡供奉著的玄奘頂骨舍利,還是來自南京大報恩寺的三藏塔地宮,1942年被日軍從南京掠走,訊息敗露後日本人迫於輿論歸還,但仍保留了部分在東京慈恩寺,戰後日本贈送了一些舍利給臺灣,被迎到這裡供奉。

在涵碧樓山腳下的潭邊,有蔣公涼亭,據說他常坐在這裡,思念家鄉奉化的山水。

涵碧樓觀湖

遠眺臺灣最高峰玉山

從日月潭到阿里山的公共交通極其不便,每天只有員林客運公司的兩班車往返於兩地,並且還需要提前預約,我之前頗費周折,才找到這個交通方法,按要求提前傳送了電子郵件,對方很快回復並請我再確認行程。

這樣繁瑣的流程,是因為這條線路被稱為臺灣地質最複雜的線路,經常因為地質災害而中斷,對客車也採取管制措施,上午只開放阿里山方向的單向交通,下午開放往日月潭方向。一般來說,地質條件不太好的地方,往往也是自然景色最為壯觀的地方,這裡也不例外。

首先在日月潭以南不遠,跨越濁水溪,濁水溪是臺灣的最長的河流,發源於中央山脈,幹流橫貫中部,注入臺灣海峽,是臺灣南北的地理分界線,接著,沿著濁水溪的支流陳友蘭溪的谷底前行,直到和社。接下來的里程,大多是在海拔兩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嶺間盤旋,在塔塔加(Tataka)附近並且可以清晰地看到海拔四千米的最高峰玉山主峰。

濁水溪

玉山主峰

塔塔加這個地方本身的高度也有2600米,公車在這裡停車下車休息,有些涼意。這兒也是前往攀登玉山的必經之路,玉山附近的大部分地區已經被闢為國家公園,園區無人居住,自這裡開始,只有指定的徒步小道供探險和登山客行走,如此安排是為了自然保育,公園裡有眾多珍貴物種繁衍生息,據說還有臺灣黑熊的蹤跡,如今是臺灣觀光的吉祥物。

我之前曾想過要去攀登玉山,但仔細研究以後,發現不可行,因為沒有快捷的交通輔助,必須徒步走過去攀登,除非是專門安排四五天,中途搭帳篷過夜,才可以走完。不過如今即使遠觀一下,這也足夠震撼了。

塔塔加附近的山景

塔塔加這個詞來自鄒族,之前還有提到邵族,他們都是臺灣的原住民,在大陸一直稱為高山族,這個詞在臺灣已經不再使用。這些族群在人種上屬於馬來人,語言屬於南島語系,但各族群的語言、文化、習俗都有所不同,甚至差別很大,有些部族在20世紀還屬於母系社會形態,而有的則屬於父系社會,所以現在臺灣將其按人類學分類,分為十多個少數民族,統稱原住民。

原住民原散居於臺灣各地,停留在原始狩獵和刀耕火種的部落時代,後來漢族移民大量到來,在西部開墾農田,擠壓了一些部落的生存空間,因此被迫遷移到中部的高山上,所以才有高山族的說法。除了鄒族,邵族外,還有布農族,泰雅族,太魯族,賽德克族,賽德克族人因在其首領莫那魯道帶領下激烈反抗日本人而聞名,前些年被拍成電影,這就是在兩岸風行一時的《賽德克巴萊》。

還有一些原住民部落,留在平原上繼續生活,接受了漢人的農耕文明,互相通婚,說漢語,實質已經被同化,稱為平埔族。之前清代,認為平埔族人已開化,稱其為熟番,居於高山上保留原來生活方式的各族稱為生番。這種說法,與當時湘黔一帶,將苗人分為生苗,熟苗是一樣的。

20世紀初拍攝的原住民照片(來自網路)

原住民和漢人的文化在碰撞之初,也是殘酷的,原住民的一些部落驍勇善戰,有出草獵頭的傳統,消滅敵人後割去首級,將骷髏塗漆,收集於家中,愈多者越受族人尊敬。被獵走的漢人頭顱不在少數,而漢人也組織起來對抗清剿,這種情形在大陸兩千年來的開化史中十分常見。如今,原住民的生活已都現代化,與漢人無別,而在歌唱方面,原住民歌手卻有高於常人的天賦,造星眾多,大陸熟知的臺灣明星張惠妹,動力火車,羅志祥,田麗等等皆是原住民或混血。

過了塔塔加,這一段公路稱為新中橫公路,又稱為阿里山公路,再前進十公里,就到了阿里山森林公園。其實總的里程不到一百公里,卻費時三個小時,可見山路難行。

雲霧繚繞的阿里山

如果在大陸問別人臺灣有什麼山,可能大部分人都會脫口而出,阿里山。阿里山實在太有名了,但是之前我有提到臺灣的3000米以上的山有268座,為什麼單單阿里山會這麼出名?

如果看一下旅遊手冊,都會提到阿里山有五絕,就是雲海、日出、晚霞、神木和小火車。小火車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因為阿里山是這些高山中最早通了鐵路交通的。日本割走臺灣後,日本人在阿里山這一帶發現有很多巨大的樹木,很多樹齡都在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日本人把這些樹稱為神木。日本人的建築是很喜歡用木頭的,所以他們就想方設法把這些神木給鋸倒運回日本去。為了從高山上運,他們從西部最近的城市嘉義修建了一條專用鐵路到阿里山上,然後用小火車把這些樹運下去,因為有交通可以到達了,來觀光的人也多了,阿里山從此就成了網紅打卡地。

阿里山森林

阿里山森林鐵路與小火車

所以,阿里山的出名大約就是始於日佔的1920年代,在更早之前的清代,阿里山和其他的山地都是政府設立的禁區,劃歸原住民,按自己的傳統方式生活,禁止漢人闖入。

日佔以後,日本人不允許島上有任何地方在他們的治理之外,便使用武力佔領原住民的地盤,於是發生了激烈的對抗,當然最後是原住民當然無法抵抗已經現代化的日本軍隊,最後只能降服。失去了傳統生活方式的原住民,只能去給日本人做苦工,搬運木材,換一點可憐的錢財,賽德克族的霧社起義也是在這個背景之下爆發的。

日本人砍走了大量的木材,只留下少量的神木倖存,當然,現在看起來依然是鬱鬱蔥蔥,但是大部分的樹都是在近幾十年裡補栽的。

神木

除了神木和小鐵路隨處可見,另外三絕日出、日落、雲海就要看天氣了。在阿里山山區,通常上午晴朗的天氣會多一些,下午開始起霧,晚上就要下雨。如果雲層低一些的話,上到一些山峰的頂上,可以看見雲海。我抵達時,就看見了雲霧在山間飄蕩的壯觀景色,而待我進了林子以後,滿山片野,就只有霧氣,遠處的山峰再也看不見了。

雲霧繚繞的阿里山

午後阿里山間的霧氣

如果要看日出日落,就得在這裡住一個晚上,並且要到山頭上去看,可以爬上去,也可以乘坐去祝山的一個支線小火車。

我沒有這樣的計劃,於是在天黑之前就搭乘末班車,下山去嘉義。

下山沒走多遠天就徹底黑了,車窗外一片漆黑,偶爾會看見零星的燈火。這條路和上山的道路一樣,全是在山區裡盤旋,司機的技術很好,可以說是開得飛快。而我開始暈車,我大概已經有30年沒有暈過車了,渾身難受。因為這一整天都沒有吃什麼東西,想吐又吐不出來。就這樣大概忍受了一個半小時,隨車從海拔兩千米下到幾乎零米的嘉義市,當車駛出山區,不適的症狀便消失了。

下車後,我坐在便利店休息,將揹包裡的水拿出來,發現在山上擰上蓋子的塑料瓶已經擠壓變了形,可見這山上山下的氣壓相差很大。據說有些人在阿里山也會發生高原反應,所以還是要格外注意的。

阿里山門戶嘉義

嘉義是一座小城市,大多數遊人到訪這座城市的目的就是在這兒中轉去阿里山,它自日佔時期起便是進出阿里山的門戶。這裡是阿里山森林鐵路的的起點,日本人把從阿里山砍下來的木材運輸到這裡,再通過縱貫線鐵路轉運到海港去。

遊客也可從這裡搭乘小火車前往阿里山登山遊覽,稱為北門驛火車站現在還在運營,是日本風格的一個小站。

北門驛(北門車站)

在不遠的地方,還有一處森林鐵路車庫和維修廠,在一些鐵路上陳列著老式的火車頭和車廂,供人們參觀。

阿里山森林鐵路庫區

在整個嘉義市區,我的感覺是,日系風格留下了很多的痕跡,包括民居也有著日本的影子。在北門驛的南面有一處文創園區,幾乎全是日式的房屋,有一些人穿著和服拍照,可見兩岸人民在對日本文化的態度方面是很不同的。

嘉義街景


日本風格的室內陳設

以前有一個朋友到南京來,他在路上見到豐田的計程車,就很驚訝,說你們南京這座城市怎麼可以有日本的汽車,可見八年抗戰的記憶是深深根植在國人記憶裡的。

臺灣因被日本割去,沒有經歷過抗戰,提到那段歷史,絕大多數臺灣人會用一箇中性的詞,日治時期,而不會像大陸人民表現出強烈的民族情緒。

不過須知日本自1895年割走臺灣以後,當時的臺灣的漢族士紳百姓群情激憤,自發拿起武器阻擊日軍,日本人原計劃很快就能接收臺灣,但是沒有想到抵抗那麼激烈,加上高山密林裡瘴氣肆虐,損失也是慘重,天皇的近親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也戰死在這裡,據說日本人一度曾想把臺灣賣給法國了事。

後來,日本人採用剿撫並用、分化瓦解的政策,臺灣的局面才算平定下來,但是漢人仍然保留原有的生活方式。到了1930年代以後,日本開始全面軍國化,在臺灣推行皇民化運動,要求老百姓講日語,甚至改日本名。

臺灣人民看似順從了,但是待到臺灣光復,老百姓還是歡呼雀躍,一夜間全恢復漢名,當年有學者感慨道,“皇民五十年,一夜被吹走”,可見華夏文化在臺灣的根基始終未曾動搖。不過,國民政府接手後不久,內戰爆發,時局動盪,經濟凋敝,兩年後臺灣爆發二二八事件。 嘉義就是當時官民衝突最激烈的地區之一,如今市區南部還有一座公園紀念這個事件。現在臺灣島內對日本人佔領臺灣的看法,似乎有正反兩個方面,一般認為日人在基礎建設、經濟發展等方面,給臺灣帶來了一些進步,這也是親日派的看法之一。

我看了一座日佔時期建造的監獄,本來是打算走馬觀花,隨便看看,到了門口,警衛和我說,在整點的時候會有老師來帶領我進去參觀講解。於是我等了一下,連同我在內一共只有五位遊客來此,過了一會兒出來一位老先生,熱情和我們打招呼,介紹了監獄的基本情況,開始時他夾雜著一些閩南話,一會兒他問大家,聽臺語有沒有問題。我就說,不好意思,我是大陸來的。他便道歉,說還是說國語好了。老先生看起來應該有六七十歲,非常熱情,也很有激情。整個講解不收一分錢的費用的,而老先生面帶微笑整整講了約一個鐘頭,講解非常細緻,並且歡迎我們隨時和他互動交流。我對老先生的敬業和禮貌印象十分深刻。

嘉義舊監獄

實際上,在整個臺灣之行中,大多數人都給我留下了禮貌的印象,我聽到的最多的一個詞是是謝謝,去便利店的時候買東西店員說謝謝,不買東西只是問各路,店員也會說謝謝光臨。上下車的時候,乘客會謝謝司機搭載自己,司機也會回一句謝謝乘坐。在大陸,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講文明禮貌,雖然這幾十年來整個社會也是很有進步,但是要全民達到這樣的水平還有一些路要走。

嘉義在北迴歸線上,從這裡向南,就進入了熱帶,但是在北迴歸線上的嘉義據說在冬季裡寒流來襲時還是偏冷,當然因是海洋性氣候,要比大陸東部地區暖和太多。

從嘉義到臺南,我選擇搭乘火車。嘉義火車站在市中心,站房很小,同樣也是古老的歷史建築,有三個售票視窗。我以為買票和在大陸一樣需要證件,潛意識拿出了通行證,然而卻被告知不要任何證件。我請售票員給我最近一班去臺南的票,他給我的票是兩分鐘後的,我覺得這時間很緊張,然而看了看,月臺入口就在旁邊,並且無需安全檢查,刷票就進了月臺,立刻上車,很方便。

這一列車叫自強號,是臺灣客運列車中比較先進的一種,每節車廂只有九排座,每排只有四個座位,非常寬敞,票價也算親民,從嘉義到臺南,大約60公里,人民幣約30塊,40分鐘後就到了臺南。

嘉義車站

日本風格的室內陳設

古都臺南

臺南也是六都之一,更是臺灣歷史中最重要的城市。

談到臺灣的歷史,能想到什麼呢?相比大部分人都知道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故事,而這一切就發生在臺南。如果想了解臺灣的歷史,就要到臺南來看。

我去的第一個地方是安平古堡,它的另外一個名字叫熱蘭遮城,這是臺灣歷史上的第一座城池,1624年由荷蘭人建造。

熱蘭遮城故址,今安平古堡

在大航海時代,荷蘭東印度公司(VOC)是當時海上最強的力量,在印尼爪哇島設立據點巴達維亞(即今日雅加達)後,向北擴張到臺灣海峽,他們最初的據點設在澎湖列島,而澎湖已被納入明朝福建省的管轄,於是雙方爆發了海戰,最終大明水師在金門料羅灣大敗荷蘭艦隊,這一戰的總指揮是曾經的海盜王鄭芝龍,也就是鄭成功的父親。

荷蘭人失敗後,簽訂條約,從澎湖轉移到臺灣西南的一處海灣小島上設立據點,這就是熱蘭遮城。

當時的臺灣島上,除了原住民,西部已經有許多福建一帶百姓私渡到這裡墾荒定居,形成自然的村落,但是明朝政府將臺灣視為化外之地,所以荷蘭的熱蘭遮城是臺灣歷史上第一個有官方行政組織的城市。
除了熱蘭遮城,荷蘭人還在島內岸邊修建了普羅民遮城,即今赤坎樓。因荷蘭人人數有限,他們也就僅限於能控制檯南附近一小片地區,作為基地開展與中國和日本的貿易。

普羅民遮城故址,今赤坎樓

之後的幾十年裡,大陸的局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清軍入關,一路向南,勢若破竹。鄭芝龍降清,他的兒子鄭成功卻率兵抵抗,並一度打到南京,可惜兵敗南京城下,只能退據廈門,岌岌可危,於是他目光投向了臺灣島。在1661年,他帶領25000名士兵,百艘戰船向臺灣的荷蘭人發起進攻。他繞過熱蘭遮城,趁漲潮從北邊的鹿耳門水道突襲首先佔領了普羅民遮城,然後圍困熱蘭遮城,這一策略非常有效,荷蘭守軍在堅守了幾個月後投降,懇請鄭成功讓他們體面撤離。

荷蘭人繪製的熱蘭遮城一帶的地圖(圖片來自網路)

鄭成功攻克臺灣後,將熱攔遮城改為安平,普羅民遮城改名赤坎樓。如今荷蘭人的建築已早已成了廢墟,今日所見都是後世重建的,風格大不相同,而地形也已滄海桑田。當時安平是小島,赤坎樓前波濤聲聲,它們之間是一個巨大的海灣,稱大灣,後來就演化成臺灣,這就是臺灣島名稱的由來。今天的赤坎樓已經是市中心,而安平到海邊都有兩三公里的路程,是因為臺江帶來的大量的泥沙填海而成。

鄭成功在在驅逐荷蘭人後三個月後去世,他的兒子鄭經奪權從廈門來臺繼承了他的明朝延平王爵位。自明鄭時代,中國人開始在政府的主導下大規模、有組織地對臺灣島進行屯墾開發,並且建立了與中原王朝一致的社會制度和文化體系,文化上的功勞也是後世將鄭成功稱為民族英雄的重要原因。

鄭經主政時始建的臺灣首座文廟

今日在臺南各地隨處可見鄭成功的雕塑和遺蹟,也存有延平郡王祠和鄭成功祖廟祭拜他。在延平郡王祠旁邊,還建有鄭成功博物館,收藏與他有關的文物與史料。

鄭成功像

紀念鄭成功的延平郡王祠

明鄭在臺灣經營了幾十年,最後被其投降清朝的水師將領施琅擊敗,最後鄭經之子鄭克塽歸順清朝。1684年,康熙設臺灣府,府城臺南。直到19世紀末,臺灣建省將省會設定在臺北以前,臺南一直都是臺灣的政治中心。

在後人的評論中,明鄭失去臺灣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鄭成功與施琅分道揚鑣。滿清乃是馬背上的民族,不習水戰,所以當時是沒有將領能夠統帥一支強大的水師去攻克臺灣。而當時鄭成功和施琅,原本情同兄弟,不料兩人生隙,導致施琅降清,鄭成功一怒之下,殺其父兄。施琅從此與明鄭勢不兩立,這怕是鄭成功在政治上的最大失誤。

後來,鄭成功早逝,施琅拿下臺灣以後, 倒是顯出其大將風度來,他非但沒有清算,反而跑到鄭成功祖廟在鄭成功像下跪哭,臺灣百姓紛紛贊其有德有義。

200多年後,有日本人效仿施琅做了同樣的事情,1895年,日本人佔了臺南後,日本副總督高島前往延平郡王祠拜祭鄭成功。他的做法一方面是借祭鄭成功來拉近與臺灣百姓的感情,另外一方面,一些日本人也認為鄭成功是民族英雄,但是日本的民族英雄。因為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氏是日本人,並且鄭成功也是出生在九州島並在那裡成長到六歲。在日佔期間,日本人對延平郡王祠進行了修繕,並改名為開山神社。臺灣光復後又被改回為中式的祠堂,不過今日可見仍為田川氏保留了的日式的牌位。

鄭成功祖廟前的鄭成功母子像

臺南的廟宇眾多,其實不僅是臺南,整個臺灣,都有無數的廟宇。我曾感慨近年來大陸的修廟熱,幾乎重現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盛景,但與臺灣相比,真是小巫見大巫了。其數量之多,歷史之久,建造之精美,信徒之眾,令人歎為觀止。而這些廟宇在信仰上林林總總,不拘一格,更加多元化,這一特點一開始讓我覺得很困惑,我到訪過很多大陸的名剎,對儒釋道的神祗略知一二,但是在臺灣的廟宇裡,對一些神卻知之甚少,比如保生大帝,廣澤尊王,開漳聖王,青山王….

這些神明在正統的道教與佛教典籍中是找不到的,他們全都來自於閩南的古代名人,如保生大帝原名吳夲,北宋時泉州安溪人,是當時的名醫;廣澤尊王是五代後晉時,泉州安溪一位早逝的得道少年郭忠福;開漳聖王陳元光是唐代派駐閩南的將領,使泉漳一帶得以開發;青山王張悃則是東吳將領,曾治過泉州惠安等地,被泉州後人尊為當地的守護神。這些傳說與媽祖林默有著共同性,都是當地有德行的普通人化為神,受到民眾的頂禮膜拜。包括鄭成功,後來也被尊為開臺聖王,成為神明,供奉在一些廟宇裡。

臺南武廟

武廟內的關公像,手中的《春秋》顯示了對細節的考究

這就是傳統的中國民間信仰,一切都可以造神,臺灣繼承自閩南,而後基本全盤保留下來。在大陸的其他地區,其實也可以看到,比如關羽,孔子先後被神化為武聖,文聖,分別被尊進武廟和文廟,在全國各地都是可見的。我在湖南長沙等地,也有看到宋代的起義首領鐘相揚麼被封神,在廟宇裡供著,而在北方,因為幾百年的政權更替,民族混居,這樣的傳統就逐漸少見了,而在六七十年代的革命中,幾乎盡毀,直到近些年才這些文化才開始復生。與臺灣不同,大陸這些年的文化復興很多是由政府機構主導的,而臺灣的寺廟大多是民間自發自營,很多寺廟裡可以看到某某財團法人的文字,實際上就是受捐贈的非公益性組織法人。臺灣人民普遍保有的問神占卜的習慣,從不吝捐資,因此寺廟的香火得以綿延不絕。

對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學者來說,臺灣可謂是民間信仰的活化石,非常有研究價值。在大陸地區常見的城隍廟遺蹟,現在的居民幾乎都知道它過去是做什麼的,在臺灣,你就會了解它是陰間的地方衙門,供奉逝去的地方官。與人間的府衙相同,設有各種官吏,掌管當地的陰間事務。因為屬於陰廟,所以是不可以白天去拜的。

臺灣府城隍廟

寺廟在臺灣社會中有著很高的地位,所以有很多重要的歷史事件發生在寺廟裡。我在赤崁樓南面的大天后宮裡參觀時,看到南側一塊簽在牆壁裡的石碑上寫著“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立”幾個字,晚上燈光昏暗,很多文字頗難辨認,大致是記載了施琅奉旨討臺灣的事蹟,這塊碑就是著名的施琅平臺紀略碑。這座大天后宮看似是普通的寺廟,卻深藏著臺灣的近代史。它本是明鄭時代寧靖王朱術桂的府邸,鄭克塽決心降清時,朱術桂寧死不從,是明朝最後一個殉國的朱姓王,他的五個妃子也自殺殉國,現在臺南南門外的五妃廟就是後人敬仰五妃的節義氣,化為神立的廟。

後來,施琅大軍入臺,鄭克塽迎見施琅,受降也是在這裡,再後來,施琅為報天妃保其大軍順利收臺之功,改此地為天妃宮,立此碑紀平臺之事。

大天后宮內的施琅平臺碑

臺南的古蹟數不勝數,可以說一部臺南的歷史就是臺灣的文明史,當然也看到近代的遺蹟,日本人建造的臺南州廳,現在改為臺灣文學館,收藏和展覽臺灣的文學作品,我參觀時,裡面正有一個特展,講的是戰後外省人的思鄉文學,特別製作了一個“您籍貫是哪”的互動遊戲,有一位老者帶著孫女在這裡玩耍,小女孩很天真的將代表自己籍貫顏色的圓球投到對應的洞裡,她對這個遊戲的含義應還並不瞭解,但是老者的白髮,分明訴說著另一段故事。

臺灣文學館

南部港市高雄

高雄是臺灣南部最大的城市,也是六都中僅次於臺北的第二大都市。港口是這座城市的名片,它是臺灣的第一大港,也曾一度位列全球第三大海港,全臺灣六成的海運貨物經由高雄港進出。

高雄港

高雄並非它的本名,這聽起來就是一個日本名字,此前這裡叫做“打狗”,來自本地原住民馬卡道語Takau。日佔期間,日本總督覺得這個名字不雅,因其發音同日文的高雄,故改名為高雄,沿用至今。但是市內的還有一些地方冠以打狗之名,比如有名的打狗英國領事館。

這座領事館如今只是歷史遺蹟,且是目前臺灣現存最久遠的西洋建築。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中國戰敗被迫與英國簽訂北京條約,將臺灣全島闢為通商口岸,此後,英國人在這裡建立了這座領事館。它建在打狗港出海口北岸的柴山上,地理位置極其險要,外可望萬里海疆,內可觀高雄全景,當年英國人憑著武功取得的社會地位可見一斑。

打狗英國領事館內展覽的中英北京條約募本

打狗英國領事館建築

從打狗英國領事館眺望高雄夜景

領事館山下的這邊海濱稱為西子灣,這裡的日落在過去被選為臺灣八景之一,附近的中山大學,被稱為臺灣最美的校園。

西子灣暮色

在西子灣南部,有一的狹長的島嶼稱為旗津,島靠近市區的一側是港區,另一側朝向臺灣海峽的沙灘,這裡海水清澈,但是沙灘是黑色的,是因為這裡的沙來自河流的泥沙,其中夾帶了大量上游山石的碎屑,因此呈現出黑色來,不過走在其上,也是鬆軟的。

旗津島黑沙灘

旗津島的盡頭,與北岸柴山相對的地方同樣有一座小山,兩山成犄角,成為高雄港的天然門戶。山的北部最高點有燈塔,南邊建有巨大的炮臺,是1840年清政府所築,1895年日軍進攻南部時,義軍據此抗擊,被吉野等艦擊毀。今日燈塔、炮臺俱已成觀光景點,但高雄仍然是臺灣最重要的軍事基地之一,在高雄港,就能看到進出的大型海軍艦船。

貨輪正在出港

旗津炮臺下的沙灘小鎮

從旗津到西子津有渡船往返,班次密集,所用的船與南京浦口下關之間的長江渡船很相似,下層可以載摩托和自行車,上層載人。高雄的主幹道格局與南京這樣的城市也有些接近,並且同樣開通了地鐵,在臺灣稱捷運,除臺北外也僅有高雄開通,現在有紅線、橙線兩條線路,它們交會點換乘站美麗島車站因其被稱為“光之穹頂”的巨大的玻璃穹頂而出名。

美麗島這個名稱是用來紀念1979年發生在高雄的美麗島事件,因參與事件的主要人士是美麗島雜誌社的社員而命名,該事件的具體資料現在很容易找到,它對後來臺灣社會的走向發生了巨大的影響,當年被審判和囚禁的人士中的許多現在已成為黨派大佬,左右臺灣的政局了。

美麗島玻璃穹頂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