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Go Travel

澳門(蜜蜂)(蜜蜂)香港八日遊 ③『 龍環葡韻 』

龍環葡韻

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
【開放時間】
1、10:00 — 19:00(18:30 停止入場)
2、逢星期一休息,免費入場
【交通】
11、15、22、28A、30、33、34 在官也街站下車

現在參觀“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是免費滴,以前似乎要門票的。當時第一棟別墅是展示澳門土生葡人的家庭生活及文化;第二棟別墅是《藝文薈澳》之一的弗朗西斯科·列蒂的畫展《彩色亞洲》;第四棟別墅是《藝文薈澳》之一黃家龍的雕塑《踱步者》。第三棟別墅展示各種特色工藝品的、第五棟別墅沒有對外開放。龍環葡韻給人的感覺非常舒適悠閒,漫步在樹蔭下特別清爽愉悅。

龍環葡韻
“龍環葡韻”是澳門八景之一。“龍環”是氹仔舊稱,“葡韻”是指這裡葡萄牙建築風韻,包括海邊馬路的葡式住宅、嘉模教堂和公園一帶如詩如畫的迷人景緻,其中以五幢碧翠凝綠的建築物最具代表性。
這五幢洋房於1921年落成,曾是高階官員府邸,也是具代表性的土生葡人住宅。1992年,這五幢建築被評為具有建築藝術價值的建築群。經徹底修復後,政府將這一建築群開闢為博物館區,名為“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自1999年底開始對外開放。
2016年9月,澳門特區政府重新整合和活化龍環葡韻的五幢建築物,由西向東分別更名為“葡韻生活館”、“匯藝廊”、“創薈館”、“風貌館”、“迎賓館”,當中結合特色展覽、露天表演及節慶活動等元素,使龍環葡韻成為展示葡語國家文化,以至世界各國文化特色的舞臺。

① 葡韻生活館
“葡韻生活館”展示澳門土生葡人的生活起居、裝飾擺設及圖片等,重現澳門昔日土生葡人的生活場景。土生葡人是指葡萄牙人與華人、東南亞的馬來人、菲律賓人及南亞的印度人通婚後形成的族群。土生葡人有自己的語言和生活方式,他們通常信仰西方的宗教,卻有著明顯的東方生活習慣。

② 匯藝廊透過不定期舉辦展覽,豐富市民的餘暇生活。此外,匯藝廊亦可供各國領事館借用,作為各國文化藝術的展覽交流場地。透過本地與世界不同國度之間的文化藝術交流,增添文化旅遊元素。
③ 創薈館主要作為澳門與葡語國家的文化、資訊和相關產品的展示、銷售及宣傳平臺。地面層主要展示、銷售與氹仔及葡萄牙特色相關的文化產品、書籍及出版物等;一樓為舉辦臨時展覽的空間。
④ 風貌館透過不定期舉辦以土生葡人及路氹地區為題材的專題展覽,展示有關土生文化及路氹的民生、信仰、建築、飲食等,藉此反映土生葡人及路氹地區的過去及現狀。
⑤ 迎賓館主要用於接待外賓和舉辦活動。

No.1 別墅 葡韻生活館

“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裡最有名的就是“葡韻生活館” — 是這裡最具特色的博物館和澳門現存富殖民地色彩的官邸和大宅。遊人可透過這座博物館回顧過去葡國政府、英國大班、滿清民族和往來澳門的高官富商的那段顯赫時光。遊人亦可於氹仔住宅式博物館中重溫二十世紀初澳門土生葡人的生活方式。大部分的展品均是來自澳門定居已久的家庭。特別是傢俱、擺設及裝飾物均別具風格,中西混合擺設,還有佈滿全屋的老照片,都能見證土生葡人於澳門居住狀況。反映了中葡文化的融合,也是澳門的寫照。
“葡韻生活館”是一幢二層別墅,地面層有客廳、書房、餐廳、廚房;二層有客廳、兩間睡房和浴室。

客廳及書房

客廳與書房相連,並前後各設一門以便從走廊進入。客廳內設定了一套20世紀前期的珍貴酸枝絲綢包面安樂椅,用作招待親朋或與家人共聚之時閒坐、聊天。客廳內還配備舊式的鋼琴、留聲機和收音機,以及陳列了自1921年以來的家庭成員及親屬肖像,表現了主人對舒適安逸生活追求和對前人的思念之情。

書房主要是主人商談公務及讓子女閱讀的地方,這裡陳列約有200年曆史的中式藏書架、黑木寫字檯及會客用的酸枝椅子,是整幢別墅最為貴重的物品。土生葡人愛好安逸,生活富有品味,多喜歡蒐集珍藏,尤其是與血緣身份有關的物品,於是書房中的酸枝飾架便成了陳列珍品的好地方。

飯廳

飯廳中央是長方餐桌配以6張木背椅子,餐桌表面覆蓋著一張白色針織檯布,天花裝飾有精緻的金屬吊燈。飯廳的四邊圍繞餐桌分別放置了19世紀至20世紀的玻璃器皿櫥櫃,以及3個餐具櫃。而於餐具櫃牆身處置有耶穌像、掛鐘、裝飾瓷碟及“最後的晚餐”畫像,其中“最後的晚餐”畫像是土生葡人飯廳常設之物,用來提醒餐前感恩。

土生廚藝

土生烹調法是葡式和中式烹飪的跨文化結果,其配料和調味料不僅來自中國本地,還包括那些來自歐洲、非洲、印度和東南亞的材料。土生菜使用不同的香料調味,包括黃薑粉、月桂葉、肉桂和散發特殊香氣和味道的八角。
土生葡人的“下午茶”是一種豪華的茶會,由超過二十款不同的茶點構成,經常在歡樂的社交場合上擺設。這可能是體驗文化多元性的精神和實踐的最好證明。

二樓•客廳及主人房

客廳與主人房相通,是主人睡前歇息的地方。該客廳有別於地下的客廳,此多為供給子女及接見親朋之所。這裡裝潢、傢俱裝置盡顯氣派,金色色絲綢面酸枝沙發、地毯、歐陸式的衣物櫃,以及鑲嵌骨飾與象牙飾的搖椅,使客廳更富色彩。此外客廳內還陳列了一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勝家縫紉衣車,衣車兩旁擺放著一對中式的大花瓶,其裝飾與首層客廳的一樣,可以看出主人對中國精品的鐘愛。土生葡人是一群愛好音樂的族群,故在客廳一臺留聲機,好讓睡前享受音樂,輕鬆一番。
主人房放置了一張普羅旺斯法式大鐵床,潔白的帷幔不但發揮其阻隔蚊蟲的功能,還為了優雅的裝飾品,配以白色的床單和床墊,色調和諧,感覺柔軟舒服。土生葡人十分感恩,因此在睡房裡必備有祭壇及跪墊以作睡前祈禱,祭壇上供奉的是聖康迪斯達維像、聖母聖心像等天主教神像。

二樓•睡房

睡房供子女及近親使用,相對主人房來說裝潢較簡單。除了睡床外,還陳設有19世紀至20世紀物品,包括有梳妝檯、衣物櫃、梳洗櫃、茶几及床頭櫃。房內還掛有兩幅名為“基督世界之王畫像”、“最後審判”的聖像,該兩幅聖像來自昔日葡屬印度果亞,皆為世代相傳的。該睡房如同主人房亦擺設有祭壇和跪凳,體現土生葡人一家老少對宗教的虔誠。

No.2 別墅 《彩色的亞洲》

主辦機構:義大利駐香港總領事館
展場地點:龍環葡韻匯藝廊
開放時間:27/05/2019 ~ 22/09/2019
參展藝術家:弗朗西斯科·列蒂
弗朗西斯科·列蒂出生於義大利科莫湖南岸的萊科,在米蘭學習建築,然後在巴黎美術學院和位於倫敦克萊肯威爾的倫敦印刷學院繼續深造。他的作品被世界各地的私人藏家所收藏。弗朗西斯科‧列蒂如果不在自己的畫室畫畫時,就會騎著電單車到香港的山上,試圖捕捉新的視角,或者穿梭於亞洲各地尋找靈感。

《彩色的亞洲》
弗朗西斯科・列蒂( Francesco Lietti)自2006年初以來一直居住在香港這個充滿活力、兼收幷蓄的城市,並在作品中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他對這個城市的熱愛。列蒂的作品取材於藝術家自己的記憶意象,以旅行和探索為主題。

2005年夏天,列蒂第一次來到香港難以形容的感受迎面而來:各種各樣的顔色、濃郁的氣味和大量的影象吸引他流連忘返。人們不能簡單地把這個令人興奮的大都市就這樣放進相框中,因為有些東西會漫溢位來,有些東西卻被遺漏,人們可以捕捉到細節,但他或她永遠無法捕捉到整個畫面。藝術家通過簡單而直接的形式來描繪這一點,他以具有幽默感的童真視角來塗抹,用幾近諷刺的華麗筆觸來描畫這座城市;畫家運用鮮明的色彩,捕捉香港著名海港天際線的精髓,並使之成為自己的特色。列蒂的畫俳徊與現實與幻想之間,大塊的顏料代表建築,細小的紋理色塊在城市景觀中舞蹈,給畫面以夢幻的、稍縱即逝的感覺。列蒂用丙烯和油彩在帆布上繪畫並新增拼貼元素,賦之質感和深度,然後抹上黏稠而有光澤的樹脂,進一步提高顏色的亮度。
在列蒂的畫作中,他還捕捉到亞洲其他地方的色彩和樂趣,越南和峇里島鬱鬱蔥蔥的綠色、拉賈斯坦邦金色的夕陽、非律賓深藍色的海景,而這些只是他去過和經歷過的許多地方的一部分。藝術家將現實與魔幻世界融為一體,帶領我們感受這驚鴻一瞥。

cash only 只接受現金

布笨綜合媒材 40×40 cm 2019年

國際化澳門

macao international 國際化澳門
布本綜合媒材 40×40 cm 2019年

in my mind 在我心中

布本綜合媒材 60×60 cm 2019年

獨一無二

something more exclusive 獨一無二
布本綜合媒材 80×80 cm 2018年

旅行的藝術

the art of travel 旅行的藝術
布本綜合媒材 80×80 cm 2019年

自學藝術

teach yourself art 自學藝術
布本綜合媒材 60×60 cm 2019年

藝術家名單

artist listings 藝術家名單
布本綜合媒材 60×60 cm 2019年

尋找美麗

looking for beauty
布本綜合媒材 60×60 cm 2019年

pichola lake 的夜空

night sky over the pichola lake
布本綜合媒材 60×60 cm 2018年

early morning 凌晨

布本綜合媒材 60×60 cm 2016年

味道調色盤

a palette of flavours 味道調色盤
布本綜合媒材 40×40 cm 2019年

情人眼裡出西施

love is blind 情人眼裡出西施
布本綜合媒材 40×40 cm 2018年

他們只想跳舞

all they wanna do is dance 他們只想跳舞
布本綜合媒材 40×40 cm 2019年

我喜歡星期一

I like mondays 我喜歡星期一
布本綜合媒材 40×40 cm 2019年

城市就是我的健身房

the city is my gym 城市就是我的健身房
布本綜合媒材 60×60 cm 2018年

沿著碼頭

along the boat quays 沿著碼頭
布本綜合媒材 60×60 cm 2018年

don’t delay 不要遲

布本綜合媒材 60×60 cm 2018年

all for rent 全部出租

布本綜合媒材 60×60 cm 2019年

No.3 別墅 《踱步者》

佩索亞是著名的葡萄牙詩人及作家,他的作品有著獨特的詩意及哲學思考,在文學上更以“創造”性格而聞名,虛構了共75個“異名者”(heteronym)取代自己。藉著是次大展,本地藝術家黃家龍展出佩索亞雕像,呈現他的觀感世界,讓更多人認識這位葡萄牙詩人及作家。

一直在原地徘徊的雕像既為亦非佩索亞,恰如其以各個異名者的身份寫作一般。

主辦機構:文化局
支援機構:銀河娛樂集團
展場地點:龍環葡韻
開放時間:13/06/2019 ~ 06/10/2019
參展藝術家:黃家龍

在龍環葡韻的室外也有“踱步者”雕塑,散佈在各個角落,和遊客一起欣賞美麗的澳門


踱步說
「在這些超然脫俗的偶然時刻,當我們開始意識到我們作為個體被他人當作他人,我總是擔心,我必須要給那些注意到我,並和我說話的人留下實體,甚至精神上的印象,無論那些人是每天與我共事,還是偶然相識。」
—- 《惶然》#338/他人(節錄)

對於拜讀佩索亞的《惶然錄》實在沒辦法一氣呵成去飽覽,因為即使是短小的文句,亦可以把你的心緒完全抽離,直至把書本放下,才發現被閱讀的反而是自己。「啊!你是誰?」

凝視著佩索亞泛黃的照片,這位西裝筆挺的業務員,優雅踱步於里斯本街頭,緊閉的嘴留在鬍鬚的陰影下,放空的眼眸令人想跟隨他漫步迷人的里斯本,再一次尋找內在與現實間的焦距。

這次藉著踱步的名義,試圖以速寫的手法塑造照片中佩索亞的身影,強調雕塑的形象本身只傳達印象的階段,與完整性保持一段質感上的距離。文學家的踱步形態被定格在三個輪廓之中,喻意逐步褪色的容觀形象,融化在百多年前的葡式住宅地。
—- 藝術家:黃家龍

藝術家:黃家龍
黃家龍,澳門藝術家。1977年生於葡屬澳門,父親為當地水彩畫家。1996年考入中國廣州美術學院雕塑系,2003年取得相應碩士學位。留學期間遊歷絲綢之路,以殖民地出生的視野,對歷史現場中東西文化交融與碰撞,留下很多想像,回澳後從事藝術教育及雕塑創作。
從2004年至今,一直參與各型別雕塑創作,其中以人物造像令人熟悉。基於從小開始對軍品有濃厚興趣,2014年起開始思索頭盔的深層意義及其可塑性,希望以文化傳播與軍事介入之間連起話題,特別在當時澳門政府面對葡萄牙軍事設施的保育上得到靈感。2015年發表有青花瓷頭盔之說的作品“來自西方的愛”,之後繼續在相應問題上尋求彩繪和金屬、文化與武裝的嘗試。

龍環葡韻·溼地

龍環葡韻面對著一大片溼地,隔著溼地就是“新濠天地”、“金沙城中心”、“威尼斯人”等五星級酒店。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