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不會是一篇典型的遊記指南
這是SUMMER寶寶來到我們的身邊後第一次帶她出遠門
寫下這篇遊記的時候距離出行已經過去不少時日
所以我決定用問答Tip的形式記錄親子游媽媽們最關心的問題
希望可以幫到你,也希望留下回憶圖騰,記錄下那一刻的自己和家人
(本文所有圖片及文字除特別表明出處外,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許可切勿轉載,謝謝。)
第一問:我為什麼想帶你出行?
29歲,初為人母。生活和工作都因為這個小傢伙的到來產生了改變。不再是是否願意長大,而是不同的身份、時間的壓力,催促著人快速認清自己,更加透徹的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更加渴望成長。在這個過程中,我調整的不算完美,但幸好有家人幫忙,給予我們無私的支撐。
當然,隨之而來也會有“隔代親”和理念不一的問題。
於我而言,旅行可能更多的是增加親子空間的選擇。產後我重回職場,開啟了健身計劃,學習計劃也沒有停下,想做的事情很多,陪伴的時間確實有限,沒有辦法做一個24H STAND BY的媽媽。
但,孩子,我希望你知道,無論是工作、健身、學習,看似這些時間都沒有花在直接陪伴你,但我用這些時間努力做好自己,用自己的人生給你做演示。我相信當我對世界充滿愛和好奇,我的女兒也更有可能成為一個三觀端正、熱愛生活的小姑娘,如果她的媽媽,她生命中最重要的女性榜樣都不是一個積極開朗、熱愛生活的人,她也很難在人生海海中找到快樂和幸福。
我不希望在你長大後對你說:“千萬不要像爸媽這樣,要怎樣怎樣……”
我希望當你長大,能夠明白,世界很大也很美,各種各樣的人過著各種各樣的生活,選擇併成為你自己,而不是活在別人設定的人設裡,才是最重要的。
於旅行而言,我並不在意長大後你是否記得那天的風、那天的雲、那天你在爸媽懷裡笑得好開心,但我知道,自己會記得,在初為人母的這一年,早上醒來看著你爬到窗邊,拉開窗簾激動的朝外看,夜裡無數次頭磕到牆上依然睡得很沉,陪我們逛街、轉車到煩躁,一根薯條又秒秒鐘安靜下來……
哦,我大概還會指著照片跟你說:“看,你媽那時候是不是又瘦、又美、又年輕!你倒是矮胖矮胖跟現在一點不像呢!”
第二問:行前準備,一個新手媽媽做了些啥?
由於是親子旅行,我們沒有安排太緊的行程,在航班、酒店、行李的選擇上都儘量照顧寶寶。出行的時候寶寶14個月,還沒有出牙(嗯,SUMMER寶寶吃了12個月的母乳,遲遲沒有捨得出牙,對媽媽超級好),平時吃奶粉和輔食。小月齡寶寶無法交流,出行前我最擔心她生病,如果生病就做好了退票,兩人出行的準備,在日本的時候也特別注意保暖和飲食,帶了日常必備的藥物,不過事實證明,孩子的適應能力比大人的想象強很多,一路下來,她過得可滋潤了。
作為職場媽媽,慚愧的說平時帶寶寶的時間並不長。為了這次為期一週的出行,在寶寶9個月、11個月的時候我和先生利用週末和假期帶她先後自駕了蘇州和千島湖,雖然基本是蹲酒店之旅,但讓我們摸清了寶寶在外時的差異,製作了細緻的出行清單,更有信心帶她出行。
↑SUMMER小朋友的旅行清單,建議寶媽們出行前也做一份這樣的清單,臨時收拾行李特別容易丟三落四,經過實際出行考驗的清單是最便捷,也最放心的。
特別提示:一輛可坐、可躺的嬰兒推車絕對是出行必備,小月齡寶寶時而像永動機,時而又會秒睡。為了出行考慮,我特地置換了一次嬰兒車,從好孩子換成了Quintus,不得不說,雖然價格差不多,德國人的做工實在是紮實多了。
(↑寵溺的爸爸給SUMMER小盆友買的Quintus小怪獸限量版,同行的蜜姐用的是網紅YOYO款,兩款都非常實用、結實
)
在行程上,自由行,帶著兩個寶寶(還有一隻是蜜姐,來自閨蜜家),我們幾乎是一天只安排一個地方的節奏,整體都很鬆散,走到哪兒算哪兒,不趕時間,晚上七八點回酒店洗漱休息(話說日本的商場基本也是八點關門,這一點還真是讓媽媽想晚點回酒店都沒有藉口呢)。
酒店的選擇上,首先是交通便利,中心區域最佳,考慮到帶著寶寶收拾行李太煩,所以我們的原則是除非換城市,否則不換酒店,其次,由於覺得帶寶寶出行會很累,全程選擇的都是帶洗衣機的套間,每天一家的換洗衣物全靠洗衣機操持(心機girl)。日本酒店普遍比較小,我們此行的兩家酒店中大阪難波在空間和地理位置上都不錯,值得推薦,京都CMM略小一些,一家三口實在有些擠,不太推薦。
(爸媽要收拾行李的時候把寶寶丟在沙發上+一塊餅乾就可以了
無時無刻不在吃的寶寶)
很多媽媽可能都有類似的想法,想帶寶寶出行,卻又有所顧忌,再加上大多數老人不會同意,最後真的能成行的就更少了。其實多出去幾次就會發現不過如此,孩子也很渴望出去看不一樣的風景,接觸不一樣的人,所以出國之前我先挑戰了獨自短途,摸清了她的習慣,最終才敲定了出行時間和地點。
日本之行之後我們又在春節挑戰了三代同堂的港澳之行,或許是我對出行有偏愛吧。它就像一片阿司匹林,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撫平我內心的毛躁和不安,也正是在年復一年的行走中不斷明晰自己的內心。這個世界對女孩子的要求是很高的,讀書要好,工作要好,家庭也不能落下,在這些身份的督促下,這是我極速成長的一年,釋懷了許多在二十幾歲時看不懂的問題,這也是目前女兒帶給我最大的財富吧。
第三問:行路難,難於寶寶坐飛機?
出行第一個難題就是坐飛機,無論是買頭等艙還是經濟艙,一個哭鬧的寶寶都會讓年輕的媽媽們心力交瘁。所以從選航班起就很重要,SUMMER14個月的時候白天睡2覺,每次睡眠時間在1-2小時左右,所以我不會選擇3-4小時飛程的地方挑戰自己,選擇了航程2小時左右的日本,並且航班時間基本和寶寶犯困的時間吻合,寶寶一旦睡著了就是最美妙的事情了。
(從上飛機吃到下飛機)
航程選好了,就是選同行人了。我個人很喜歡和朋友同行,如果有小月齡或者稍大一些的寶寶一起玩,儘量把位置提前選定在一起,也很有助於安撫寶寶。此行是SUMMER寶寶第一次和蜜姐同行,超愛小姐姐,恨不得兩人合一輛嬰兒車,小姐姐喂啥吃啥,簡直是親生姐妹style。
(有些認生的SUMMER寶寶遇到餵飯的鹿小姐卻一點都不抗拒)
我們也隨身備一些寶寶喜歡的小零食,起飛、降落時的耳鳴會讓大人和小孩都有些難受,寶寶還無法交流,不能讓他恰當的吞嚥,但如果這時拿出小零食,吞嚥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兩姐妹一下飛機就開啟了吃吃吃模式)
第四問:傳說中母嬰很好的日本,好在哪?
相信帶娃一族選擇日本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日本非常適合親子游”這個傳說。在SUMMER出生之前,我一直沒有打卡日本,也是考慮到這個小島國比較適合帶寶寶一起去,SUMMER寶寶第一次出國遊也恰恰證明了這一點。
首先來聊聊媽媽們很關心的母嬰設施。日本的母嬰設施不是便利而已,完全可以用貼心來形容。無論是商場、地鐵還是任何一個公共景點,到處都可以很方便的找到母嬰室(BABY ROOM)。日本作為一個島國,空間資源非常有限,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酒店房間都非常小的原因,但是在母嬰室這件事上,日本人真的非常大方,我們全程用了不下十個母嬰室,都超大、超寬敞,除了必備的尿布臺、洗手池,此行用到的超過八成的母嬰室都配有熱水、溫水,可以方便衝奶、清洗奶瓶,大型商場(大丸百貨、高島屋等)的母嬰室配遊樂區、輔食間也是非常常見的。
細節上,每一個母嬰室的尿布臺都是配有寶寶安全帶的,很多女衛生間可以找到供獨自帶寶寶的媽媽用的專用間,母嬰這件事日本人真的是把能想到的都實現了。
(嬰語八級跨國界,和日本小姐姐一起在兒童區玩耍~~)
其實當時只是覺得好用而已,但春節去了香港、澳門,不得不感慨雖然港澳地區也很發達,但在母嬰關愛上真的不及日本,並且差距很大。香港地鐵和公共景點的母嬰室大多數是帶鎖的,需要聯絡專人開門(這一點真的不太理解港人的思維,why?),並且母嬰室裡要麼沒有熱水,要麼有裝置實際卻放不出熱水,總之,沒有對比就沒有差距。相形之下,日本人對小月齡寶寶真的很NICE。
(飛奔兒童區,老父親只能一臉寵溺的等小SUMMER~~)
其次就是吃了,無論是7·11之類的便利店,還是地鐵等車時的自動販賣機,寶寶零嘴以及半成品的輔食都是很容易買到的,正常的餐廳也會有隱藏的寶寶選單,可以向服務員要一下,大部分餐廳提供寶寶餐具和寶寶套餐。即使這些都沒有,其實吃也不是大問題,任何一家當地小店都有拉麵,用軟糯的麵食來打發小月齡寶寶也是妥妥的。
(十分常見的日式定食)
(沒有牙並不妨礙這位肥仔吃的很歡~~)
(最後的最後……吃膩了日式的我們去吃了鼎泰豐
最後,交通上,地鐵站內可以顯眼的找到直升電梯標誌,方便推著嬰兒車的寶媽們出行,同時,在等電梯處,一部分站點還設有母嬰優先的等候區,優越感槓槓的。在地鐵、公交也都有專門的母嬰座位,推著寶寶上車如果沒有座位也常常會有人主動讓座。從海遊館回程的那天正好下雨,我下公交的時候來不及打傘,匆忙間只能先護著寶寶,身後的日本人默默為我撐開了傘,當我反應過來真是被這種自發的幫助感激涕零,忍不住講了好幾遍Thank you.
第五問:我們選了哪些景點,如何評價他們?
出行前,我們選了大阪海遊館、心齋橋、梅田藍天大廈,京都塔、三十三間堂、奈良等幾個地方,並且我很認真的說不會逛商場……BUT,計劃趕不上變化,實際上,我們最後在大阪只去了海遊館,其他都沒有去,京都的幾個寺廟逛了半天下雨了,下午直接去高島屋逛街了:)
就我們去的景點而言,大阪海遊館是期待值最高的,因為網評一直說很適合帶寶寶。整個場館從外型設計到遊覽細節確實都很有特色,入館後搭電梯可以到達最高層,由上而下游覽,整個場館就像海底兩萬裡,中間有一個特別大的圓柱形水族箱,大多數只是根據不同的習性分佈在不同的層級,常常走到下一層抬頭又能看見剛剛上一層的動物,不愧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族館。細節上,進館的地方可以買到紀念冊,310日元/本,每參觀完一處可以在小冊子上自助蓋章,也可以跟著冊子去遊覽,在出館口還有觸控池可以親手摸鯊魚,吸引了不少小朋友。
(蓋章的蜜姐)
(出口處可以摸鯊魚~)
不過,作為一個14個月齡寶寶的媽媽,不得不說海遊館雖大、雖美但更適合大寶寶,對於需要靠嬰兒車出行的小月齡寶寶來說不太合適
首先,盛名之下,大阪海遊館人超多,不僅僅是遊客,還有很多的本地人,拖家帶口的日本人非常常見;其次,整個館是由上而下參觀,有幾個很長的電梯,上電梯時嬰兒車全部需要摺疊,雖然我也帶了背揹帶,但是寶寶出行東西太多,嬰兒車可以置物,所以結果是我們把背揹帶寄存在了前臺,推著車去遊覽,全程上上下下感覺像在拉力賽;最後,SUMMER寶寶全程對動物無感,太小了我也不敢讓她去摸鯊魚,感覺精華都沒有玩到,但體力消耗超大,實在是有些沮喪呢。
(第一次看到企鵝)
(館內比較黑,SUMMER有點怕怕,全程裹在爸爸身上~~臂力MAX)
同行的蜜姐大一些,可以自己走路,對海洋生物也有一些認知,整個遊覽體驗就會好很多,全程SUMMER寶寶的紀念冊印章也都是蜜姐代敲的。
(海遊館門口遇到了大阪警府樂隊活動,蜜姐說拍給粑粑看)
海遊館外面就是聖瑪麗亞號船,乘船可以周遊沿海一帶的各大景點,搭配海遊館門票購買有通票優惠,由於寶寶月齡小,不可控因素比較多,不想趕船期,所以我們沒有乘聖瑪利亞號。
海遊館出來,SUMMER寶寶秒睡,我和先生沿著岸邊散步,偶遇聖瑪利亞,留下了遊客照。
海遊館隔壁有一個商場,吃飯、玩樂、買買小紀念品都很方便,其中還有一個室內樂高探索中心。原本我們計劃帶SUMMER寶寶去玩,可惜不爭氣的她還沒等到爸爸買票就秒睡了。
京都兩日,我們去了三十三間堂、三年阪二年阪、清水寺和奈良公園。
若單以建築論,日式建築的構造匠心和文化蘊涵與中國建築天人合一、重山林風水的調調還是有差距的,但若拋開這些,從親子角度看,這些日式傳統景點比現代化的海遊館更適合小月齡寶寶。
京都很小,我們的酒店離車站很近,反方向走十幾分鍾,經過鴨川就是三十三間堂。早晨睡到自然醒,收拾完畢就出門,沿途感受了一下濃濃的日式田園風。
三十三間堂的最大特色是1001座觀音佛像,神態、擺姿各有不同,以數量之多、造型之不一而聞名。整個寺廟很寬敞,大塊的橙紅色與日式低飽和度的風格形成碰撞,很有盛唐意味。
在高大的寺門前,在長長的橙色迴廊中,在廟前的洗手亭裡,小寶玩的不亦樂乎。
時間靜止,微風浮雲,還有浮光掠影的樹丫,都定格在照片裡。
三年阪二年阪就在清水寺腳下,是一條長長的復古木製建築街,各種紀念品,非常日式,雖然基本都是made in china,哈哈哈。去清水寺的這天下雨了,而且越來越大,SUMMER寶寶吃過飯就睡著了,我和先生看著煙雨濛濛,商量了下,決定分頭行動,一人留在三年阪二年阪休息,陪寶寶,一人入寺。不知道寶寶會安定多久,先生便讓我先去,回頭再換他。
清水寺是京都最老的寺院,春季賞櫻,秋季賞楓。在一片氤氳煙雨中,避開了湧動的人流,倒是更能感受到它的靜謐。整個建築古風斑駁,精美中滲著古雅,濃濃的時光味。可惜我們去的時候本堂正在修繕,沒能站在上面俯瞰全景,以後再陪小傢伙去一次吧。
(煙雨中,兩個姑娘穿著日式和服從山下走過,安靜又美好)
舒國治先生曾評價“舉世最適於隨時淡淡地喝一口江南式嫩葉綠茶的地方,是日本京都。” 而清水寺的茶藝正名列京都之首。在臨近出口處有一排茶亭,就著木造屋舍,疏落竹籬,滿目楓葉怪石,盤腿而坐,聽雨賞景,一品香茗,正是最好的收尾。可惜我心裡惦記著還在寺外的先生和小朋友,只聞一聞茶香,看一眼水下瀑布,便匆匆下山了,權當留下惦念下次再來。
下山的時候小寶還沒醒,趁著她睡覺的功夫先生也上山轉了一圈,我帶著她在三年阪二年阪買了些伴手禮。
(山腳下茶亭)
如果說這幾處景點都慢悠悠的,那奈良公園和奈良鹿則是生機十足。奈良的鹿直接在機動車道橫行,我們買了點鹿餅,全程被鹿圍堵,直接用搶的,完全感受不到別人拍出的溫順、和諧餵養感,只覺得自己被圍毆了,分分鐘把鹿餅全撒出去了。
離開奈良公園,沿著路一直往山上走就是春日大社。相較於山腳下的“流氓鹿”,神社周圍的鹿就紳士很多了,投喂會鞠躬,鞠躬會回敬,惹得蜜姐和他們玩了很久相互鞠躬的遊戲。
(奈良站旁,一邊是行駛的公交,一邊是閒庭信步的奈良鹿)
(@奈良公園,群鹿攻之)
(慫包的我連鹿餅都不敢拿~~所以人家也沒有理我
)
(春日大社的神鹿)
(初次見面,請多關照!)
離開春日大社,臨近傍晚,天空漸漸顯出五彩的顏色,雖然不是海邊,但這一天的日落絲毫不遜色海邊晚霞,我們挑了奈良最高的一間中餐館,佔據高地欣賞日落之下由綠轉彩,而後又燈火闌珊的城市,順便撫慰一下中國胃:)
(黃昏下的奈良)
第六問:此去經年,有哪些暖心的高光時刻?
高光時刻TOP1當然來自兩個寶寶,從等飛機開始分葡萄,到漸漸熟絡了,蜜姐給SUMMER做土豆泥、餵飯、穿鞋,最後恨不得兩個寶寶坐一個嬰兒車,全程親生姐妹STYLE。算起來我和蜜姐的媽媽鹿小姐已經相識快20年。從白衣飄飄的少年時代,到天各一方的求學生涯,我們一起打卡過很多地方,一起熬過十幾個小時的硬座,混住過青旅,再後來步入職場,成家立業,旅行預算逐步增加,隊伍也越來越壯大。
(同行快20年的老姐妹)
(吃飯也要擠在一起的小姐妹)
人和人之間大概是真的有氣場的,如今我們有不同的生活軌跡,生活在不同的城市,卻依然可以保持聯絡,一起旅行,即使很久沒見,再見聊起來也不會覺得尷尬,兩個寶寶更是分開後也會相互惦念……我知道你一直在,大概就是最好的狀態。
TOP2來自日本平常人的感動,除了前面提到的車上主動讓座,下車的時候主動為我撐傘,還有一次我們逛到高島屋臨近關門,幾個電梯都停了,找了一位店員詢問,他見我們帶著寶寶,怕我們找不到方向,想了一會開啟對講,直接讓我們等就近的電梯,聯絡其他工作人員重新開啟已經停了的電梯,全程護送我們直到商場大門。除了感激,日本服務業人員的水準也在我心裡提高了一大截。
TOP3來自旅行意外的小確幸,在海遊館的時候SUMMER爸爸丟了手機!從2012年到現在,我們一起去過很多地方,每次都是自由行,雖然在美西自駕經歷過爆胎,在香港經歷過手機摔在電梯上碎屏,諸如此類,但丟手機這麼低階的錯誤真的是第一次。
大概是因為又要照顧SUMMER,海遊館裡人又多又暗,粑粑一個轉身就發現手機沒有了。我第一反應開啟了find my iphone,讓手機自主報警,當我們原地找了兩圈發現周圍並沒有手機響,但地圖顯示手機應該還在海遊館內,我們立馬去找工作人員。其實最開始是不抱希望的,因為覺得黑漆漆的館內撿到手機再給工作人員的概率很低,說明找手機後工作人員好像想起了什麼,我能夠很明顯的感覺到她想表達什麼,但是英語捉急,她說不出來,這時候日式的美好服務又上線了,她示意我們從員工通道跟她走。
我猜八成是有人撿到手機了,但是她不確定是不是我們的,讓我們去確認。
果然,七拐八槓,我們來到了遊客服務中心,THANKS GOD,我們說出手機的型號和顏色以後,服務人員拿出了粑粑的手機(還在報警中
)。失而復得的粑粑就差喜極而泣了
第七問:簽證、交通、行程等旅行常見問題
簽證:我找的文華國旅,某寶和馬蜂窩都有店,當時正好馬蜂窩有活動,最後是在蜂蜂上買的,提供相應的收入證明,出籤很快,客服響應也很及時。
交通: 日本的地鐵十分發達,但是也非常複雜,不同的供應商對應不同的車次,速度和線路也不完全一樣。由於只在大阪和京都,我們沒有買JRPASS,出行前我們在某寶買了2張ICOCA卡(6週歲以下寶寶免費),六天玩下來全程地鐵、公交暢用無阻,十分推薦。乘車的時候不同的供應商有所區別,這塊攻略是先生做的,如今我們再回憶起來其實細節不太記得了,但是有一個宗旨:不懂就問。
一般出國遊我們都用google map,Google不能解決的問題就現場問,不得不說,日本人的英文真的很差,好幾次都遇到能夠聽懂我們提問BUT不知道怎麼用英文表達自己的地勤人員(攤手),好在各大站基本也有中文服務,轉站中文專項地勤反而效率會高。全程下來感覺在日本,中文比英文好用。
(特急列車刷卡之外還需要買特急券)
(看一眼就頭疼的日本地鐵電子屏,問人會比較直接比較快~)
行程:日本分為關東和關西,我們帶著寶寶不想把行程安排的太緊,再加上現代都市的人擠人不太適合親子游,所以一開始規劃行程就沒有考慮東京,而是走了比較經典的關西大阪、京都線路,個人感覺這個路線對於家庭遊比較合適,無論是帶寶寶還是老人都OK,如果是年輕人居多,東京還是很值得考慮的,等SUMMER再大一些,我們也會考慮這個線路。
換幣:常規來看,日本交通和吃飯以現金為主,我們出行前按照一家5000RMB的標準兌換了一些日幣,不過後來由於我們沒有太吃居酒屋之類的小酒館,主要在大型餐廳吃飯,刷卡比較多,再加上有一些現金退稅,實際上最後大概每家只用了3000RMB現金,感覺真的不用換太多。
買買買:藥妝店真的非常好買,分分鐘一籮筐,3D面膜、龍角散以及各種日本開架品牌真的是可以閉眼買,價格非常好。其餘就還好吧~Tiffany價格退稅後和美國差不多,比香港便宜一丟丟,其餘奢侈品牌我們沒有太看,整體感覺就還好,商場退稅需要收取1%管理費,專營店沒有這個費用,化妝品的話SK2比日上貴,據說是本土和非本土版的區別,歐美系品牌相比日上即使退稅也完全無優勢。另外就是,母嬰店很好買,由於奧萊很遠,MIKI HOUSE之類的寶寶鞋我們是在高島屋買的,沒有活動,價格差不大。
如有其他疑問,歡迎留言區交流~~~
(本文所有圖片及文字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許可切勿轉載,謝謝。)
(都看到這兒了~點個贊再走唄~)
圖片:BY IPHONE、理光GR、佳能5D3+24-70/2.8
(前兩個比較多,帶著寶寶,全畫幅此行幾乎沒有用,出片很少)
後期:Pollar、Snapseed
(初老的另一個徵兆大概就是不再會用LR+PS套修,而是APP濾鏡直接上
)
END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