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Go Travel

八月十五是個什麼日子?

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反腐倡廉八項規定之下,中秋節的商業氣氛淡了許多,就像那潔白清冷的月光。
我國有不少節日,而放假則是強化節日的重要手段。原先最為隆重的除了春節,就是國慶節和勞動節,頗多政治色彩。到2008年,我國拆了“五一”勞動節的長假,而把清明、端午和中秋這三個有濃郁傳統文化色彩的日子列為國定假日,除了讓勞動者在更多的月份享有長週末以外,也有弘揚民族文化的含義。

清明祭奠祖先,端午懷念賢者,節日主題都非常明確,傳統儀式也十分清晰。那麼中秋的主題是什麼呢?許多人都認為是團圓。是啊,月亮是圓的,月餅也是圓的,可不就預示著團圓嗎?
家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乃人之常情。各國習俗,大都在歲末設計一個節日,作為團聚的標誌。中國是除夕夜,西方是聖誕夜;遠方的遊子會千里迢迢趕回父母身邊,中國人吃餃子,西方人吃火雞,味道不怎麼樣,只是重複著一個團圓的儀式,鞏固親情,加強和諧。
可是,中國的習俗,除了春節以外還有個中秋。中秋也是個團聚的日子,親人們聚在一起;有情趣的,邊吃螃蟹邊賞秋菊;沒情調的,吃完了月餅打麻將。不過,仔細想來,與其說中秋是個團圓的日子,不如說它是個“思親”的日子更加合適。

遊子遠行,一般中秋節是不會回家的。給父母寄一盒月餅,表示身在他鄉,依然惦念著雙親,遠行實出無奈;收到父母寄來的一盒月餅,更覺得“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得努力工作,衣錦還鄉時建個“春暉堂”。
中秋之夜,捧著特別圓的月餅,望著特別圓的月亮,自然特別想團圓。思念情人的,便輾轉難眠,“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思念親人的,便長嘆短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中國人(至少曾經)比西方人重情義,在機制設計上就顯示出來了。有了這八月十五的“思親日”墊底,到了歲末,還怕遠方的親人們、情人們不回來嗎?

廈門人對中秋節情有獨鍾。廈門的中秋節要過一個月,從農曆八月初到八月末,而最為雅俗共賞的過節方式便是“博餅”。十來個人圍在一起執色子,出現特殊的組合便獲獎。雖然玩者大都下里巴人,獎項名卻十分高雅,從“秀才”、“舉人”、“進士”,直到“狀元”、“榜眼”、“探花”。秋高氣爽時節,廈門的“博餅”熱遠遠超過了成都的“麻將”,從酒店餐廳到居民小區,簡直是“有桌椅處都在博餅”;百貨公司的積壓商品全指望著每年一個月的“博餅”了。據說這一習俗源自當年鄭成功在廈門練兵。中秋佳節,花好月圓,鄭成功便發明了“博餅”這樣的雅賭,聊解士兵們的思鄉之情。今天登鼓浪嶼上的日光巖,還能看到一尊眾士兵博餅的雕塑。
原來是,八月仲秋思親節!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為什麼我們的祖先單單選了八月十五為思親日呢?
首先,當然是“每逢佳節倍思親”。遇到佳節就可以放假,放了假就比較空閒,空閒了就有時間去想,一想自然就容易想到故鄉、想到親人。

其次,便是“月圓思團圓”。自從文人無端把“月圓”與“人團圓”聯絡起來,尤其是蘇東坡那膾炙人口的詩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一排比,就把兩者牢牢地捆綁在一起了。一年有許多傳統節日,端午、七夕、重陽,為什麼偏偏是仲秋思親呢?就是因為只有這個節日恰逢月圓之時。端午是五月初五、七夕是七月初七、重陽是九月初九,唯獨仲秋是十五。也許還有人說,元宵節不也是十五嗎?沒錯,不過那是元月十五。按照傳統習俗,過了元月十五,鬧完了花燈,才算過完年了。所以,元宵節時親人們正團聚著呢,自然談不上“思親”了;至多是小情人約會,“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再次,是秋天。一者秋高氣爽,月色特別美,月光特別亮,秋涼時節特別適合月光滿地時在庭院散步,於是詩人們便沐浴在白露般的月光下,寫下了無數思親的詩句,進而讓無數的人去思親。二者秋者悲也。秋風起於青萍之末,一葉落而三嘆;一份鄉思被秋風一吹便成了十分,一份親情被秋月一照便化為百分。

即便是佳節,即便是月圓之夜,即便是秋天,真正濃濃的思親還是在人們寂寞的時候。面對清冷的圓月,老成的張九齡傾訴著“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豁達的蘇軾感嘆著“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想象力豐富的李白創新出“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無一不是孤獨時的思念。

最後,得感謝嫦娥。如果沒有嫦娥奔月這個美麗的故事,未必會有這麼多人把仲秋、月圓和思親聯絡起來。文人墨客望著月亮,捧著月餅,尤其當自己感到寂寞的時候,自然會聯想到月宮中還有一位美人,也寂寞得很;“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