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Go Travel

探尋豐臣秀吉–日本關西的戰國文化主題之旅

計劃多年的日本之旅今年終於安排上了,日本的名勝古蹟和自然風光太多,由於時間有限,又帶著小淘淘,好多景點只有忍痛割愛,這次就只安排了個以豐臣秀吉為主題的日本戰國之旅,地點就是秀吉活動的中心地區——日本關西了。

馬蜂窩上關於日本關西的旅遊攻略數不勝數,景點的介紹也非常詳細,但是介紹其相關的歷史故事的文章卻不多。瞭解一點景點背後的歷史故事,不但可以增加旅遊時的代入感,切身體會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況和心理活動,還可以讓旅遊的過程充滿樂趣和情懷。所謂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過去發生的事情同樣也對現在和未來有指導作用。因此這篇遊記主要是和喜歡日本旅遊的小夥伴們分享一點我們旅遊的過程和旅遊景點背後的一些歷史小故事,具體的路線、交通、吃住、購物等事情其他攻略都已經寫得很詳細了,我這裡就不再贅述。寫這些文字的目的不是學術研究,就是希望引起大家一點旅遊的興趣,為計劃去關西旅遊小夥伴們提供點幫助。其實我寫的這些東西絕大部分也都是在網上看到的,只是我個人整理了一下。我也不是什麼專家學者,有些涉及歷史內容或者表述上存在錯誤或者爭議也是在所難免,大家可以留言交流討論。

其實瞭解一點日本歷史的人都對秀吉不會陌生,但是考慮到不熟悉日本歷史的小夥伴,這裡還是先簡單介紹一下主人公秀吉:
豐臣秀吉(1537-1598),是日本戰國中後期安土-桃山時代日本的實際統治者,官至關白,即日本官僚體系中的最高官職,類似於我國的丞相。日本明治維新前是一個等級制度非常森嚴的國家,上至天皇公卿下至黎民百姓,一個人的出身就決定了個人的階層和命運。日本天皇是萬世一系,也就是歷代天皇都是一個家族的。日本的實際統治者幕府將軍,也只有源氏、平氏和藤原氏三個家族的人可以擔任。同樣的,作為公家的最高官職關白,也只有藤原氏及其直屬後裔(五攝家)有資格擔任。那時候日本可沒有什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如果一個人出生於普通農民或者下層武士家庭,那麼基本上終其一生也只能生活在社會底層。而豐臣秀吉是日本歷史上唯一一個出身於社會底層,但是做到了位極人臣的位子上的人。他也因此成為了日本民眾非常喜歡和感興趣的歷史人物。

豐臣秀吉像

豐臣秀吉原名藤吉郎。明治維新前的日本下層階級是不允許有姓的,所以聽名字就知道秀吉的出身很不好。也正是因為出生於社會底層,關於秀吉早年的記載很少,一般認為他出自貧困農戶或者下級武士家庭。然而無論是哪種情形,通常情況下秀吉的人生已經被決定了,就是繼續做一個貧困農戶或者下級武士。
但是秀吉剛好趕上一個以“下克上”聞名的戰國時代,又遇上了一個善於提拔下層武士的領主——織田信長。自此憑藉著個人的努力、智慧和運氣,戰勝了眾多對手,最終基本統一了日本,成為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日本實際統治者。

“一個人的命運當然要靠個人的奮鬥,也要考慮到歷史的行程。”——稚嫩的魔法師

一、神戶-姬路

考慮到時間有限,我們這次行程主要選了大阪-神戶-姬路-京都-大阪這條線路。8月23日到大阪關西機場,緊接著坐機場巴士去神戶。在神戶原本打算去摩耶山掬星臺看有“百萬夜景”之稱的神戶夜景,但是由於颱風西馬侖當晚正面剛上日本關西,所有去山上的交通都取消了,我們也只有老實待在賓館吃神戶牛肉了。
神戶北部有著名的有馬溫泉,是日本三大名泉之一,據說對武士傷口恢復特別有效。秀吉常年在關西附近征戰,有馬溫泉是秀吉特別喜愛光顧的溫泉。他也經常推薦他的下屬去溫泉療傷修養。可惜這次神戶只待了一晚,沒有辦法前往體驗。

漫畫《戰國鬼才傳》裡秀吉和同母異父的弟弟秀長在有馬溫泉療養。

第二天上午坐火車去了姬路遊覽姬路城。姬路城是日本現存最大的日本古城堡,被稱為“日本第一名城”,也是日本首批被錄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建築。

姬路城照片,高大城樓(天守閣)非常的恢弘雄偉。

姬路城天守閣正面照片。

日本的城與我國的城不一樣,我國的城一般是指用磚石砌成的圍牆,居民的居住區和城市功能區在圍牆內,城牆主要保護城內居民的。而日本的城,與其說是城郭,不如說是城堡。裡面主要居住的是該地區的統治者——大名,及其部分下屬。而普通平民居住在城外,即“城下町”。一旦發生戰爭,大名和軍隊退近城內,據險而守。因此日本的城更注重軍事功能,甚至很多城都建在險要的山上。

中國的城,居民區位於城牆內。

日本戰國時代持續了100多年,為戰爭服務的的築城技術也水漲船高。即便在世界範圍內,日本當時(16世紀前後)的築城技術也屬於領先行列。姬路城便是其中的代表。後來江戶時代幕府頒佈“一國一城令”,全國範圍不再大規模建城,並且在和平年代也沒有建城的需求,因此後代已少有如此高大的城堡。

姬路城城門,上面寫著“姬路城-世界遺產登入25週年”。姬路城1993年與法隆寺一併成為日本首批世界文化遺產,到2018年正好25年。

進門的庭院裡有牌子介紹姬路城的歷史。

姬路城建城於14世紀。到16世紀中期黑田重隆・職隆父子將姬路城擴建為具有城堡規模的城。
1576年,當時還姓羽柴的秀吉(秀吉先後改過多個名字,包括木下藤吉郎-木下秀吉-羽柴秀吉-豐臣秀吉,改名的經歷都能單獨寫一章,真心黑歷史


)奉當主織田信長之命進行中國攻略(這個“中國”是指日本本州島西部山陰山陽兩道地區,不是我們國家,我國那時的國號是大明)。中國地區實力第一的大名是毛利家,而姬路城正位於織田和毛利勢力的中間。兩大勢力交鋒,夾縫中的弱小勢力必須選邊站。此時姬路城的城主是後來以智謀聞名於世的黑田孝高,即黑田職隆之子。黑田家的主家是小寺家,由於毛利家在中國地區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小寺家家督和家臣一致認為應該投靠毛利家,唯獨黑田孝高認為將來天下一定是信長的,因此力主投靠織田家。之後又隻身前去面見信長,表明投靠之意。後來信長派秀吉前去進攻毛利,孝高更是直接將當時還是自己居城的姬路城獻給秀吉,從此姬路城就成為了秀吉的居城了。

織田毛利對陣勢力圖。兩者中間紫色區域是播磨國,就是今天的兵庫縣。姬路城位於播磨國的中心位置。

黑田孝高像。

1580年,秀吉平定播磨國後開始增築姬路城,修築了天守閣、石垣等設施。
1600年,關原合戰後德川家康的女婿池田輝政因戰功或封播磨國,次年開始大規模增修姬路城,基本修築至今天看到的姬路城的樣子。
1617年,德川家重臣本多忠勝之子本多忠政轉封姬路城,次年為自己長子本多忠刻的正室德川千姬,即二代將軍德川秀忠之女、秀吉之子豐臣秀賴的遺孀,修築西之丸。自此姬路城全貌完成。

姬路城門票 1000日元,加旁邊的好古園一共1040日元。強烈建議買姬路城+好古園套票,好古園景色很好,絕對值40日元。

姬路城地圖,城內都是臺階,天守閣內也都是很陡的樓梯,因此禁止推嬰兒車。

小淘淘的車有專門的地方存放。

城內的牆壁上到處是射箭或射擊鐵炮(即火繩槍)的空洞,稱作“狹間”,也就是“狹窄的空間”的意思。織田信長的成名戰——“桶狹間之戰”——就是在被稱作“桶狹間”的一個狹長的山谷中發生的。

進入天守閣需要將鞋子脫下放進塑料袋裡自己提上天守閣,建議不要穿太重的鞋子。

天守閣在地面上總共有六階,加上一層地下室就是七階。

天守閣內部都是木製結構,這是放武器的倉庫。

從天守閣頂層眺望姬路市。

天守閣裡面收藏的日本江戶時代著名史學家賴山陽的詩,描繪了姬路城的雄偉壯闊。但是詩里居然還引用了曹操和趙匡胤的典故,用稚嫩的魔法師的話說,這是賴山陽老先生在鼓動藩主造反麼?

姬路城的復原圖,城外面就是城下町,即為平民百姓居住的地方。

天守閣上辟邪用的鬼瓦。

鬼瓦上雕刻著日本皇室家紋——16瓣菊,豐臣的家紋——五七桐紋和池田的家紋——七三桐紋。

天守閣出來就是千姬居住的西之丸。

就是地圖上一大片庭院。

西之丸遠眺天守閣。

姬路城旁邊有一個名叫“好古園”的日式庭院,是為了紀念姬路市實行市政100週年而建造的。有一些日式的屋敷、人工建造的水塘和瀑布等景觀。景色還是很漂亮的,而且淘淘也超喜歡這裡。不過這裡雖然叫好古園,但是並沒有什麼古蹟。

好古園內的景色。

二、京都

逛完姬路城後當天就坐新幹線去了京都。京都古稱“平安京”,是恆武天皇將都城從奈良遷出後的第二個都城(中間還有一個長岡京),基本仿照唐朝的京城長安城的格局建造的。

平安京與現京都市對比圖。

京都內古蹟眾多,有17處歷史遺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京都內的大小寺廟更是多達幾百座,其建造風格別具特色。然而我對建築藝術和佛教並不十分了解,並且京都市內也只安排了一天的時間,所以只挑選了幾個和戰國曆史有關係的寺廟和古蹟參觀。另外有一些與戰國曆史相關但是並沒有去的景點也會簡單說兩句,為其他感興趣的小夥伴介紹一下,也提醒自己下次再去的時候不要錯過。
我們去的京都的第一個景點是本能寺。“本能寺之變”是日本歷史上一個家喻戶曉的事件,瞭解日本歷史的同學也都會知道。在天正10年6月2日(公曆1582年6月21日)凌晨,織田信長最重要的部下之一——明智光秀——起兵謀反,在本能寺殺害了其主君信長。毫不過分地說,“本能寺之變”極大地影響了日本的歷史程序,也從根本上影響了我們的主人公秀吉的人生命運,從此秀吉踏上了走向“天下人”(日本的實際統治者)的道路。
本能寺之變的經過是這樣的:1582年,經過近一百年的戰國混戰局面,尾張國的大名織田信長已經統一了三分之一的日本,其勢力如日中天,並且統一日本全境也指日可待。此時,負責攻略中國地區的秀吉即將與毛利軍決戰,特向織田信長請求援兵。信長(此時住在安土城)遂命令京畿附近的明智光秀、細川藤孝、池田恆興等將領前去支援秀吉。信長自己則率領“小姓(侍童或年輕的護衛)眾百五六十騎” 從安土城出發,準備經京都到達秀吉處。
6月1日,信長下榻在京都的本能寺。當晚,明智光秀從居城丹波龜山城(今京都府龜岡市)出征,渡過桂川后喊出了“敵在本能寺”名句。6月2日凌晨,光秀的部隊到達幷包圍了本能寺,隨即對本能寺內的信長髮起攻擊。信長力戰不敵,最後退入御殿切腹自殺。

本能寺之變時各個勢力範圍圖。

信長死後,光秀控制了近畿地區,並寫信給毛利家,準備和毛利前後夾擊秀吉的部隊。不巧的是,送信的使者誤入了秀吉的軍營。秀吉於是知道了“本能寺之變”和信長已死的訊息,隨後率部隊急行軍從中國地區返回畿內,5天行了200公里(史稱“中國大返還”)。終於在6月13日趕到山崎地區,並在天王山與明智軍發生戰鬥(史稱“天王山之戰”)。結果光秀戰敗,在逃亡的路上被“落武者狩”(專門獵殺戰敗落單武士的農民)所擊殺。秀吉則成功控制了近畿,並且為主君信長報了仇,取得了道義的至高點,為後來繼承信長的家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秀吉“中國大返還”路線圖。

然而京都現在的本能寺並不是當年信長下榻的本能寺,當年的本能寺已經在本能寺之變時被大火燒燬。現在這個本能寺雖然不是五百年前的原址,但是依然是信長公的御廟,並且有“本能寺之變”死難者的祀墓。

本能寺寺門,邊上的石碑寫著“贈正一位織田信長公御廟所”。

裡面有信長公逝世350年時立的紀念碑。

廟裡的建築。

廟裡的建築。

本能寺之變戰死者合祀墓,死難者名單上面有信長的長子織田信忠,信長的小姓(也有人說是男寵)森蘭丸等人。

相比京都其他寺廟,本能寺是一個很小的寺,走馬觀花的話10分鐘就能走完,並且裡面基本沒有遊客,對日本歷史感興趣的不妨去觀賞一下。
本能寺之後我們又去了京都二條城,二條城是江戶幕府的創始人德川家康於1603年修建完成的,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並且於1994年 被登入為世界文化遺產。家康修建二條城的目的是作為將軍在京都的住所。1603年,家康被天皇授予“徵夷大將軍”後就是在二條城向各個大名宣佈此事的,從此開始了長達260多年的江戶幕府的統治。
發生在二條城的另外一件大事就是“大政奉還”。在1867年,江戶幕府的末代將軍德川慶喜在二條城二之丸御殿的大廣間宣佈將政權交還天皇,標誌了江戶幕府統治的結束。因此,二條城可以說是見證了日本江戶時代的開端和終結。
二條城還發生了一件決定豐臣家命運的事件。秀吉於1598年死後,留下5歲的獨子豐臣秀賴作為豐臣家的繼承人。然而經過1600年的“關原之戰”後,日本統治權實際已經轉移到德川家康手中,此時的豐臣家只是在大阪城附近還能維持影響力。不過,秀吉死前留下了一套“五大老五奉行”的管理制度,即五個最有實力的大名(五大老)和五個負責行政工作的官員(五奉行)共同輔佐秀賴執政,家康即是五大老之首。所以家康名義上還是秀賴的家臣,秀賴也成為家康奪取天下的最後障礙。
1611年,家康在二條城會見了他的“主君”豐臣秀賴。家康當時已經69歲了,然而秀賴此時正值19歲,生的儀表堂堂,會見時舉止大方、談吐得體,完全一副領袖風範。據說家康自忖自己的兒子——二代將軍德川秀忠——比不上秀賴,為保護德川家的萬世基業,家康因此下定了消滅豐臣家的決心。於是就有了後來德川家攻打豐臣家的大阪之役。

二條城的平面圖。二條城由本丸御殿、二之丸御殿及周圍的庭院構成,外面還有一圈護城河。

二條城東大手門,相當於二條城的正門。從這裡進入二條城。

唐門,就是二之丸御殿的正門。門的形狀代表級別,唐門就是日本最高階別的門。在屋頂的前後有唐破風,也就是類似唐代抱廈結構的建築,因此叫作唐門。

二之丸御殿的殿門。

進入二之丸御殿就不讓拍照了。但是大家可以去二條城的官網上看到二之丸御殿360度全景影像,裡面有各個間的使用功能示意圖和壁畫,非常的方便。
二條城官網: //www2.city.kyoto.lg.jp/bunshi/nijojo/index.html

二之丸御殿的平面圖。遠侍就是來見將軍的大名或者其他人員等待接見的地方。式臺相當於傳達室,是老中(幕府官員)向來殿者傳達接見命令的地方。大廣間是將軍接見外樣大名的地方,外樣大名即關原之戰後天下大勢已定才歸順德川的大名。黑書院是將軍接見普代和親藩大名的地方,普代就是關原之戰前已經成為德川家家臣的大名,而親藩則是德川一族的大名。白書院就是將軍的起居室,也就是將軍的後宮。

二條城官網上大廣間的全景video。穿白衣的就是幕府將軍。

二條城官網上大廣間的全景video。在下面坐著的就是各外樣大名。

二之丸庭院。

二之丸庭院。

天守閣上俯瞰本丸御殿。本丸御殿禁止參觀,同學們不用想了。

二條城出來後我們又去了北野天滿宮,北野天滿宮的主祭神是學問之神菅原道真,因此很多學生來這裡參拜,我們也順便幫小淘淘拜了拜。
來北野天滿宮的另一個原因是來探尋400多年前北野大茶會的盛況。在1587年,已經統一大部分日本的秀吉在北野天滿宮召開了盛大的北野大茶會。秀吉規定只要是熱愛茶道的人,無論身份高貴低賤,武士、商人、農民百姓都可參加。據說茶會當天,現場的茶席有800之多。
在此之前,茶道在日本更多是文人雅士或達官貴人等上層階級的消遣。到了戰國時期,茶道在武士階層興起。在織豐掌權的安土-桃山時代,被譽為日本茶道集大成者的千利休先後成為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的茶頭(指導大名茶道的老師)。特別是在秀吉時期,千利休已經成為秀吉的智囊,並能參與和影響秀吉的政治決策。因此,通過秀吉,一些推動茶道發展的政令得以自上而下地施行。北野大茶會就是二人合作的巔峰。百度百科上說:“北野大茶會是茶道空前的盛典,可以看出當時茶風的昌盛,而這次盛會對於茶道普及的推動作用也是無庸置疑的……他(指秀吉)對日本茶道發展的重大貢獻不容抹殺。”

北野天滿宮內收藏的《北野大茶湯圖》,茶湯就是茶水的意思。

《太閣立志傳》中描繪大茶會的插圖。

北野大茶會的原址石碑。

天滿宮平面圖。

天滿宮正門的鳥居。

天滿宮裡的臥牛,因為前面提到的學問之神菅原道真生於乙丑年,屬牛,所以神牛也成了菅原道真的象徵。據說撫摸一下牛頭,頭腦就會變聰明。我們當時還不知道,看大家都去摸我也去摸了一下,現在想起來好像摸的不是牛頭,是牛屁股。

天滿宮的樓門。

天滿宮的三光門。

祭拜神菅原道公的社殿,也是和二條城唐門一樣有唐破風的裝飾。

社殿前有人在參拜,都是大人,估計也是給孩子拜的。淘淘在遊覽天滿宮的過程中全程睡覺,


讓我不得不為他將來的學業擔心。

北野天滿宮出來又去了金閣寺。金閣寺是大熱景點,人也超多。據我所知,金閣寺與戰國曆史的關係不多,而且網上的攻略都很詳細,就不多言了。推嬰兒車的家長注意了,金閣寺景區內後半段全是山路,大家看完金閣寺從正門出去就好了。雖然景區內寫著不能逆行,但是保安會讓出去的。不要問我為什麼知道,說多了都是淚。

還是放一張自己拍的金閣寺照片吧。

當天晚上坐車來到了嵐山景區,嵐山也是熱門景區,網上的旅遊資料很多。我們因為天色已晚,就沒有去體驗著名的嵯峨野觀光小火車,而是直接坐京福電車到的嵐山站。值得一提的是嵯峨野觀光小火車的終點站就是龜岡市,也就是上面提到的明智光秀髮動本能寺之變時的光秀的居城——丹波龜山城。
不過嵐山電車站的車站也佈置的非常漂亮,車站四周佈滿了彩色的畫紙包裹的燈柱。好像是設計師以纏成桶狀的彩色絲綢為靈感設計的。

嵐山站站臺。

還是盜一張網上的圖吧,我的渣攝影還是體現不出車站的漂亮,侵權請告知刪圖。

嵐山的渡月橋夜景,下面就是桂川,也就是明智光秀喊出“敵在本能寺”的地方。

嵐山公園。

竹林小道。

下面再介紹兩個我們沒有來得及去但是非常有歷史意義的寺廟。
第一個是大德寺。大德寺位於京都北面,離鹿苑寺(金閣寺)和北野天滿宮都很近,時間充裕的話順路可以過去。大德寺最為人們熟知的一點可能是著名的一休大師(聰明的一休)在80歲高齡的時候擔任大德寺的主持,並重建了大德寺。
這裡我要介紹的是另兩件與秀吉相關的事。第一件是秀吉在成功討伐謀反的明智光秀之後,於同年(天正十年)十月,在大德寺為織田信長舉行了十分隆重的葬禮,自此將自己包裝成“織田信長未竟事業的繼承人”的形象,為後來其統一日本奠定了輿論基礎。
史料記載:天正十年十月十五日,也就是擊敗光秀兩個月後,秀吉在大德寺為信長操辦了盛大無比的葬禮。秀吉在大德寺為信長營造了新的寺院(總見院),並且用沉香木為其雕刻了代替遺骸的木像放入棺內。葬禮當天,棺前為池田輝政(就是獲封姬路城的那個傢伙),棺後為秀吉養子羽柴秀勝(也是信長的四男),秀吉手持太刀為信長送行。棺槨極盡華美之能事,最後付之火葬。
第二件是秀吉藉口“大德寺山門(金毛閣)木像事件”殺死千利休之事。雖然千利休在秀吉的政權體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秀吉獲得天下也做出過貢獻,但是到了後期,千利休與秀吉的分歧越來越大。關於二者不和的原因學者提出過很多推斷,包括二者的審美觀不同,對茶道的理解不一致,千利休對秀吉低賤出身的鄙視,千利休代表的堺港的商人勢力過大,千利休在秀吉征戰過程中中飽私囊等等。總之,最後判處千利休死刑的藉口事件是千利休為大德寺捐獻了山門金毛閣,大德寺為感謝千利休,在金毛閣上安置了一座利休的木像,身穿袈裟,腳踏草鞋。於是有人進讒言說秀吉每次通過山門都要從千利休的腳下通過,秀吉正好藉此機會剷除千利休,便判處千利休切腹自盡。
判處利休死刑是在1591年,距離秀吉1598年逝世還剩7年。此時的秀吉已經步入晚年,漸漸失去了早年的氣量和智慧,變得敏感而殘暴,常常昏招迭出。一年後秀吉發動了侵略朝鮮的戰爭(中稱萬曆朝鮮戰爭,日稱文祿慶長之役),使得與自己親近的關西大名們深陷戰爭的泥沼。4年後為了讓自己的親生兒子豐臣秀賴順利接班,殺死了自己的養子(也是外甥)——關白豐臣秀次——及全家三十八人。豐臣秀次是秀吉之前一直著力培養的接班人,與眾多大名都有來往;秀次全家被殺,眾多大名受到牽連,不由對秀吉心生怨念。並且此時,秀吉手下的武將們已嚴重分化對立,以石田三成為首的文治派和由眾多武將組成的武斷派矛盾重重,秀吉生前未能消除手下的派系爭端。秀吉死後,這種矛盾最終被家康所利用,關原合戰後家康徹底瓦解了豐臣的家臣團。豐臣家從一個農民起身,逐漸登上權力最高峰,然後迅速瓦解,二代而亡,不得不令人唏噓。
此外大德寺內還有眾多小的塔頭寺院,供奉著多位戰國時期的名人,除了上文提到的供奉織田信長的總見院外,還有埋葬石田三成的的三玄院;供奉前田利家的夫人——阿鬆——的芳春院;供奉武田信玄的長女、北條氏政之妻的黃梅院;供奉池田恆興之母,也就是之前提到的姬路城主池田輝政的奶奶的養德院等等。如此看來,戰國時代的大德寺可謂是極具盛隆。

大德寺內的石田三成墓地。

第二個介紹的寺廟是方廣寺,如今方廣寺只剩下一小部分遺址,就在京都博物館和豐國神社附近,但是當年的一件最重要的文物——方廣寺大鐘——卻保留了下來。大鐘上刻有歌頌方廣寺及太平盛世的鐘銘文字,正是這幾句文字成為了大阪之戰的導火索,為德川家康消滅豐臣家提供了戰爭口實,最終使得豐臣秀吉一手建立起來的豐臣政權灰飛煙滅。
“方廣寺鐘銘事件”發生在1614年(慶長十九年),這一年豐臣秀賴為了恢復豐臣家的威望,出錢修復了因地震而損壞的方廣寺,並在寺內修築大鐘一口。其銘文由精通漢學的南禪寺住持清韓長老所寫,主要內容是歌頌新建成的方廣寺的雄偉壯麗和當時的太平盛世。然而,鍾銘中有兩句詩分別為“國家安康”、“君臣豐樂”,被德川家康的御用文人誣陷為對家康不敬,意思是將第一句中的家和康分開,有將家康斬首分屍之意。而第二句“君臣豐樂”,倒著念即“樂豐臣君”,寓意將德川家康殺死後,豐臣氏君臣就會非常歡樂。
當時家康年事已高,自認為到了必須解決豐臣家的時候了,但是畢竟自己是有身份的人,也不能平白無故欺負豐臣家孤兒寡母。恰巧此時出了方廣寺鐘銘事件,給了家康進攻大阪的機會。不過就算是沒有方廣寺鐘銘,家康也還是會找到其他藉口消滅豐臣家的,正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但是無論如何,方廣寺鐘銘的詩句還是非常優美的,再加上還有兩句深刻影響歷史的“名句”,時間寬裕的話不妨順路去遊覽一下。

方廣寺大鐘

刻有“國家安康”、“君臣豐樂”的鐘銘。

方廣寺的鐘銘原文:
洛陽東麓 舍那道場 聳空瓊殿 貫虹畫樑
參羌萬瓦 崔嵬長廊 玲瓏八面 焜耀十方
院篆兜夜 剝甲之棄 新鍾高掛 爾音於鍠
響應遠近 律中宮商 十八聲縵 百八聲忙
夜禪蓋誦 夕燈晨香 上界聞笠 遠寺出湘
東迎素月 西送斜陽 玉筍掘地 豐山降霜
告怪於漢 救苦於唐 靈異惟夥 功德無量
陰陽燮理 國家安康 四海施化 萬歲傳芳
君臣豐樂 子孫殷昌 慶雲甘露 呈瑞呈祥
佛門柱礎 法社金湯 英檀之德 水遠山長

三、大阪

關西之行最後的一個城市是大阪,大阪城也是秀吉為自己建造的居城,可以說是秀吉活動的中心。大阪也有很多與秀吉及豐臣家相關的景點,但是由於我們在大阪只留了半天觀光時間,就只選擇了大阪城公園。
大阪原來寫作“大阪”,“阪”是山坡、斜坡的意思。大阪北面由於有大面積的坡地,所以被稱為“大阪”。到了江戶時代,幕府覺得“阪”字可以拆寫成“士反”,也就是武士謀反的意思,覺得不太吉利,就改名為“大阪”了。
歷史上的大阪城是秀吉於1583年開始建造的,大約一年半的時間建成了本丸,後來又相繼建造了二之丸、三之丸等副郭。值得一提的是現在這個大阪城並不是秀吉當年建造的原大阪城。原大阪城的顏色是以黑色為主體,在瓦片等部分外牆上覆蓋金箔的黑漆描金風格。不幸的是,在後來德川家康攻打豐臣家的大阪之役中,原大阪城全部毀於戰火。
消滅豐臣家後,二代將軍德川秀忠又重建了大阪城。為了顯示德川家的統治更優於豐臣家,新的大阪城被修築的更為高大雄壯,並且大阪城的外牆也被塗成了江戶時期流行的白色。然而大阪城似乎註定命運多舛。1665年大阪城的天守閣被閃電擊中燒燬,從此再未重建天守閣。明治維新初期,在鳥羽伏見之戰中,大阪城其餘部分也再次毀於戰火。
而今天在大阪城公園裡的大阪城天守閣實際上是在1930年由大阪市長提議、大阪市民募捐重建的。第三代大阪城使用鋼筋水泥結構,在外貌顏色上也是結合了兩前兩代大阪城的風格:主題色調為江戶時期的白色,最上面一層天守閣則是豐臣時期的黑金風格。

2016年大河劇《真田丸》中復原的秀吉時期的大阪城。

大阪城內原大阪城的繪畫。主體顏色是黑金色調。

現在的大阪城。以白色為主體色調。

最頂層天守的黑漆描金圖案。

大阪城內並沒有太多歷史文物,主要是一些介紹大阪城歷史的圖文影像資料,其中大部分是關於兩次大阪之陣的。1614年,德川家康在方廣寺鐘銘事件後對豐臣家提出了異常苛刻且難以接受的懲罰要求,在遭到豐臣家拒絕後,隨即於11月發動了攻打大阪城的大阪冬之陣。
大阪之陣中豐臣方面湧現過許多悲壯的人物及故事,其中名氣最大的人物便是被後代譽為“日本第一兵”(日本第一的武士)的真田幸村。真田幸村本名真田信繁(幸村之名可能是江戶時代的小說賦予的,由於小說名氣過大,導致大家都以為他改過名,其實他本人終生只用過信繁之名)。關原之戰中由於信繁和父親真田昌幸站在德川家康的敵對方——“西軍”,戰後被流放至九度山。流放期間父子二人過著悽慘的生活,基本靠信繁的大哥真田信之救濟才能勉強度日,父親也在流放期間抑鬱而亡,可以說信繁對家康及德川幕府極其痛恨。因此大阪之陣開始前,真田信繁就趁機逃離了九度山,投奔到豐臣家的大阪城,準備在戰爭中一雪前恥。
在戰前信繁勘察地形就意識到大阪城三面環水,易守難攻,只有南面是平坦的平原,適合大部隊展開攻城。於是就在提議在大阪城南修築出丸(突出主城的防禦建築體系),將其命名為“真田丸”並且自己親自指揮部隊守衛。
大阪冬之陣爆發後,德川方包圍了大阪城。德川軍在西、北、東三個方向都獲得了階段性勝利,將豐臣方壓縮在大阪城內,唯獨城南的真田丸難以攻下。考慮到寒冬作戰後勤補給困難,家康遂有議和之意。而豐臣秀賴的母親澱夫人(豐臣家實際主政者)也被德川的炮擊嚇得驚慌失措,立馬同意議和。在議和條款中德川家康要求豐臣家填平城外壕溝,拆除二之丸,三之丸等設施,實際上是解除了大阪城的防禦。而澱夫人大概是驚嚇過度了,竟然全部同意這些條款。
人稱“老狐狸”的家康當然不會就此善罷甘休。第二年(1615)夏天,家康又藉口豐臣方重築壕溝,未解散浪人等問題再次出兵大阪,史稱“大阪夏之陣”。這次大阪城已無險可守,豐臣軍只有以劣勢兵力出城在野外和德川家龐大的軍隊剛正面。結果可想而知,包括真田信繁在內的大批豐臣家武士戰死。豐臣秀賴也和母親澱夫人在大阪城內的糧倉自殺。自此,豐臣秀吉一手建立起來的豐臣政權徹底滅亡,秀吉的心血大阪城也在城破後化為灰燼。

大阪冬之陣佈陣圖。

大河劇《真田丸》中的真田丸復原圖。遠處尖尖的建築就是大阪城天守閣。

大阪夏之陣的佈陣圖,此時大阪城的壕溝已被填滿,真田丸也被拆除,大阪城已無險可守,豐臣軍隊被迫出城與德川軍進行野戰。

大阪城天守閣內介紹大阪夏之陣的手辦。打紅旗的一方就是真田信繁軍。背後的牆上就是描繪大阪夏之陣的畫作。

後面揹著大布袋的母衣眾手辦。母衣眾的角色類似於大名的侍衛或者傳令官。

描繪大阪夏之陣的畫作。大阪天守閣第五層有一個有中文字幕的影像展,以該畫作為藍本展示了大阪夏之陣的全部經過。非常推薦觀看。

遊覽完大阪城公園之後,為期五天的日本關西之旅就基本結束了。總的來說,日本的戰國時代是一段有趣的歷史,雖然很多國人因為日本國土面積小、戰爭規模小而對那段歷史很不屑,但是戰國期間的很多故事其實非常引人入勝。而且這段歷史也深遠地影響了日本後來的歷史程序,對日本民族和文化的最終形成起著巨大的作用,它也是日本民眾非常珍視和喜愛的一段歷史。作為“戰國三傑”之一的豐臣秀吉,更是一個傳奇的人物。他經歷了從社會底層奮鬥到權力頂峰的波瀾壯闊的一生。他的許多事蹟——包括真實發生的和傳說的——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直到今日仍然是眾多電影、電視、小說、動漫等文藝作品中的主角。甚至在日本,當一個人被比喻為像德川家康,這個人會很不開心,但是被比喻為像豐臣秀吉的話,這個人就會很高興。
當然,在秀吉晚年,不知是受到了權力的侵蝕還是老來得子因此愛子心切,秀吉失去了昔日的和善,變的殺伐成性。尤其是他悍然發動的、最終目的在於佔領中國的侵略朝鮮的戰爭,給中、日、朝三國的軍民帶來了沉痛的災難。他的這種海外擴張思想或多或少影響了後世日本的“大陸政策”。所以對於秀吉這個歷史人物也要辯證的看待,更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