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Go Travel

煙火芽莊

林徽因說過,愛上一座城,是因為城中住著某個喜歡的人。而我,對越南心有隔閡,因此,僻靜的芽莊不入“法眼”。然世事萬物並育,一個偶然,我們參遊,並於一天之內降落金蘭機場。自此,碧海銀沙綠樹紅廟的芽莊闖入視野,至今仍常會想起。

晨歌

半夜下飛機,人到賓館就睡。清晨起來,窗外椰林婆娑,一條東西向馬路從賓館前橫貫而過。遠處竟是大海,嘩嘩的湧著白浪,隱隱的尖叫聲從沙灘上傳來。惺忪,瞬間去盡,我們,匆匆下樓去海邊。

天未大亮,沙灘上已有不少人。有三三兩兩說著話,有伸頸等著看日出,有坐沙灘上凝望大海,有我等踏浪前行。


十米開外的湧潮裡,一群俄羅斯人時沉時浮,嬉鬧尖叫,那個精溼開心的樣子,讓人極想下去一起戲浪。

林蔭道上下來一家三口,辣媽倒行,邊退邊用手機拍著蹣跚學步的女兒,娃兒銀鈴般地笑聲,是芽莊最動聽的晨歌。

這裡是芽莊六公里弧形海線的中心地帶。往東,可遠眺沉香廣場粉色的蓮形高樓;向西,通達最具人氣的俄羅斯街。


一名當地女子從身邊跑過,黝黑的膚色,細瘦的身型滿滿的越南風。一條栗色捲毛小狗,叮叮噹噹緊隨其後。一大一小,兩串腳印,在平疇的沙灘上如雪地留痕,清晰而富於想象。

同團的女孩身著泳衣,躺在沙灘上拍照,白晰苗條的身子,與仰躺的俄羅斯大媽形成幽默的比照。一個兜售青椰的小販走近人群,試圖做成第一單生意,但轉身即被攝入了遊人的手機裡。

海風拂面,銀沙細軟,赤足走在沙灘上逐浪戲水,非常愜意——白色的浪花肆意奔湧,潑撒出無比美妙的弧線,微涼的海水裹挾泥沙在趾間流落,腳底瞬間抽空的感覺,喚起玩海的遙遠記憶。很多時候,眼睛看到的不僅是景,而是心。

漸漸地,有攤主在沙灘上安椅支傘,潔白的遮陽傘,如一個個可愛的白蘑菇,使海灘頓生靈動。

馬路上開始有摩托流水般馳過。我們轉入林蔭道,在薄涼的晨風中,與一對對或海邊牽手、或椰林下擁抱的“新人”一起,迎接芽莊新一天的到來。

佳景

芽莊非莊,僅是名聲、體量略遜下龍灣的港口城市。它位於越南東南部,過去以盛產魚、蝦、燕窩聞名。遠古,這裡有佔婆族的輝煌,近代,有英美駐軍的記載。但這些曾經,早隨風消逝 ,惟有大海與時光同在,惟有佳景讓人流連忘返。

佔婆塔——千年風雨的守望者

佔婆塔又稱天依女神廟,位處芽莊以東,緊依丐河,是一個具有吳哥窟風格的磚砌小廟。建在臨河的山坡上。我們在綠蔭掩映中拾節而上,豁然開朗處便是它的主體建築群。脫鞋、進廟、捐款、朝拜,向越南漁民心中的“媽祖”——天依女神祈求平安。

追溯歷史,早在東漢末年,隸屬漢朝的佔婆族人,殺死象林縣令後自立為王,建佔婆國。眼前的佔婆塔,始建於1400多年前,它象徵著佔族曾經的輝煌。


相傳,寺廟主體建成後曾用大火烘烤,使之牢固的結為一體。因此,雖經千年風雨侵蝕,橙紅色的磚牆上,至今保留著雕刻精細的佛教故事,其藝術價值,不亞於吳哥窟的女皇宮。

佔婆塔前的平臺上,每天有歌舞表演,那些身著奧黛,頭頂瓦罐,翩然起舞的女子,用嫻熟的姿體語言,詮釋著傳統文化之精髓;而佔婆塔前的遊人,大多更醉心留影——自拍、合照、姿勢、衣飾、微笑……開心,遠比讀懂古蹟更重要。

但歷史文化,總以它獨有魅力攝奪人心。佔婆塔入口處,那一根根高矗的橙紅色磚砌石柱,究竟是什麼?眾說紛雲,莫衷一是。有說是印度教靜默堂遺址,人們在登佔婆塔前,須在此洗心淨欲。有說是倒塌的另個廟址,又有說本來就建成這樣,像謎一般費人猜想。

鍾嶼石——芽莊最溫情的海景

鍾嶼石岬角,離市區約二十分鐘車程,是陸地突入南海的一處夾角。由於遍地是巨型花崗岩卵石,因此稱石岬角。

它三面臨海,視野寬闊,可以遙望芽莊北部景緻,而驚濤駭浪,常在毫不留意間濺你一身浪花,爆一陣歡笑。

鍾嶼石,又稱“五指巖”,在臨海最大的花崗岩下部,有深深的巨形五指掌印。民間多版本的傳說,賦予了神密色彩。

這裡,是觀海的最佳位置,也是景點的地標 ,到岬角遊覽的人,大多會在五指巖前留影。所以常常得耐心等待——人們在向海傾斜、狹小、溼滑的卵石上,小心互讓,擺幾乎類同的姿勢拍照留念。


不過,也有勇敢者,躍過白浪飛濺的石隙,爬上最外端的岩石上留影,要的就是驚濤拍岸時,立身天地,振臂高呼的豪氣,卻讓旁人看得膽顫心驚。

舊時的芽莊人靠海吃海。漁船都從這裡出海。男人去狂風巨浪中討生活,拼得是命,而妻子常來五指巖等待丈夫的平安歸來,因此就有了“望夫石”這個充滿悲情的別稱。讓人想起千里尋夫的孟姜女。可以想見,默默的五指巖,見證了多少悲歡離合。

下午去的鐘嶼石岬角,走過銀沙遍地的卵石群,看過神奇的五指巖,吹過海風拍完照,我們就坐礁石邊的大榕樹下歇腳。

已是太陽西下的光景,仍有一撥撥的遊人,從入口處進來。左上方,是能容百人的露天咖啡廳,滴漏咖啡淡淡的悠香,隨風飄散;右前方,是民樂演奏館,竹管琴、石琴、獨絃琴,叮叮咚咚的琴聲,遠遠傳來……

太陽漸漸聚攏在五指巖上,追光燈般的突出了精華——橙色岬角、藍色天空和起伏的大海,構成極富暖意的畫面,而遊人、白浪又恰好成了靈動的點線。許多人拿起手機,留下了它最美的瞬間。

芽莊弦月形的海岸線,串聯起諸多美景,又捎帶出觸動味蕾的美食——日光浴、深海潛水、跨海纜車、泥漿浴、美女灘衝浪;龍蝦、榴蓮、 麻蕉、白沙果、安南村“越南三寶”,這些均是旅程中的快樂亮點。

芽莊是溼潤的,因了拍岸的驚濤,即便正午陽光炙烈,也仍有海風的絲絲涼爽;芽莊是靈動的,奧黛飄飄,魚蹦蝦跳;芽莊又是誘人的,碧海藍天,銀沙細軟,那是多少人心之嚮往。但自己更鐘情夜幕下的芽莊,喜歡那個真實、鄉土和獨特的煙火氣息。

夜曲

燈火黃昏,總是最顯海城玲瓏,去海邊散步是不錯的選擇。白天趴滿沙灘,肩背晒得殷紅的俄羅斯人,此刻正與不同膚色的遊客,打著一場不需名次的沙灘排球,酷愛陽光和大海的他們,即便暮色四起,仍不願離去。

林蔭道在馬路與大海之間,沐風而行,一邊是霓虹閃爍的城市,綿延不斷的摩托車流。一邊是越發深沉的大海,永不停歇的濤聲;露天酒吧人影綽綽,搖滾樂隱隱散開,藍綠冷光映襯著對對情侶;海鮮店燈火通明,小二忙著攬客。小吃店叫賣河粉,湯制幹炒花樣繁多。炒貨店更擁擠不堪,大號腰果供不應求……吃與買,凸顯了城市細節。

沙灘上,一群孩子在抓捕石蟹,大呼小叫中,指頭大的海精靈,不幸成為水瓶中的寄居者。而此刻,市中心的沉香廣場明晃晃的,鼓樂聲中一個頒獎活動正舉行,四周聚了不少人。近海的石欄上,坐著不同膚色的遊人及市民,他們在涼溼的夜風裡,聽海、觀潮、賞景。沙灘邊的燒烤攤,暗紅的炭火上翻烤著冒油的龍蝦、魷魚、玉米,焦熟的醇香與拍岸的濤聲一起,成為芽莊特徵留在記憶中。

在芽莊,川流不歇的摩托成為特色,但只要你瞅準空檔,坦然過街,摩托手都會減速避讓。另一種叫“客先死”的三輪,一到夜裡亮得成了花蝴蝶。


狹窄的人行道上,走動著叫賣菸捲的越南女子,胸前的木箱裡插滿了各式香菸,黑瘦的她會跟你走出好遠。臨街的水果攤上,千奇百怪的“生面孔”,讓人無法剋制品嚐的慾望。

散步時近午夜,我們被路邊一陣噼 噼 啪 啪的敲擊聲吸引:一塊木瓜囊或一塊火龍果,外加一勺牛奶,在平鍋上被快速擊打成糊狀,隨即被攤成春捲般的薄皮,經切條卷型加入咖啡、餅乾和水果,製成蛋卷狀的食品。問了才知那叫義大利冰淇淋。

這個色澤豔麗且頗具表演性的美食,冰冰甜甜好看又好吃,當然得大飽口福。只是回國的飛機定在明天上午,我們戛然止步,帶著餘甜回了賓館。

有人說,旅行是尋找前世蹤跡,續接遺落光陰。六天五晚,我們在古佔婆國屬地穿街走巷,上山下海,快樂於浪尖飛舞,記憶在靜夜 歡笑。如若前世真有三生諾言,那芽莊之旅該是踐約之行,難怪常會想起,念念不忘。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